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兄妹手足情深,他幫妹妹走出7年悲慘婚姻陰影,承諾養她一輩子

兄妹手足情深,他幫妹妹走出7年悲慘婚姻陰影,承諾養她一輩子

從來才女果誰儔,錯玉編珠萬斛舟。

自古以來,貌美女子就備受外界矚目,但有才有德的女子比起貌美來說更叫受人青睞。畢竟在曾經的社會,很多女子因為外界的偏見是沒有什麼機會接觸書籍和知識的。而自然飽讀詩書的女子氣質更為出眾了。

這種情況到了民國時期才開始逐漸有所改善,一些名門望族家的千金小姐慢慢有機會接受教育。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有才華情路卻十分坎坷的張幼儀的一生。

年少的愛情

張幼儀出生於江蘇一帶,那時候的江蘇已經有了些許女子學院,接受一些名門望族的女子進去學習和接受教育。而張幼儀也在那裡讀了幾年書,順理成章的接受了些知識的洗禮。

兄妹手足情深,他幫妹妹走出7年悲慘婚姻陰影,承諾養她一輩子

那時候她的哥哥在雜誌上看到了徐志摩寫的文章,瞬間就被他的才氣所吸引,對他也很敬佩和讚許。作為哥哥愛護妹妹的心理,他萌生了給妹妹和徐志摩說媒的想法。於是在他和父母的撮合下,張父出面給徐志摩的父親寫了一封信,談及關於兩個孩子婚姻的事情。而那時候的她也剛滿十五歲。

收到書信的徐志摩父親自然是十分歡喜的,門當戶對,而且張幼儀也是很有大家風範的女子。在雙方父母互相同意的情況下兩家舉行了婚禮。

但是對於當時的徐志摩來說他是十分反感的。有過留學經驗的他對於父母包辦婚姻的惡俗也是深惡痛絕。第一次見到張幼儀,他對於這個外貌並不出眾的女子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情感。但他卻不敢違背父母的命令,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了這樁婚事。

而張幼儀向來十分懂事,雖然一開始對徐志摩也沒有情感。但是她並沒有像徐志摩那樣對這個婚事反感,她堅信自己的兄長父母是不會害她的,這個婚事自然也是同意的。

再加上第一次見面,她對於徐志摩也比較中意。

兄妹手足情深,他幫妹妹走出7年悲慘婚姻陰影,承諾養她一輩子

可誰也想不到的是這場父母都十分讚許的婚姻最後卻變成張幼儀一輩子的噩夢和魔咒。

悲慘的婚姻

十五歲的張幼儀就這樣在父母包辦之下和徐志摩結了婚。在徐志摩的眼裡,他根本瞧不上張幼儀。

十五歲的張幼儀並不像其他家裡的女孩子出落的標緻,相反卻是徐志摩眼裡的土包子。長相不好,而且也不是特別的聰明。所以徐志摩對她也是一直淡淡的,婚姻生活也是很乏然無味的。

三年後,張幼儀懷孕了。但是她卻沒想到這個孩子成為了她將來被拋棄的開端。他們的兒子出生之後,原本就對妻子沒有深厚感情的徐志摩就像得到自由一般。他開始順理成章的離開家裡,開始逃避回家面對妻子還有兒子。

甚至在之後,無情的他選擇了前往美國留學深造。幾年時光也不和張幼儀通信和聯絡,對家中的妻子還有年幼的兒子不聞不問。孩子張幼儀的哥哥看不下去,給徐志摩寫信斥責他的行為,才使得徐志摩把張幼儀接到國外一起生活。

兄妹手足情深,他幫妹妹走出7年悲慘婚姻陰影,承諾養她一輩子

可在美國呆了沒有多久,兩人就一同去了英國。也是在英國徐志摩遇到了他心中一生所愛—林徽因。長年累月平淡枯燥的婚姻生活讓徐志摩的身心都煩透了,而這個意中人的出現讓他也更加肯定自己婚姻的失敗。對於張幼儀的厭煩自然表現的更加明顯了。

這時候的張幼儀已經有了身孕,無情的徐志摩甚至逼迫著她打胎。也是因為徐志摩的冷淡讓張幼儀看清了自己丈夫的真面目。生下第二個兒子之後步入了他們婚姻的第七年。張幼儀原以為自己的丈夫會對自己更為體貼,等待她的卻是一紙離婚協議書。

這件離婚案是民國史上第一個西方文明的離婚案。這種首例哪個女子可以接受和容忍呢?雖然心中有千百般不願意,但面對丈夫得到冷漠和無情,張幼儀也下定了決心,明白和這樣一個男子在一起不會有任何快樂的。

於是就在他們婚姻的第七年,張幼儀和徐志摩草草結束了這段感情。

一段被父母之言撮合的婚姻也就持續了七年,就宣告失敗破裂了。

兄妹手足情深,他幫妹妹走出7年悲慘婚姻陰影,承諾養她一輩子

兄妹相伴

張幼儀在愛情中顯然是十分悽慘的,遇人不淑碰到了無情的丈夫,在最美好的十五歲付出了七年青春,換來的卻是丈夫殘忍的拋棄。但是在親情上她卻十分幸福。她的哥哥十分寵愛她,

甚至可以說是民國最深的兄妹情。

哥哥對妹妹的寵愛從小就可見一二。小時候因為裹腳十分痛苦,哥哥便苦苦哀求母親不要為妹妹裹腳。甚至在得知裹腳可能會嫁不出去的後果也和媽媽保證以後如果妹妹真的因為腳大沒辦法結婚自己會照顧妹妹一輩子。沒想到哥哥的確這樣做了。

妹妹的婚姻是哥哥的撮合下完成的,後來能和徐志摩離開出國也要感謝哥哥的幫助。在經歷了一場失敗的婚姻之後,張幼儀的哥哥也十分心疼自己的妹妹。離婚後,張幼儀投奔了哥哥。疼愛妹妹的哥哥也如同小時候的承諾那樣,十分悉心的到照顧了妹妹。

兄妹手足情深,他幫妹妹走出7年悲慘婚姻陰影,承諾養她一輩子

遠在德國的哥哥聽到她離婚的消息第一時間趕過來接她,在哥哥的幫助之下她從離婚的陰影之下走了出來。哥哥教導她努力學習知識,做一個獨立的人。於是在德國展開了她的新的生活。一邊帶著兒子生活,一邊通過哥哥的幫助在名校學習知識,豐富自己的閱歷。

哥哥的照顧讓張幼儀有了依靠還有主心骨,學業有成的她也是哥哥安排下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就連張幼儀自己都說,自己的人生分成了兩個階段,一個是去德國前,一個是去德國之後。也是哥哥的照顧讓她逐漸有了生活的信心。

正是哥哥的愛護還有關心,讓張幼儀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女銀行家,生活風生水起,也慢慢從一個自卑沒有丈夫關愛的女子變成了獨立自強的女企業家。而和哥哥深厚的情感羨煞旁人,他們的親情感動了許多人,大家都說他們是民國最深的兄妹情。

兄妹手足情深,他幫妹妹走出7年悲慘婚姻陰影,承諾養她一輩子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張幼儀的婚姻定然是失敗不幸的。但是哥哥的關愛和照顧也讓她獲得了新生。擁有了事業的張幼儀也是幸福的,親情的溫暖也讓他們成為了最讓人羨慕的民國深厚的兄妹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