01.06 2020年的手機圈,我們該期待什麼?

除了萬眾期待且老生常談的5G,對2020年的手機圈,我們應該期待什麼?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如今的手機市場正越來越變成一個存量市場。也就是說,市場總體的增長在放緩,萎縮。三星雖然仍然是全球第一大出貨公司,但是在中國市場上,三星已基本上沒有了市場佔有率。

再者,筆者與周圍的業內人士都認為,技術的壁壘與優勢正快速喪失,產品同質化極其嚴重。所以,在沒有真正的技術革新或產業革命之前,不管是國內的華為小米,還是國際大廠三星蘋果,都已經觸及到行業最頂層的天花板上去了,技術的差異也只能是小修小補的一點點“黑科技”罷了。

三星在推出摺疊屏手機之後,華為、小米在短時間內快速推出摺疊屏概念機來搶佔市場。真正如蘋果在2007年的驚豔亮相,在接下來的很多年時間裡,都不會在出現了。

還有一點事實情況,全球手機廠商正在逐漸向頭部壟斷靠近。說實在的,在接下來的十年,只要手機產品形態依然存在,那麼在全球將會存在不多於七八家的手機品牌。全球知名如蘋果三星,國產巨頭小米華為,或者藍廠綠廠六家。至於其他品牌,充其量也就一個一加和傳音。

小辣椒創始人加盟小米,聯想手機常程加盟小米,前金立手機總裁盧偉冰加盟小米……這些在十年前廣為流傳的手機品牌,在十年後,銷聲匿跡。天語手機、諾基亞、中興酷派、聯想摩托羅拉,以及隨互聯網興起的魅族魅藍、錘子堅果手機等都將在歷史的車輪中碾作塵土,隨風消散。

在這樣的大環境和背景之下,我們在看諸如5G、石墨烯電池技術這些最前沿的新事物,能對2020年及以後的多年中,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其實總得說來,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想。我們對於手機唯一的要求,僅僅是希望手機處理運算的速度能更快一點點、手機的續航能更強一點點、手機處理運算時候的散熱能夠稍微低那麼一點點,熱愛拍照的人希望手機的像素數字和光圈能夠優質一點點,除了這些,真的。站在消費手機用戶角度上看,就這麼一些。

但就是這些最基本的功能訴求,難倒了一眾全球知名的手機品牌。以至於為了維持更好的銷量和品牌聲譽,強如蘋果,也開始投入更多的資金在市場和營銷推廣上來了。強如蘋果,也遇到真正的難題了。

蘋果的問題,也不僅僅是蘋果的問題,而是映射出整個行業的問題。

所以在2019年,蘋果一反常態,在新品iPhone 11上滿足了用戶們對於2018年iPhone Xs、iPhone XS Max動輒過萬的價格訴求,續航訴求和充電訴求。雖然進步不明顯,但至少表明了誠意。

iPhone 11成為了和三星旗艦、華為旗艦對標的產品。價格上的優勢是蘋果面臨困境不得不採取的手段,再加上蘋果本身系統的優勢、處理器的優勢,iPhone 11的親民化凸顯無奈。這也是整個行業的問題。

關於蘋果公司2020年將要推出的6款手機來看,這次確定無疑是有5G了。在蘋推出5G之前,國內的一眾手機品牌廠商早就推出了5G手機,並揚言要在2020年將行業的價格降至2000元甚至更低的價格區間。諸如小米創始人雷軍還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2020年推出10款5G手機。

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在萬元甚至6000元左右及以上的價格區間,國內的手機廠商拱手給了蘋果。

時至今日,筆者仍對5G手機遲疑。遲疑的原因無非更快更穩當的網速,以及更高的資費。但使用5G瀏覽4G時代的APP,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呢?

所以,對於個人手機來看,5G暫時還沒有發揮出真正的威力。

再說一下筆者關注的續航。此前一位業內知名投資人曾稱,若電池能夠得到突破式進展,那麼這個人肯定能獲得諾貝爾獎。不管是不是吹噓,或者吹捧。如今的手機續航確實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電池瓶頸。

對於各家手機廠商,所能做的只能是快充技術上的“小步快跑”了。都2020年了,旗艦機的快充至少得標配到60W上面吧。當然,蘋果除外。

至於屏幕而言,刷新率最低也得90HZ起步了,總不能到2020年,屏幕刷新還不如2019年一加旗艦的120HZ太大的差距吧,要不然實在是說不過去。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