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為何清朝調兵最多幾萬明朝調軍卻有幾十萬

首先,清朝常備軍總兵力長期維持在60萬至80萬人,只相當於明朝鼎盛時期200萬左右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數小決定了清軍每次調兵規模都不可能太大。其次,明朝之所以保持龐大兵力,一個重要原因是北方邊境防禦需要駐守重兵集團(九邊總兵力長年維持在40萬至60萬,正統年間甚至超過百萬),到了帝國中後期北方邊患、東南沿海倭寇蜂起,明軍不維持一支規模驚人的常備軍也不行啊。

为何清朝调兵最多几万明朝调军却有几十万

在清朝前期,他們根本不敢調動綠營的漢軍。那時儘管綠營漢軍已經佔到了清朝軍隊的大多數,但主要任務是地方駐軍,而不是戰略部隊。即便在三藩之亂前期,面對實力超強的三藩叛軍,康熙還是首先考慮調派滿將率領八旗應戰。不過,他們表現不佳,戰局膠著,導致康熙不得不調用漢將漢兵投入戰鬥。

明軍出征,自備行裝。清軍是公費辦理行裝,1個綠營兵6兩白銀,1個騎兵10兩白銀,另外給予口糧。綠營兵如果出省打仗,1000人一個月的賞金,薪餉和鹽菜銀就有7000兩。因此,清軍待遇比明軍好,特別是出征的時候。而八旗軍則待遇更高,就不說了。明軍作戰除了朱元璋,朱棣時代。基本都是內線作戰,土木堡戰役都沒有出河北,而出動大軍比較多的歷次西南土司戰爭,明軍主要兵源也都是附近地區其他土司部隊。

而清朝在西北戰爭中,萬里饋糧,後勤運輸距離過長,能支撐幾萬部隊的消耗就壓力很大了。戰爭中,戰略部署、動員機制、後勤供給都會直接體現到兵力數量上,所以關於兵力數量要具體分析,不要一鍋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