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事業單位工資加公積金一年20萬怎麼樣?

山裡小村莊


我們台州公務員已經超過這個標準了,事業單位比如教師也能達到這個標準。


鷹187613835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是我個人的真實體會。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真實經歷。

我在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事業編制,五險兩金,工作5年了,年薪在20萬左右。每個月應發工資1.2萬,扣除五險、公積金、補貼金等等,到手工資不到7000塊錢。說實話,看著工資很高,其實壓力很大。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公積金、補貼金每個月4000多塊,但是當時買房時公貸額度只有30萬,分30年期,每月代扣1300多,餘下的錢在賬戶躺著。雖然,公積金中心通知可以取出來還本金,但前提是取消代扣。這意味著,取出來以後,我必須能保證自存金額還剩下的貸款。對我來說,很有難度。

第二,到手工資7000塊錢,實在不夠花。原因很簡單,花錢事太多。一方面,小孩的吃喝花銷太大了,奶粉、尿不溼、溼紙巾、玩具等等,都挺貴的。另一方面,每個月商貸4000多,固定要還了的。再加上生活費,基本上所剩無幾。

第三,工資增幅慢。事業單位的最大亮點是穩定。至於工資,基層員工想要實現大幅度增長太難了,除非您能當上領導。

因此,事業單位工資加公積金20萬,只能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適合發財。但建議題主堅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工資收入的性價比高。事業單位主要的工作是服務保障,相對比較輕鬆,早上8:00上班、下午17:30下班,中午還休息1.5小時,壓力小、節奏慢。

2、隱形的福利待遇高。隱形福利,顧名思義,不是直接體現在工資中的福利,一般包括體檢、就餐、補貼等。

3、各類假期多。國家規定的法定假期,比如婚假、探親假、年假,都是帶薪休假;病假會扣一些,但不多;直系親屬過世,享受1天到3天的喪假。

4、養老金高。退休之後,事業單位職工的養老金還是比較高的,像我們單位老李,今年退休的,養老金8000多元。

當前情況下,到手工資不夠用,該怎麼辦?以下幾點供您參考。

第一,做好本職工作。這個是核心關鍵,無論什麼時候,踏踏實實完成崗位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同時,積極主動參與到單位的日常工作中,維繫圈子、人脈、資源,以後總會有用的。


第二,擺正心態思路。事業單位是服務大眾的,不是高工資訓練營。加入這個團隊,要做好充分的心裡準備。不要一看到同學年薪幾十萬,自己心潮湧動,恨不得立刻辭職。

第三,業餘時間充電。學習無止境,可以利用業餘時間考證或者在職學習,都是比較好的提升路徑。

第四,培養一門副業。副業不能影響工作,這是前提。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特長,選擇一門副業,自媒體、網約車、電商,都是可以考慮的。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工資加公積金,年薪20萬,只能說是中等水平,但值得堅守。工作時間越長,你會越喜歡。由於業餘時間比較多,我們也可以發揮自身特長,充電學習、發展副業。過個20年,再回頭看看,興許就是另一種答案。

希望【HR拾壹】的觀點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交流、評論,碼子不易,由衷感謝每一個點贊,謝謝。


HR拾壹


這個收入和我遇到的一位朋友的收入一樣。

朋友小林,在老家結婚,妻子是一名教師。到廣州找大學同學玩,同學在準備考公務員,他在老家也看過考公務員的資料,在朋友的鼓勵下,倆人一起參加考試。結果,無心插柳柳成蔭,他考上了,朋友沒考上。小林最終在交通系統就職,但是在老家的妻子不願意來到廣州發展,於是從起初的兩地分居最後走到了離婚的地步。

小林目前在交通系統就職已經4年左右了。每逢節假日法定節假日時,就是他們工作最忙的時候。人越多的地方,交通越容易出現堵塞,於是他們都是錯峰休息。

也因此,當朋友有時間時,他沒時間;當朋友上班忙碌起來時,他開始了休假模式。

就收入而言,據他了解,他們同批入職的同事,差不多都是這個薪資,工資+公積金,年收入在20萬左右。


而就私企而言,此時這個年齡也有可能拿到20萬的年薪。

不過,同等薪資條件下,事業編比民企的壓力要小。

我是漂漂,國家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耕耘於職場,歡迎關注!

白漂漂


這個工資水平已經很好了,事業單位工資普遍不是很高,在國內的話也就是江蘇、浙江一帶的的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高一些,基本能達到這個收入,其他大部分地方是達不到這個水平的。



我一個同學在我們當地一個事業單位工作,基本工資4500左右,年底有一個精神文明獎2萬左右,公積金的話也就是每個月1500左右,所以綜合算下來也就是9萬多不到10萬的樣子,這也是我們當地大部分事業單位基層員工的平均水平。即使是科長或者是局長的話也是達不到你這個收入水平的。

不過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我們是北方一個三線城市,可能南方的工資水平普遍偏高一些吧。如果你這個收入也是三線城市的話,不要再出來比較了,還是自己在家偷著樂去吧。你的收入平均到每個月的話是16000多,除去公積金的話平均每個月也會超過1萬,即使把你這個收入放到一、二線城市的話也絕對不算低了。



我們國家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30733元,平均到每個月話才2500多,你的收入水平已經是人均的5到7倍,絕對算高收入了。

全國能拿到每個月一萬以上收入的人群絕對不超過10%,也就意味著你的收入水平已經超過了90%的人群而且事業單位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要比企業好很多。還有在社會保險和職業年金方面都是企業無法比較的,事業單位都有很大的優勢。綜合來講的話,你這個收入水平結合你的事業單位工作,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事業單位的最大好處就是旱澇保收,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好,還能顧家,自己如果是基層職工的話,努努力,過幾年再評個職稱,升個職什麼的,收入水平肯定又更上一層樓,日子過的肯定是有滋有味。

所以,不要懷疑你一年掙得少了,事業單位的工作加上20萬的年收入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啊,很多人搶破頭都要進這樣的單位,自然有它的道理。

我是@智說職場,歡迎關注我,專注於職場自我提升,一起探討有趣的職場故事,與你分享優質的職場乾貨。

智說職場


我在山西太原也屬於二線往下一點的城市吧,事業單位年薪20萬也很不錯了,因為當地公務員都沒有這個標準。在國企的話,一般部長級別可能才會有這個標準。在我們這個城市生活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除去房貸車貸日常開銷,剩餘部分還是可以積攢🉐。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搬磚小妹


題主這個年收入絕對是高工資,工資加上公積金一年20萬,能夠拿到手的也是15萬以上,還不加上平時單位的各種福利,提前恭喜你,已經超越了80%以上的勞動者。

我有個朋友,他剛畢業的時候在成都的一個地級市當公務員,他是川大的研究生,單位給他的年薪是12萬。他剛還挺滿意的,家人也非常開心,一輩子能夠過得舒舒服服,小資生活應該是沒問題的。家裡也在市裡給他買了房,生活基本沒有什麼壓力。

但是上了一年班後,他覺得在事業編上班沒有任何挑戰性,工作氛圍不太適合年輕人。於是他再三的思索,最後決定去深圳打拼了,現在在比亞迪做技術研發工作,非常不錯。當初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家裡很反對,但是他慢慢的把家人說服了,也得到了親戚朋友的支持。

當然他的待遇和題主還是差別較大,再一個就是年輕人,受到死工資上班,總感覺缺點什麼,所以他就辭職了,我認為更重要的就是初心。

其實題主提出這個問題,我認為你對自己的這個工資待遇還是比較滿意的,當然也要分地區。一線城市的話,也不算特別高,但是加上各種節假日福利,算起來還是算非常不錯的工作。要是在三四線城市,那就更舒服了。

另外一點,也要看題主的年齡,如果是剛畢業,自己的潛能和憧憬還在,我認為還有更大的平臺等著你。公務員的工作固然不錯,但是要想幹出一番大事業,難度還是比較大。跟企業不一樣,你有多大的本事,就能幹多大的事,沒有上限。

最後,我想說一點,自己的工資高低不重要,千萬不要有攀比心理,這樣會生活的很累。當然也有可能是奮鬥的動力,就看你目前處於什麼狀態,往後想要什麼生活。衷心的祝願你,往後事業一帆風順,身體健康。

以上是如魚的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閆如魚,文字記錄職場心得,視頻講述社保養老,歡迎關注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喜歡我回答的內容,請記得點贊、評論或轉發。

閆如魚


一般來說,問這個在常人眼裡相對較高的年收入怎麼樣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我感覺良好,不知道其他事業單位有多少,對比下以便找到自信;另外一種可能,是與周圍人相比,自己又比較少,感覺自卑,放在網上問問來尋找一點底氣。

一、一個類似的案例分享

小劉從東南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就直接去了南京一所勘探設計研究院上班。從入職時月薪一萬,工作五年後年薪都是20W+,這個收入看起來不錯。
但是小劉自始自終都想盡快離職,南京已經工作這麼多年的他,從未敢考慮買房,因為原生家庭在農村,父母都沒有什麼積蓄,如果自己買房,首付要去借,房貸除了自己的公積金之外,每月還要自己固定還一部分,小劉不想成為房奴,所以買房一直沒下手。
除了這個收入不敢在南京買房之外,他覺得自己的工作異常辛苦,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2~15小時。就算到了晚上休息時間,躺床上也不怎麼睡得著,不停地想工作,各種微信工作群不停地閃。
這種工作壓力給了他帶來的極大的焦慮,小劉說有一次出差兩個月回到省城南京,看著一路的霓虹燈,感覺這個城市跟自己沒多大關係,至少自己也是高校畢業,卻看不到生活的希望,連落腳點都沒有。對外行人說出去,一聽就覺得高大上。實際就一高級民工,而且不止費腦力,還得下體力。

而他同期的研究生同學去了一些地產公司,比如恆大和碧桂園,年收入都在50萬以上,雖然感覺自己是在某某設計研究院,聽著很大牌,但是工作起來多麼辛苦多麼悲催只有自己知道。

二、事業單位工資加公積金一年20萬怎麼樣?

在普通人眼裡,如果一年工資加公積金有20萬,應該活得很自在,很瀟灑,但也有人因此很焦慮,主要原因如下:
1.身體影響大。並不是如果在事業單位上班,那就意味著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對於很多類似坐辦公室的人員,薪資也不是太高,不管在哪個地方,達到20萬年薪是幾乎不可能,簡直是天文數字,而那些搞技術的人員,長期高負荷的工作,尤其可能經常到外出差,吃飯不規律,各種胃病,對身體影響很大,這時候,難免會思考,這20萬年薪值得嗎?
2.付出和回報不成對比。其實,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還是都能吃苦,只要能有一定的收入保障,辛苦點都沒什麼,就是這個辛苦過後卻不能得到很好的回報,尤其相比周圍同學收入是自己的一倍,甚至還多,那付出和回報不成對比,就讓人更加焦慮。有這能力,到企業何止才20萬?
總之,單純拿事業單位工資加公積金一年20萬相比,那這個數可以秒殺全國百分八九十的事業單位員工,但是要考慮究竟怎麼樣?就要細問這個收入與自己的付出是不是不成正比?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嗎?如果上面兩個問題都肯定,那麼20萬也不算多,與外人、與自己綜合對比,才考慮這個收入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座標南方某三線城市,當地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專技10崗,每個月應發工資4500元,其中包含公積金900元,年終各類獎金加起來25000多。

可以算出,如果加上單位繳納的公積金,全年的總收入差不多9萬。

這還是中級職稱的專技10崗,工資水平相當於公務員副科了,如果是新人在管理9崗或者專技12崗,那麼收入還會少1萬多。

所以事業單位一年20萬,在全國範圍內都算是不錯的收入了,應該是一線城市的事業單位人員才能達到的收入,扣除單位繳納的公積金12%,全年應發工資在178500元。

而即便是在一線城市,和其他行業比起來,這個收入也不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北京市平均工資為145766元。

其中平均工資收入能夠超過18萬的只有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以及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三個,也就是“金融民工”、“IT民工”和醫生。


可以說收入20萬的事業單位工作顯然是一份在平均水準之上的工作,但是這份工作也存在一些缺點:

第一、收入想要再提升比較困難。機關事業單位的收入是比較穩定的,即便是提拔了增幅也不大,對於想要追求更高的收入的人員,那麼還是企業的發展會更好。

第二、各項發展都不如公務員,包括收入、政治前途和工作穩定性上。所以,如果想要在體制內有更好發展,還是最好去考取公務員。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這樣的收入絕對是高收入了,全國能拿到這樣工資待遇的人真不多。

曾經見過一個正處級幹部,一年的各種工資住房、公積金、獎金總收入是24萬左右。

一年收入20萬元,算是怎樣的水平呢?根據2019年全國居民收入情況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元。年收入20萬元相當於6.5個普通居民收入,4.7個城鎮居民收入。如果是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至少也能保障一個三口之家達到平均收入,北京市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7990元。

不過,對於發達的地區,這樣的收入還真不算高。2019年深圳市龍華區招聘事業編教師,承諾年薪本科生26萬+、研究生28萬+,這些收入應當是包含公積金等收入的。

像華為2018年的人均工資水平就達到了110萬,當然一線普通工人的收入能在10萬元左右就不錯了。但是,反映出專業技術人才的收入更高。騰訊的月薪達到7萬,阿里平均也在3萬以上。

不過相對而言,機關事業單位能夠容忍個人個性的發揮,而在企業不符合要求就直接被開除的。能在機關事業單位能夠年薪達到20萬,至少未來的收入都能得到保障了。即使退休以後,養老金也會比企業高得多,這是讓很多人都羨慕的。


暖心人社


事業單位工資加公積金一年20萬隻有東部發達地區能拿到,中西部地區事業編就是處級領導也到不了這個水平。

單位二層副處級事業單位的領導,工資扣除五險兩金後實際到手5800元,全年7萬,年終績效2萬5,公積金兩邊加起來將近3萬,其他比如工會福利和餐補都是以實物或打卡方式發放,一年幾千塊錢不能直接到手,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總共加起來副處的收入也就是13萬。而如果是普通員工,以管理八級副科為例,工資到手3千出頭,全年4萬,扣發績效工資再分配八千,年終績效18000,公積金1萬3,全年總共八萬左右,不及你所說的一半。

印象中,曾有媒體曝出江蘇常州的事業單位人均年收入是14萬多,也沒有你說的高。如果你的單位是全額撥款性質,我估計至少是東部發達地區地區正科以上事業編的收入。

在中西部地區事業單位要達到20萬的收入,只有醫院這樣效益較好的差額撥款單位才有可能,他們除了拿財政工資部分,還有醫院經營收益可以作為績效再發放,相當於拿雙份工資。特別是醫生,基本上都能到這個水平。不過醫院工作忙,且有一定的風險,拿這個工資正常。

其他事業單位,恕小公沒見識,實在想不到還有哪個有這麼高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