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牛雜的華麗蛻變——客家名菜“涮九門頭”

閩味 | 牛雜的華麗蛻變——客家名菜“涮九門頭”

​土樓人家

提起客家的美食,我腦海裡第一個跳出的是“涮九門頭”。

早些年到閩西,一位朋友隆重邀請我們去品嚐當地最著名的美食。眼前只見一個小店掛著“九門頭”的大字招牌,進店就聞到空氣中瀰漫著濃郁到醉人的米酒味。菜上桌了,是一盤被切成花狀、片狀、條狀、塊狀的各式牛內臟,且酒味濃厚。迎著我們狐疑的目光,那位請客的朋友有種恨人不識貨的焦灼。一行人中有人舉筷嘗試,再抿上一口燙菜的米酒,臉上馬上揚起驚喜之色,見此請客者才有種如釋重負之態。

閩味 | 牛雜的華麗蛻變——客家名菜“涮九門頭”

九門頭

閩味 | 牛雜的華麗蛻變——客家名菜“涮九門頭”

爆炒九門頭

這道菜就是“涮九品”,列入在2018年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中國菜”名錄,福建十大經典名菜之一。 

“九品”俗稱“九門頭”,是選用牛身上九個部位,即牛裡脊、牛肝、牛腎、牛舌峰、牛心冠、蜂肚頭、百葉肚、牛肚壁、黃血管的優質肉,放入米酒、中草藥等熬製的湯汁中涮熟。成菜鮮嫩脆爽,湯味馨香,有驅寒除溼、舒筋提神的功效。因為這食材涵蓋了牛身九個重要部位,遂民間諧稱“一道涮九品,品福一頭牛”。

傳說這道菜源於明清時期。汀江流域一帶的船工們終年累月泡在水裡勞作,為去除體內溼氣,時常煎煮香藤根、鴨香草等中草藥。也不知是誰,偶然發現以這些草藥加牛肉燉酒服食效果更好,但苦於囊中羞澀只能買些價格低廉的牛內雜代替牛肉,這種吃法既驅寒排溼又補充能量,而且味道絕佳,於是就此流傳開來。後來又在不斷的流傳中逐漸改進成為講究精細刀工,極具特色的菜餚,成為去閩西必品之菜。

閩味 | 牛雜的華麗蛻變——客家名菜“涮九門頭”

炒百葉

牛內雜成為珍饈名菜,這跟客家的文化有很大的關聯。

晚清著名詩人黃遵憲有一首《乙亥雜詩》概括了客家人的歷史和特質:

蓽路挑弧展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

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

客家先民們原世居黃河流域,自秦朝徵嶺南融百越始,因戰亂被迫多次輾轉南遷。因為是客居,只能向自然條件艱苦的山區中開拓,為抵禦外敵築起土樓、圍屋、排屋,抱團聚族而居。他們在一次次艱難苦困中重生,深諳勤儉治家之道,更理解天地生材有限,要物盡其用。因南方以山地居多,因此飼養牛非常普遍,客家人因地制宜便以牛肉作為日常食用的肉類,牛內雜雖然廉價,但也被人們珍惜利用。

閩味 | 牛雜的華麗蛻變——客家名菜“涮九門頭”

閩西山水

閩味 | 牛雜的華麗蛻變——客家名菜“涮九門頭”

米酒

這道菜最與眾不同的是用米酒“涮”。

釀酒是客家女子傳統的技藝。米酒是客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品,也是許多客家菜的靈魂,客家人常常用它去味除腥。依據米酒的釀製時間、工藝和濃度的不同可分為不同類型:水酒清淡甜美,老酒味美甘醇,酒釀甜膩濃郁。客家人喜歡釀酒、飲酒、用酒,跟其居住環境、生活水平有很大關係。米酒可以用來禦寒或解乏,從中原地區帶來的成熟釀酒技術,因為需要很快就又發展起來了。

“涮”,保留了食物的脆爽,就如清代名儒張鵬翼體會的那樣——“草裡藏珠少人問,脆聲嗦嗦隔山聞”,吃過的人絕對記憶深刻。

閩味 | 牛雜的華麗蛻變——客家名菜“涮九門頭”

九門頭配料(圖片 | 《中國閩菜》)

閩味 | 牛雜的華麗蛻變——客家名菜“涮九門頭”

香藤根

“九門頭”中採用的最主要草藥是香藤根和辣薯。香藤根又叫滿山香、風藤子或下嶺鳳,是一種多年生藤本中草藥,其獨特的芳香氣味,具有祛除風溼、開胃消食之功效。辣薯是本地的一種草藥,有通經活絡的功效。這些藥材與得法的烹調配合,使普通低廉的食材變成美味。既保留了食材的鮮嫩脆爽,又有濃郁的酒香暖人,一筷下去,立刻有股熱流衝入各經脈穴位,舒筋提神。

如今,以堅毅、吃苦耐勞、聰慧著稱的客家人散落在世界各地,說著獨特的客家方言,堅守著古老的傳統。食物如同橋樑,讓我們穿過土樓、圍屋的高牆,從舌尖瞭解客家的文化。

本文圖片由作者及其朋友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