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直到吳用自殺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

四大名著在我國流傳甚廣,人們在《紅樓夢》中感悟人世炎涼,在《西遊記》中學到鍥而不捨,在《三國演義》中感受至死不渝;在《水滸傳》中體味人間大義。這四部鉅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其中《水滸傳》的故事更是引人入勝。在皇權即將達到頂峰的明代,施耐庵敢於寫就這樣一篇以反抗朝廷為主體的鴻篇鉅著,實在令人欽佩。

直到吳用自殺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

眾所周知,梁山共有好漢108人,各個是英雄無敵,人人都能獨當一面。他們嘯聚山林,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生活好不自在。而當時的北宋朝廷對他們雖幾經征討卻並無實際進展。若事情就此發展,待到北宋崩潰之時,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們是大有機會與趁亂世闖出自己的一番事業的。但故事的走向卻不以讀者的意志為轉移。原本與朝廷勢均力敵的梁山集團最終卻走上了招安的路線。


宋代莊季裕在《雞肋編》中曾這樣打趣道:“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趕著行在賣酒醋。”其中“趕著行在賣酒醋”表明當時宋代朝廷發佈限酒令,因此導致酒類價格頗高,利潤極大。而“欲得官”則淺顯易懂,只要起兵對抗朝廷,待朝廷無力剿滅的時候,接受朝廷的招安便可從反賊搖身一變成為大宋合法的官員。這彷彿成了宋朝後期為官的一種趨勢,梁山泊也趕上了這個潮流。

直到吳用自殺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

晁蓋劇照

梁山集團最初是由晁蓋和林沖等人組建的,其核心成員除​這二人以外還有公孫勝,吳用和阮氏三兄弟等人。 林沖世人皆知其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曾身居高位且深知官場黑暗的他早已對功名利祿沒了興趣。而阮氏兄弟又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類型。因此在梁山集團創業的初期,就形成了以晁蓋為首,吳用、公孫勝為輔的領導集體。

相信熟悉《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晁蓋——“晁天王”是一個追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性情中人,喜歡自由的生活。而他手下的軍事吳用則不然。吳用有著當時天下士人共同的追求,那便是“學而優則仕”。吳用希望將自己的一身才華用在為朝廷效力之上,而晁蓋的領導並不能使他達成這個目的。直到一個人的到來,才又讓吳用看到了曙光。這個人就是宋江。

直到吳用自殺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

宋江劇照

說到宋江其人,歷來就是褒貶不一。

他本是北宋一地方小吏,平時喜好仗義疏財,多次幫助梁山集團的人脫離險境,因而在江湖中得到了“及時雨”的稱號。此時的宋江對自己的官位還是十分在乎的。宋江本想在自己的官位上安穩度過一生。奈何造化弄人,宋江的老婆閻婆惜發現宋江私通梁山之後,便揚言要告官,害怕事情暴露的宋江慌亂間失手殺死了閻婆惜,自此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朝廷發往江州。

直到吳用自殺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

閻婆惜劇照

在那裡,宋江結識了戴宗,李逵等日後誓死追隨他的小弟。還結識了混江龍李俊等有不俗本領的地頭蛇,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勢力。但此時的宋江還是情願做​大宋的臣子,並不想做反賊。但潯陽樓“反詩”徹底將他的幻想打破了。宋江被判斬首,幸好在梁山和江州的人馬合力之下,才最終將他救下,從此逼上梁山,做了他最不想做的匪。


由於宋江在江湖中的名聲甚隆,因此剛剛來到梁山便坐上了僅次於晁蓋的第二把交椅。

在宋江來到梁山之後,公孫勝深感宋江並非明主,便以“探母參師”的名義返回了自己的家鄉薊州。自此,梁山的權力結構發生變化,形成了以晁蓋、吳用和宋江為首的新領導集體。

直到吳用自殺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

上文說到,吳用的最終理想是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之前晁蓋無法實現他的理想,而官員出身的宋江則成了他最理想的“明主人選”。因此吳用開始有意提高宋江在梁山的地位,逐漸使得他的地位超過了晁蓋。

晁蓋也不是糊塗之人,他深知照此下去自己的權力會被架空,於是決定在攻打曾頭市的戰鬥中親自出馬,渴望用一場大勝來恢復自己的地位。然而,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稀裡糊塗的身中毒箭,生命垂危的他只好將這梁山頭把交椅讓給了宋江。

直到吳用自殺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

吳用與宋江劇照

之後,為了防止宋江一人獨大,吳用又請來了盧俊義。以盧俊義來制約宋江,使得宋江在很多決策上都不得不依賴於這個在梁山“如魚得水”的吳用。吳用足智多謀,又頗具領導才能,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梁山的各股勢力得以和平共處,共同出力。

直到吳用自殺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

照此看來,吳用才是躲在宋江身後真正掌控全局的那個人。在宋江死後,因害怕朝廷報復,他選擇自縊於宋江墓前。也許直到吳用自殺的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而是他吳用。

《水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