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桐鄉的年味裡,那已經是兒時的記憶了

桐鄉有著專屬的濃濃年味,藏在傳統的手工製作技藝裡:

打 年 糕

打年糕看上去簡單,操作工藝十分講究!

桐鄉的年味裡,那已經是兒時的記憶了


淘米、磨粉、燒火、上蒸、翻蒸、打糕、點紅好多步驟呢……

後來,我們將年糕打得看上去得是油潤光亮的,給年糕做造型,點紅印啦!經常會有同學問起:那是我們上美術課用的國畫顏料嗎?

有請師傅揭曉打年糕習俗奧秘。

手 工 釀 米 酒

桐鄉一帶盛產大米,每到歲末,家家就有自釀米酒的習俗。

桐鄉的年味裡,那已經是兒時的記憶了


自古代始便有酒飲風。它淳樸,甜美,純手工、無添加……美酒雖好,請不要貪杯哦!

糯米、灶臺、大缸,那就開始釀製純手工的米酒吧!

米酒好不好吃,需要小竅門呢……浸米、蒸飯、冷卻、發酵,每一步都是經歷古法工序。洗乾淨的米要上鍋蒸了,用的是木桶;米倒入之前,木桶裡還要鋪上一層用水浸溼的紗布,籮筐、水勺、草堆、米缸… …這都是幹什麼用的呢?有請師傅揭曉答案。

制 作 定 勝 糕

“定勝糕”“定升高”傳統名點,口感香糯、甜而不膩。個頭不大,形狀為是花瓣狀的,底部小小的,上頭呈花瓣狀張開狀。它不僅是一種食品,更是一種文化。

桐鄉的年味裡,那已經是兒時的記憶了


聽一回“定勝糕”的故事。

製作過程是嚴格有序的:糯米、粳米、磨米粉,過篩、打面… …花瓣的形狀離不開梨木雕刻成的模子(此處省略200字),再爐火蒸上一會兒。香甜可口的定勝糕就製作好了,快來~~嘗一嘗~~

搨 鑊 餈 泡 糖 湯

一搨一鏟,鑊餈薄脆如紙,沖水即化,糯而不膩,艾美麗老師表示很喜歡!

桐鄉的年味裡,那已經是兒時的記憶了


準備工作開始:糯米飯(得燒的不幹不爛剛剛好)… …(此處省略200字)

搨鑊餈可以一項技術活,老師傅用鍋鏟順時針從鍋底旋轉搨鑊餈,均勻有力,慢慢地鑊餈糊膜變成白色,與燒火師傅的完美配合下,噴香脆可的鑊餈出鍋了。

鑊餈糖茶泡起來方便簡單,加糖,倒熱水,一碗香香的,熱氣騰騰有嚼勁的鑊餈糖茶就做好了,一碗下肚,全身熱乎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