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特别关注」运用大数据、紧抓大项目、盯住大产业 复工复产“大”有可为

一家家企业陆续复工投产,一个个项目加快开工……连日来,我市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运用大数据、紧抓大项目、盯住大产业,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重大项目建设,尽最大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大数据智能化大显身手

疫情,影响企业用工。向数字化、智能化要生产力,既是防控疫情的需要,也是特殊时期推动复工复产的有效途径。

3月4日,北京汽车株洲基地。二工厂冲压车间里,身形巨大的冲压设备发出“隆隆”轰鸣声,各型冲压件鱼贯而出;焊装车间里,193台机器人舞动臂膀,将一个个冲压件组合成汽车“骨架”;总装车间里,智能物料运输小车,安静地沿着轨道自行穿行,把零部件准确送到每个工位……“‘零感染’风险的机器人,安全可靠。”公司技术人员说。

该公司还自主开发“员工健康云系统”,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对员工的工作、生活轨迹24小时闭环管理、全员健康动态管理,确保防疫、复工“两不误”。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工作人员在电脑中输入指令,一辆运输小车从立体物料库取料,输送至相应工位。各智能装备再根据物料的二维码参数自动生产,同时产生新的二维码,直到成品入库,全程自动完成。该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这是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11条生产线涵盖加工、装配、焊接、涂装、物流等转向架生产制造全过程。相比传统人工操作,人员精减50%,生产效率提升3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5%以上。

芦淞服饰市场群,各店主借助快手、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危中寻机蹚新路。2月28日晚,株洲王府井百货试水直播带货,芦淞区区长杨晓江亮相抖音直播平台,11个小时,线上销售额超过240万元。

307个重大项目全部复工

重大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越是关键时期,越要目标坚定,抓紧抓牢项目建设。

3月3日,春雨中,我市吹响2020年开工“集结号”:57个新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66亿元。

其中,位于株洲经开区的云龙万达广场,投资50亿元,预计明年9月建成,将打造成一个集美食、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多体验中心。

今年是清水塘生态新城建设的关键年,在清水塘投资集团及项目管理公司的积极协调帮助下,清水塘大桥开始进行水中临时结构施工。根据安排,清水塘新城建设项目(即“一桥一塘六路”)在3月10日前全面复工。目前,临江路湘江大堤三个排渠口、清水塘大桥和清霞路二期已复工。“我们有信心,实现清水塘大道、清霞路5月份建成通车,以及年内完成清水塘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的既定目标任务。”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奇点汽车、汉德车桥、三一智慧钢铁城……项目建设马力开足,项目方千方百计抢工期。

截至目前,我市307个重点项目、16个省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复工,重点项目复工率达到100%。

中国动力谷产业春意浓

抓好大产业,就挺起了经济发展的主心骨。轨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复苏,中国动力谷动力澎湃。

为确保墨西哥蒙特雷轻轨项目、菲律宾动车组项目、捷克动车组项目等多个海外项目及国内重点项目的设计研发进程,中车株机公司“两所两中心”的科研人员2月11日复工,目前公司已经全面复工。“我们的动车将如约驶向海外。”中车株机董事长周清和自信地说。

中车株洲所轨道交通产业实现全面复工,旗下时代新材在复工第五天,成功发出2台车的4种配件,完成首批加拿大岔枕产品交付。

2月11日,中国航发南方公司复工,带动产业链配套企业全面复工。南方燃机、瀚捷航空、山河科技、翔为通航等企业也相继复工生产。芦淞区航空产业规模企业全部复工。

这些天,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新西兰奥克兰电动公交车、沙特阿拉伯旅游巴士正在全力建造。北汽株洲分公司生产基地,BEIJING(智达)-X3、新能源车型BEIJING-EU5等拳头产品,源源不断运往全国。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115 家复工企业、近2300名复工人员向着今年的目标任务冲刺。

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齐头并进,“龙头”国企、中小民企奋力争先,中国动力谷,产业春意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