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假如普京不走反美路線,而是走韜光養晦親美路線,俄羅斯會怎樣?世界格局會怎樣?

用戶46465268755458


直言不諱地說,如果普京不走反美路線,改用韜光養晦的策略,結果會被美國等西方反俄勢力象離間和分化前蘇聯一樣,通過潛隱在高層的內奸外鬼,裡應外合將俄羅斯從政治信念和文化思想兩個方面大舉地進攻和圍剿,從而動會極大地搖普京政府的統治根基,既是普京再不忘初心與使命,也難改俄羅斯被肢解的命運安排。若俄羅斯真的解體,或被同化了,歐美反華勢力就會直接用類似的伎倆,加大力度和深度對中國下手,那麼世界格局將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會發產逆轉,美國霸權模式將會徹底統治全球,其它國家因無實力與美抗爭而被輾壓和驅使。但實事恰好相反,普京和大多數的俄羅斯人,卻作出了自己的正確選擇,就是在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俄勢力的較量中,中俄結伴,一方面作鬥爭、求生存,另一方面謀發展、圖強大。而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雖然思想反戰中吃了虧,但絲毫不影響真正的共產黨人和底層百姓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信,以及對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的嚮往。所以,群眾的思想根基牢固,反華勢力無可奈何。其具體原因:第一,歷史上美蘇互鬥互制,視對方為敵,俄羅斯作為蘇聯遺產的繼續者和受益者,對美國是戒心的,前車之鑑的教訓,使其不敢輕信美國的承諾和拉籠,除非美國象用炮製中國的方法一樣,在意識形態領域花幾十年和百億美金,來個溫水煮青蛙,或許會有收穫,但這個漫長的歷程,美國是等不急、等不起的。第二,冷戰中的美蘇爭霸,使普京更加明白,美國是不會輕易放過俄羅斯的,何況俄現擁的制衡性武器和軍力,一直令西反對勢力忌憚和憎惡,俄羅斯一日不服、不倒,從內外顛覆俄羅斯的反動勢力,就一日不會罷休。第三,美國要的是唯我獨尊和美國優先的世界霸權,不是和平共處和互利共贏,其自私、獨裁和雙重標準,讓往日“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遮羞布,難掩其內心的醜陋,這一點俄羅斯看清楚了,世界各國人民也看得真真切切。當然中俄皆為最大的為受害者,唇亡齒寒誰都懂,只有聯手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和世界的正義而戰,方為上選。


洛水一山人


又見這種傻問題,葉利欽不但不反美,對美國言聽計從,不但繳械投降,還自己銷燬戰略核武器,搞休克療法,要求加入北約,到頭來,美國資本家幾乎0成本收購了俄羅斯的國有資產,沒有得到美國一分錢援助,俄羅斯人窮的一天吃不上一頓飯,普京是沒辦法才走上反美道路,俄羅斯也是自己思考後走獨立自主的道路,才慢慢好轉


愛思考並愛燒烤


題主,先說自己,假如你不要太自以為是,要韜光養晦,多去富豪圈走走,多向他們示好,多去親近他們,向他們請教,看能否接納你?你要放低姿態,請求他們跟你一起平等相處,一起分享財富人生。

試問,你如果做得到,你的人生將會是怎樣一個格局?

同理,如果事情容易做得到,俄羅斯早就投入西方的懷抱了。

說到底,咱們都是在扯談。



瀏川飛鹿


主要不是俄羅斯走反美路線,而是美國視俄羅斯為勁敵,就是要打壓。畢竟當時美國在世界上唯一的威脅就是俄羅斯,其他國家都不行。如果俄羅斯不反美,那就像烏克蘭一樣被美國把獠牙全拔了,美國才可能允許俄羅斯親美。現在看烏克蘭有多慘,就知道普京當時做法有多正確


橫斷山脈的噴子


不論是俄羅斯還是任何國家,既便是親美,你也得俯首稱臣唯命是從,你得到的是沒有所謂的國家主權和獨立的外交,如果稍有不從,就會遭到各方面的制裁或者打擊,美國人並不是把你當作朋友,而是看作是一個附庸,隨時可以對你進行揑拿切割甚至是消滅。美國的盟國盟友哪個不像哈巴狗一樣,鞍前馬後搖尾乞憐,得到一塊骨頭啃就受寵若驚。親美是要付出代價的,自立自強才是王道。


喬太守


小卩時候"過家家″,總是大孩子們喜歡互相打架,爭取更多的小孩子們和自己一起玩。小孩子們總想:不打架不行嗎?都親親熱熱一起玩多好!等大孩子們長大了,加入了成人行列,我們成了大孩子之後還是有互相打架的。等我長成大人之後才明白一個道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永遠是兒戲,如同小孩子“過家家″,沒有平息的時候,更沒有永恆!


一介農夫828224395745


如果俄羅斯走親美路線,那美國將騰出手來全力對付中國,那中國將面臨像俄一樣的麻煩。當然,中國幾千年文化深知水來土淹,兵來將擋的哲學道理,量美國在中國人面前也得不到什麼便宜。當然,如是這樣,世界反而會少些戰爭。


湘音韻味


一個是慢性病早死晚死都得死,另一個早晚都死不如放手一搏,或許能有一線生機,如果活了將是強悍的歸來,強大的存在。普京俄羅斯人的教父[祈禱]


舵手191695751


這個不取決於普京。而是取決於美國。蘇聯解體後,美國需要的是俄羅斯成為唯自己馬首是瞻的小跟班。而俄羅斯需要捍衛自己在蘇聯時期的勢力範圍之內的利益。


郝侃兒


你說的路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都已經走過了,但沒有走通,美國不會允許其他國家崛起,別再天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