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衝擊智慧停車產業“無人”系統凸顯優勢

封面新聞記者 申夢芸

“停天下明明顯示附近有可用停車場,但是走到了為啥用不了?”近日,家住在成都錦江區的劉女士在常用的停天下微信小程序上搜索附近停車場,按照導航指引到達該停車場後,卻發現該地方並沒有安裝這款停車系統。

對此,停天下創始人陳躍強向封面新聞記者回應稱,近期受疫情影響,平臺信息更新有延遲。實際上,除停天下外,疫情期間,不少智慧停車平臺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疫情冲击智慧停车产业“无人”系统凸显优势

越來越多的商超和小區選擇智慧停車服務系統

車不跑了

業務量斷崖式下降超95%

“劉女士這種情況,可能與我們合作的小區或商超關閉了對外停車業務有關,如果一線停車場關閉運營了,我們系統裡可能就查不到。”陳躍強對記者說,目前公司還在正常營業,只是受疫情衝擊比較大。

成立於2015年的停天下,是成都一家智慧停車平臺。公司盈利主要通過“送設備+收月服務費”的形式,每月向物業收取管理費用,費用的多少主要依據停車場的規模大小來定。

截止目前,停天下在全國範圍內合作近2000多個停車場,正常情況下,‌‌平臺每天進出車次大概在70萬-80萬,‌‌高峰可能達到100萬。

疫情冲击智慧停车产业“无人”系统凸显优势

疫情期間,成都50%的停車場關閉了對外停車業務

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和封閉管理使得車流量驟減,直接影響了智慧停車的訂單量。“平臺數據顯示,業務量減少了95%。”陳躍強對記者介紹。停車場停止對外停車後,平臺上如果沒有及時更新,就會產生車主多跑“冤枉路”的情況。

雖然停天下采取的是每月固定分成模式,但陳躍強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上游供應商沒有開工,供貨受到影響,‌‌下游的客戶大部分是停車場和物業公司,而客戶幾乎將全部精力放在抗疫工作上,“對我們來說,今年新增的業務量幾乎為零,一個季度損失上千萬是有的”。

大量小區暫停對外停車

停車服務平臺業務停滯

相關數據顯示,成都早期專注智慧停車的平臺多達上百家,但近年來,經過市場洗牌,留下來的並不多。目前僅存的十幾家,雖然業務側重點不同,但疫情中,這些平臺都受到不小的衝擊。

途圖樂是成都一家專注共享車位服務的公司,創始人殷曉舜對記者透露,疫情期間,成都大量小區暫停了對外停車,外來車輛進不去小區,公司的共享車位業務幾乎停滯。

疫情冲击智慧停车产业“无人”系统凸显优势

疫情期間,成都50%的停車場關閉了對外停車業務

殷曉舜介紹,疫情下,小區不對外停車,年前跟客戶達成的合作協議不能繼續推進,公司一個月損失了十幾萬。為了撐下去,公司砍掉了原有的車位獎勵、補貼,首單免費等福利,公司全體員工2月份工資減半。

據瞭解,途圖樂前期在共享車位的研發和運營上投入了1000多萬,目前還沒有回本。“本想著在2020年繼續拓展樓盤,卻被突發的疫情打亂了節奏。”

易停車物聯網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小華則告訴記者,公司旗下“停如意”平臺盈利主要靠幫助停車場空閒時段增收分潤。疫情發生後,停如意受到的影響也最直接,“停車場沒有生意了,平臺更是沒有收益來源”。

疫情冲击智慧停车产业“无人”系统凸显优势

無人值守智慧停車收費系統,車主可掃碼支付

避免接觸

線上繳納停車費的人變多了

好在,目前隨著復工復產,車流量開始回升,共享車位的活躍用戶度也在提升。數據平臺顯示,截止目前,智慧停車平臺的用戶已恢復20%~30%,“原先關停、封閉了的停車場業務也在陸續恢復中”。

另一方面,疫情期間,相關智慧平臺在遭遇損失的同時,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王小華說,不久前,平臺推出了非接觸繳費系統,車主不用把車窗搖下來,‌‌也不用跟停車場繳費人員‌‌接觸就可以付款。“以前,一半的人會選擇線下繳納現金,但疫情發生後,99%的車主會選擇線上支付。”

在王小華看來,以前還要花很多精力去做宣傳,可是這次疫情發生後,大家會自覺用手機把停車費交了。同樣地,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這次疫情中無人值守、無人收費的智慧停車系統凸顯了優勢,從長期來看,機會甚至大於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