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雲奇告變,朱元璋誅殺胡惟庸的導火索

明太祖朱元璋軼事典故第二期:雲奇告變

雲奇告變的事件經過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五月初二,還有三天就是端午節了,這一天天氣不錯,宰相胡惟庸奏報稱,自己家裡有祥瑞產生,一口乾枯很久的老井近些日子居然冒出了甘甜的泉水,並稱此乃是象徵大明江山蒸蒸日上,懇請朱元璋移駕觀賞。

老朱處理完朝政後,便帶著護衛宦官浩浩蕩蕩出發了。胡惟庸家離著皇宮不遠,一行人剛走道西華門時,從路邊突然竄出一個小太監擋住了老朱的鑾駕,這還了得,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擅攔皇駕,難成想是謀殺皇帝不成,隨行錦衣衛大喊一聲“護駕,”一眾衛士上前將小太監亂棍打打到。

雲奇告變,朱元璋誅殺胡惟庸的導火索

胡惟庸畫像

小太監情緒似乎很著急,說話支支吾吾,手一直指著胡惟庸家的方向,錦衣衛的廷杖豈是一般人能受得了得,幾下下去,小太監就奄奄一息了,儘管這樣,他的手還是一直指著胡惟庸家的方向。老朱見此事蹊蹺,便詢問隨身太監得知,攔駕的小太監是西華門內史,名叫雲奇。於是向上前詢問緣由,可錦衣衛下手過重,此時小太監已經一命嗚呼了。

老朱本就是個疑心病十足的皇帝,就命停下鑾駕,轉身上了西華門城樓,順著雲奇當時指引的方向望去,這一看不要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只見不遠處的胡惟庸家裡甲兵裡三層外三層,黑乎乎的全是人,老朱腿一軟,心想這還了得,老胡這是要造反啊!隨即下令返回宮中,並馬上下旨捉拿胡惟庸。

雲奇告變,朱元璋誅殺胡惟庸的導火索

朱元璋、胡惟庸劇照

事後,老朱想起了這個救了自己一命的小太監雲奇。雲奇本身是西華門內史,離著胡惟庸家近在咫尺,肯定是事先知曉了胡惟庸造反的陰謀,所以才敢攔駕報告,可惜事發突然,雲奇還沒來得及將實情告知朱元璋,就死在了錦衣衛的亂棍之下。

《見聞雜記》記載:“預知胡惟庸逆謀,力阻高皇帝行駕,死瓜槌下。”

歷史上,胡惟庸案的始末

  • 位極人臣

楊憲被誅殺後,鑑於胡惟庸在與其鬥爭中的表現,朱元璋認為胡惟庸非常有才幹,並且在老師李善長的推薦下,很快受到重用,出任右丞相。

雲奇告變,朱元璋誅殺胡惟庸的導火索

胡惟庸劇照

胡惟庸確實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位居宰輔之後,行事更加小心謹慎,因此進一步獲得朱元璋的歡心,對其更加寵信,晉升其為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真正權臣。

此後,胡惟庸逐漸被權力吞噬,利用手中的宰相之權排除異己,幾乎將百官的生殺廢黜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凡是不利於自己的奏章全部扣下不報。胡惟庸的專橫跋扈,令朝中百官人人自危,逐漸投靠在他的門下以求庇護,飛黃騰達。胡惟庸趁勢給予他們高官厚祿及財物賞賜以示拉攏逐漸籠絡了不少朝臣。

  • 非分之想

胡惟庸的不法之舉,自然也遭到了朝中忠義之士以及御使們的反對,魏國公徐達曾向朱元璋揭發他的罪行,不久遭到胡惟庸的報復,他意圖誘使徐達的看門人福壽謀害徐達,但被福壽告發。在胡惟庸設計毒死御使中丞劉伯溫之後,更加肆無忌憚了,為了進一步拉近和老師李善長的關係,將自己哥哥的女兒嫁給李善長的侄子為妻。在此同時,朝中大臣的彈劾奏章也越來越多。

雲奇告變,朱元璋誅殺胡惟庸的導火索

胡惟庸、李善長、劉伯溫劇照

不久,有巴結胡惟庸的獻媚之人對胡惟庸說,胡惟庸老家的古井突然出水,冒出石筍是祥瑞之兆,更是添油加醋的說他家祖墳夜冒紅光。在這些人的恭維下,胡惟庸更加的高興自負,在他們的甜言蜜語中,胡惟庸徹底迷失了自己,逐漸產生了非分之想。

  • 結黨謀變

之後,不甘心與現狀的胡惟庸先後拉攏受到朱元璋責罰的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這兩個屬於是有勇無謀的主兒,在胡惟庸一頓好酒好菜的煽呼下,便開始暗地裡替他招兵買馬,胡惟庸還唆使時任御使大夫陳寧為其拉籠諸多亡命之徒收為己用,並且慫恿自己的親家太僕寺丞李存義去遊說自己的哥哥李善長,在李存義的不斷讒言下,李善長也最終點頭同意了。

在拉籠到李善長之後,胡惟庸以為大事可成,便下令明州衛指揮使林賢出海招惹倭寇,又派元朝舊臣封績前赴北元,與兩方約定日期,準備裡應外合,共同起事。可是天公不作美,這兩件事還沒辦成,自己兒子因為鬧市駕車墜落而亡,胡惟庸一氣之下就將馬伕給殺了,朱元璋知道後大怒,讓以命抵命。這讓胡惟庸徹底害怕了,於是就加快起兵叛亂的計劃,命陳寧和御使中丞塗節聯絡自己的黨羽準備起事。

雲奇告變,朱元璋誅殺胡惟庸的導火索

不可一世的胡惟庸

  • 事發被誅

恰逢占城國派使者前來進貢,胡惟庸只顧著琢磨起兵的事兒,就沒有告訴朱元璋,這讓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朱元璋十分惱火,下令要徹查此事,追究相關人等的責任。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廣洋害怕擔責,把罪過推到了禮部,禮部又推到了中書省,這般互相推諉,讓朱元璋更加憤怒,於是將與此案有關的大臣全部關了起來,逼問誰是主謀,不及汪廣洋被賜死。塗節經受不住嚴刑拷打,將胡惟庸計劃謀反的事兒供了出來,緊接著很多御使站出來揭發胡惟庸之前所犯下的罪行,隨後,胡惟庸、塗節、陳寧等被誅殺。

  • 牽扯眾多

但即便是胡惟庸已經伏法,但他的案子卻沒有結束,前後歷時七年之久,在林賢案發,封績被藍玉抓獲之後,加上很多人的自首揭發胡惟庸的案子才大白天下,共連坐牽扯三萬多人被殺,其中包括開國元勳信國公李善長、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寧侯等一公二十一侯。

雲奇告變,朱元璋誅殺胡惟庸的導火索

李善長等人被處死

胡惟庸案後,鑑於丞相專權,朱元璋下令廢除丞相,革去中書省,並立下規矩嚴令後世之君不得再立宰相,同時下旨,朝臣中凡有言立宰相的一概處以重刑。丞相以及中書省被廢除之後,所負責事務轉由六部負責,朱元璋的皇權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雲奇告變的可信度

雲奇告變記載於明朝李樂的小說《見聞雜記》和明末清初谷應泰的《明朝紀事本末》中,而在明朝正史中卻沒有任何記述。所以諸多史學家認為,雲奇告變純屬子虛烏有的事件。

疑點一:《明史》記載胡惟庸家祥瑞是出現在定遠老家,而不是在南京城的府邸。

疑點二:《明實錄·太祖實錄》記載,塗節在洪武十三年正月揭發胡惟庸謀反,既然朱元璋早知道胡惟庸謀反,何必還要冒死去參觀祥瑞呢?

疑點三:內史雲奇即然早知道胡惟庸謀反,為何不早早報告給朱元璋,非要等到朱元璋親臨西華門時攔駕告知,豈不是自己在作死嗎?

雲奇告變,朱元璋誅殺胡惟庸的導火索

見聞雜記

疑點四:雲奇告變中,朱元璋對胡惟庸的處置過於匆忙,當天逮捕當天就處死,完全不符合常理,而《明太祖實錄》記載,胡惟庸從逮捕到處死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

疑點五:《明太祖實錄》中並沒有關於胡惟庸家祥瑞的記載,如果雲奇所為是真,可謂是為朱元璋及大明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堂堂《明太祖實錄》居然隻字未提。

疑點六:謀反是一件保密性很高的事兒,胡惟庸即然要造反,也肯定會安排的比較周密,朱元璋怎麼隨隨便便就能夠在城樓上看見胡惟庸家裡重兵埋伏?這胡惟庸豈不是太二了?謀反都這麼明目張膽了?

以上說明,雲奇告變純粹是子虛烏有的事件,或許是朱元璋為了誅殺胡惟庸刻意找了個藉口罷了。

明太祖朱元璋軼事典故第二期:雲奇告變(完)。

明·李樂《見聞雜記》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明實錄·明太祖實錄》

《明史卷三百八列傳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