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歷史上真實的冷宮生活是什麼樣的?

承諾一張沒有簽名的白紙╰


冷宮是一個怨憤、 殘忍與傳奇並存的所在。我一直對這個問題特別感興趣,不是因為宮鬥劇盛行,對那種帶著主角光環,一路開掛的宮鬥劇,我的內心是拒絕的,讀歷史的人都知道,真實的歷史都是血與淚的掙扎,尤其是權力中樞的皇宮。



皇宮是個有著奇特生態環境的地方:一個男人,一群女人,還有一群介於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太監。

自古打入冷宮就是對嬪妃的最大責罰,是對嬪妃的"冷處理",是把她丟棄在皇宮的一個犄角旮旯(當然個別還是富麗堂皇的宮殿裡)任其抑鬱而死,或被蹂躪至死。

漢代的永巷、暴室是著名的“冷宮”所在地,比如劉邦的戚夫人,被呂后發落永巷做苦役。被伐暴室的嬪妃,就是服苦役,為皇家制衣做被。這個“暴室”倒是跟暴力,暴打、暴虐沒有關係,它由於漂染的紗布都要暴曬,故取名“暴室”。

東漢開國元勳,漢和帝鄧皇后的侄孫女鄧猛女,聰明伶俐,知書達理,初入宮封采女,地位雖不高卻頗受寵愛,梁女瑩死後她被立為皇后。後因與郭貴人明爭暗鬥,爭風吃醋,於延熹八年被恆帝廢掉後位,打入暴室為奴,不久被折磨而死。

有些嬪妃失寵但沒有受處罰,往往就是遷居一個僻靜場所,一個皇帝眼不見心不煩的地方等死。比如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被貶長門宮;霍光的女兒霍成君被廢從椒房殿遷往昭臺宮,後又被逼迫遷往雲林館,霍成君不堪受辱,自殺身亡,年33歲。


明朝安置失寵妃子的地方有兩處:紫禁城的乾西五所和安樂堂。

明天啟年間,明熹宗朱由校依賴乳母客氏,對其唯命是從,客氏倚仗皇帝的信任,與大太監魏忠賢勾結,結為對食,橫行宮中,對不順從的嬪妃無端加害,據說她把得到皇帝恩寵的成妃定妃、恪嬪先後貶為宮女“遷於乾西某所居住”,就是打入冷宮。

明朝太監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詳細記載了一位被殘害嬪妃的悲慘。



張氏原是宮裡的一個宮女,受皇帝寵幸懷有了龍胎被封為裕妃。因張裕妃有龍嗣在身,可能對客氏有些傲慢得罪。張裕妃超過預產期沒生下孩子,客氏就在皇帝面前進讒言,把張裕妃宮中伺候的宮女和太監都調離開,把她鎖在宮牆之內,斷絕吃喝供給,張氏身懷有孕,又渴又餓 ,幾天後,天下了場雨,張氏匍匐在滴水的地方,喝了幾口又冰又髒的雨水,死了。皇帝下旨革除她的封號,按照宮女的成例,在淨樂堂火化了。

兩條無辜的生命就這麼死於非命。

明代太監明代宦官劉若愚《酌中志》: 兩朝椒難紀略:裕妃張娘娘者,已有身鋪,宮膺冊妃禮畢,逾期久不乳,且有違言。客氏、逆賢恚其異己,於先帝前力贊之,仍矯旨將宮人、內宮俱逐於外,絕其水火,獨將妃封閉宮牆之內,無所飲食,經數日。後天雨,尚力疾匍匐於產溜之次,伏啖雨水數口氣絕。宮門外看守宮人回話,奏知先帝,將妃革封號,如宮人例焚化於淨樂堂,至今上登極始復封改葬如禮雲。





北海公園西側原養蜂夾道的“內安樂堂”是宮女養病、養老的地方,也是失寵嬪妃發配的地方。西安門外還有一處處“安樂堂”就是明朝著名的一處宮外冷宮。

明朝是一個男尊女卑等級森嚴的社會,尤其女子"大防"更是防得嚴絲不漏。明朝宮中有規定,嬪位以下的妃子、女官、宮女生病了不能請太醫,只能到安樂堂憑證開一點藥,要是病重就在安樂堂養著 ,養好了發配到浣衣局,天天洗衣服:要是治不好,就死在安樂堂,然後被火化。

明沈德符在《野獲編補遺·畿遺·安樂堂》一書中對這個安樂堂的描述是:“內廷宮人無位號名秩而病故,或以譴責死者,其屍亦傳達安樂堂。又轉致停屍,易朱棺再送火葬。其有不願焚者則瘞之地,亦內中貴嬪所舍焚冢也。”

《明史》有記載,憲宗專寵徐老半娘萬貴妃,可惜萬貴妃沒有子嗣。宮中女史紀氏被皇帝召幸後受孕。萬貴妃不知其懷有生育,出於嫉妒,將紀氏貶至安樂堂。後紀氏生下朱祐樘,為朱家皇室留下唯一的血脈,他就是後來的明孝宗。朱祐樘在這冷宮中成長到6歲才回皇城認父。



清朝的冷宮最著名的就是幽閉珍妃的北三所。

光緒皇帝寵愛珍妃,為慈禧太后所不容。據慈禧太后的貼身宮女何榮兒介紹,宮裡即便打宮女也不打臉,但是慈禧太后卻當著宮女太監的面,命人掌摑珍妃,羞辱珍妃不說,還將她打入冷宮。

關於珍妃幽閉冷宮,過著怎樣的生活,慈禧皇帝的貼身太監崔玉貴曾詳細地講述過: “珍妃住在北房三間最西頭的屋子,屋門由外倒鎖著,窗戶有一扇是活的,吃飯、洗臉都是由下人從窗戶遞進去,不許珍妃同下人交談。沒人交談,這是最苦悶的事。她吃的是普通下人的飯。由兩個太監輪流監視,這兩個老太監無疑都是老太后的人。"

幽禁珍妃的北三所在故宮的哪個位置?據專家推它位於景祺閣閣樓後面。



打入冷宮折磨珍妃還不算,後八國聯軍打到北平,慈禧倉皇出逃,臨走前命人將珍妃扔到水井裡溺死。

慈禧回京後,據說北三所鬧鬼鬧得很兇,而且中外勢力也譴責慈禧的這種殘忍行為,慈禧遂將北三所拆毀,命人將珍妃的屍體打撈起來安葬,並把罪過推給了崔玉貴,還把崔玉貴攆出了宮。讓崔玉貴背殺死珍妃的“黑鍋”。

這是個別遭遇比較悲慘的嬪妃。

不過往大了說,偌大皇宮何嘗不是一座巨大的冷宮。皇帝就一個,即便一時恩寵,再怎麼爭也爭不過歲月崢嶸,何況大多數人對皇帝后宮來說,不過就是充數,撐帝王家的空蕩蕩的排場而已。從這個意義上說,宮中的每一個都是冷宮的“囚者”

正所謂:“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開涮歷史


家中有個奶奶輩的親戚,據說年輕時候在紫禁城中待過,後來皇城亡了,逃出了宮回到了老家過著躲躲藏藏的生活,在建國後在村中的地位很高,懂得東西特別多,包括神鬼只說,普通的頭疼腦熱,各種生活見識,在村裡好多人有事都去找這位奶奶。自小聽爺爺他們說,這位奶奶回家以後好長一段時間都不敢跟外人說話,見到人都躲著走,也不知道在怕什麼,知道真正的建國以後才好了。

後來這位奶奶跟大家熟悉了以後,慢慢的也開始給大家講她在宮中的見聞,也許大家對於冷宮這塊還是比較有興趣的吧,禁不住大家問,這位奶奶也跟大家說著這方面的事情。據這位奶奶說,冷宮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冷宮在宮內也分為好幾個,並不是只有一間,冷宮內的人也不只是電視中的娘娘妃子啥的,裡邊也有一些身份卑微的宮女。

在宮內有些身份高的娘娘在一開始進入冷宮時,待遇雖然跟之前是天差地別但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還算是很高的。最慘的是再冷宮中待了多年的人,這樣的冷宮就連宮中送飯的老媽子,都不願意去,整個宮中死氣沉沉的,而且宮中都是很臭的,送飯的時候都是放下趕緊出來。在這樣的冷宮中說不好有多少人已經死在裡面了,裡面的人,對於出去已經不報任何希望了,有飯就吃點,沒有就算了。到了晚上冷宮附近除了看守的侍衛。就連巡夜的人員,都不願意過去。所以真實的冷宮確實是特別的悲慘,基本上進入了冷宮的人,就沒有幾個是能出來的,冷宮,根本就是一個小型的監獄。裡邊的種種悲慘,也許現在我們只是看看,在真正的當時沒準會更慘。


平凡的帝企鵝


很榮幸,當年大獅我在北京當兵時,就去過所謂的“冷宮”,更去過紫禁城內很多沒有對外開放的地方,現在開放的地方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當年被囚禁的地方,當然是慈禧囚禁了她。

這個地方位於寧壽宮的最北側,珍寶館的正北面,是一處小院落,珍妃井也在那裡。當年慈禧名崔玉貴將珍妃丟進去的就是這口井。這個地方可算是最後的“冷宮”了吧。就這麼一個地方,別說是黑夜,就是白天去,都感覺陰森森的,好在有人管理收拾,要是沒人管理,這地方估計連孤魂野鬼都不願意住。

這個小院地處偏僻,而且是個獨立小院,不過倒是便於看管,外門一上鎖,想跑都跑不了。據說這裡當年是宮女住過的地方,後來就荒廢了,慈禧惱恨珍妃,就找了這麼個地方囚禁她。

不過冷宮只是個籠統的名字罷了,並沒有指定那座建築就是冷宮。凡是失寵的妃嬪或是惹惱了皇帝或太后的妃嬪,就要被打入冷宮。既然是冷宮,自然就不能讓你再像以往那麼舒坦,往往找尋一處最荒涼最偏僻的地方讓你居住,這樣做不但可以警示其他妃嬪,更重要的是皇帝看不見你,看不見你,時間長了就忘了你,眼不見心不煩。

可憐被打入冷宮的妃嬪,雖然餓不死,但是也好受不了,大冷天的連個火爐都沒有,屋子潮乎乎的,別提多遭罪。而且有時候還要自己勞作,那些太監宮女都是狠心人,才不會可憐一個失寵的女人。

住在這種地方,想出出不去,想喊沒人聽,只能一輩子幽居此處,慢慢老死。雖然不是囚犯,但跟囚犯沒什麼區別。在這裡病了沒人管,訴苦無人知,等死了,屍體處理後,這裡又空上不知多少年,趕上下一個失寵的妃子,這地方才算有了新主人。

當年武則天將蕭淑妃和王皇后囚禁的冷宮那才叫一個慘,只不過是一間小土屋,屋裡什麼也沒有,就是一些稻草鋪在地上,屋裡又黑又潮,充滿惡臭,吃喝拉撒睡全部在這裡,牆上有個小窗戶只有送飯時才打開,而且只能吃太監吃剩下的殘羹剩飯。

封建社會中那些入宮的女子們,若是被寵幸,便可一躍飛上枝頭變鳳凰,若是失寵便成了“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想一想也夠可憐啊。


大獅


各朝各代皇室為了體面,將得罪了皇后、犯了大錯、後宮爭寵失敗的妃子等一般不會直接處死,那麼就把她們關押安置在某一處宮殿裡,這些宮殿稱之為冷宮,但是並沒有具體的宮殿稱為冷宮。由皇上或者皇后選擇安置的她們的地方可以都稱之為冷宮。

冷宮只是個籠統的名字罷了,並沒有指定哪座建築就是冷宮。凡是失寵的妃嬪或是惹惱了皇帝或太后的妃嬪,就要被打入冷宮。既然是冷宮,自然就不能再像以往那麼舒坦,往往找尋一處最荒涼最偏僻的地方讓其居住。

妃子被關在冷宮意味著富貴人生就此結束,被關進小房子裡,跟監獄沒啥區別。明末天啟皇帝時,成妃李氏為人心直口快、心思單純,當明熹宗召她侍寢時,她趁機替被幽禁的範慧妃求情,結果被客氏和魏忠賢得知,將其由長春宮趕到御園西面的乾西,一住就是四年。幸而李成妃機警,吸取了在天啟三年被活活餓死的張裕妃的教訓,事先在宮牆夾縫間私藏了許多食物,才沒有餓死。《清宮怨》中記載: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太后幽禁在寧壽宮最北側,景祺閣後邊北三所。珍妃住的小屋只有一扇窗戶是活的,平時是遞吃喝的,但是不允許出來,嚴禁挺同下人交談。

冷宮的妃嬪每天的洗臉水和便桶,也都是通過一個小窗戶,由專門負責的太監或是宮女給遞進去。而這冷宮的妃嬪也沒有什麼尊嚴隱私了,這每天吃飯、洗臉、上廁所全都是在這個簡陋的屋子裡,沒有隔開的地方。只有在一天固定的時間裡,負責人才會把馬桶拿走。這樣的屋子當然是氣味熏天,讓人難以呆下去。最為關鍵地是,在這裡還

不能洗澡。因為沒有人會給她們送洗澡水,能給送洗臉水就不錯了所以冷宮的妃嬪們長年累月地不洗澡,身上是髒亂不堪,而且還很難聞。


O亮劍O


開局先來一張圖

冷宮:皇宮中君主安置失寵的后妃、皇子的地方。

很多古裝宮廷劇中都有所涉獵,大多都是犯了錯了、失了寵妃子、宮女被限制自由的地方,並非裡面很冷,而是裡面的人心已冷。


“宮中多怨女啊”“一入深宮深似海啊”,很多女子,甚至官宦之家啊女孩,未長成人就被一系列 的選秀女什麼的選入宮中,其實大多也不是這些女孩自願的,有很多的父母都是為了攀龍附鳳,將孩子送入皇家,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想法。

皇家生活可不比平民,在宮中地位不高的宮女、嬪妃必須唯唯諾諾,謹言慎行,還得心思玲瓏,審時度勢,一般這樣的才能混的長久,要是不小心得罪了,輕則經常穿小鞋,重則直接打入冷宮或者處死。

真是的冷宮到底是什麼樣的?

冷宮一般都是年久失修,沒有任何人會去重建一個冷宮 ,並且被囚禁在冷宮中的妃子衣食住行各種條件都是極其惡劣的,生活條件甚至趕不上宮中最低等的下人,甚至還會因為曾經的仇人暗中做點小動作而遭到虐待。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據說關在景祺閣北邊北三所(現坍毀),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邊的山門裡。如果這一出自太監之口的傳聞屬實,則此地也算得一處“冷宮”。

冷宮最主要的不是條件的惡劣,而是心靈上的折磨,跟“囚禁”一樣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下。

孤獨終老啊!

受不了自殺的也大有人在。



一瓶87年的哇哈哈


對皇帝而言,最可怕的事是性無能;對嬪妃而言,最可怕的事是被打入冷宮。

說起冷宮,很多人想當然認為皇宮裡有一處“很冷很冷的小黑屋”,名字就叫“冷宮”,溫度就像開空調,伸手不見五指,一旦進入冷宮就再也沒有機會翻身。

皇宮裡的冷宮

古代嬪妃如果犯了錯誤,除了按規定受處分外,還有一個終極殺招——打入冷宮,象徵著永遠被皇帝拋棄,但皇宮裡其實沒有一處叫“冷宮”的固定場所,嬪妃一旦被責令搬到某處偏僻宮殿,被監視居住,就相當於“打入冷宮”。

唐朝時的冷宮一般是掖庭宮,官員被抄家,他們的女性家眷會被罰入宮中為婢,她們就住在掖庭宮,有些受罰的宮女也會住在這裡,嬪妃犯錯被罰,也被打發到這裡居住。

明清時期“打入冷宮”的故事更多,充當冷宮的先後有三處場所,一處是景陽宮;一處是“乾西五所”,是位於內廷西六宮以北的五座院落;另一處是“北三所”,是位於景祺閣北邊的三所房間,光緒帝寵愛的珍妃就是得罪了慈禧,被打入這處冷宮。

冷宮裡的生活

嬪妃一旦進入冷宮,物質、肉體和精神生活大幅下滑。

物質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基本宣告終結。如果皇帝比較仁慈,吃的穿的還不會太差,跟高級宮女差不多;如果皇帝心狠,吃穿就沒保證了,還不如普通宮女。比如得罪了慈禧的珍妃,被打入冷宮後,吃的都是下人的食物,由一個窗戶送進去,就跟犯人一樣。被武則天算計陷害的王皇后和蕭淑妃更慘,住的像狗窩,吃的像狗食一般。

肉體上,人身自由被不同程度限制,不但有人監視,還有可能遭遇肉體懲罰。武則天當時教唆唐高宗李治,把王皇后和蕭淑妃打入冷宮,就對她倆實施酷刑,面目全非。至於肉體上的生理寂寞,更是無處解決,有時個別嬪妃甚至會和看管太監發生私情。

精神上,被打入冷宮相當於被皇帝拋棄,想要重新得寵,東山再起,難如登山。由於孤身一人居住,連聊天說話的人都沒有,加上自怨自艾,很多嬪妃得了精神抑鬱甚至精神失常,不論白天晚上,都會發生淒厲的叫聲,這種精神上的絕望和摧殘無疑是最痛苦的。

當然,被打入冷宮並不意味著人生的徹底終結,還要看皇帝的態度。有些心軟的皇帝,一旦氣頭過去,再有人幫忙說好話,說不定就會原諒嬪妃,讓她從冷宮裡出來。

唐高宗李治就是一個心慈手軟的皇帝,王皇后和蕭淑妃被他打入冷宮後,李治不久後又想念她們,在一次探望時看到兩人的慘狀,頓其憐憫之心,準備放過她們,但武則天知道後先下手為強,把王皇后和蕭淑妃做成“骨醉”。據《新唐書·列傳一》記載:

初,帝(李治)念後(王皇后),間行至囚所,見門禁錮嚴,進飲食竇中,惻然傷之,呼曰:皇后、良娣無恙乎?今安在?二人同辭曰:妾等以罪棄為婢,安得尊稱耶?流淚嗚咽。又曰:陛下幸念疇日,使妾死更生,復見日月,乞署此為'迴心院'。帝曰:朕即有處置。

總體而言,“打入冷宮”基本意味著嬪妃生涯的終結,不啻為最高等級的懲罰,甚至比要了她們的命更加殘酷,因此即便“打入冷宮”可以免除一死,絕大多數嬪妃寧可選擇死,也不願在冷宮中度過一生。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古代的皇帝是九五至尊,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數不清的富家千金想嫁給皇帝,就是想過上那皇宮錦衣玉食的生活。但作為皇帝的妃子,也是特別怕一件事的,那就是被皇帝打入冷宮。都說伴君如伴虎,這些妃子又何嘗不是這樣,也許哪句話說錯就會觸怒皇帝。近幾年的清宮劇我們看的也不少,裡面也有很多妃子被打入冷宮的情節,難免令人惋惜。那麼歷史上真是的冷宮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如今的故宮就是清朝的皇宮,雖然對外開放,但是故宮這麼大,也是有很多地方不對遊客開放的,冷宮就是其中不開放的部分之一。一般的冷宮都是很破舊的屋子,常年無人打理,因為沒人會花錢去修繕冷宮,更不可能去重建一個宮殿專門給失寵的妃子當冷宮。因此那些被打入冷宮的妃子生活條件都是很惡劣的,跟之前的錦衣玉食就是一個天一個地,甚至有的宮女太監的生活都比冷宮妃子的生活好。我們都知道清朝的宮鬥是很嚴重的,那些被打入冷宮的妃子受到之前仇人的報復也是有可能的。

晚清有個有名的妃子叫作珍妃,是光緒帝最寵愛的妃子。珍妃在被慈禧投井之前曾經被關在景祺閣北邊北三所,珍妃井也在此處。這個地方還是挺偏僻的,被慈禧關了那生活條件肯定很差,這個地方還陰森森的,也可以算是冷宮了。可惜光緒沒權,連自己最愛的妃子都保護不了,何況保護那個搖搖欲墜的大清朝。

妃子一般被打入冷宮不久就去世,除了生活條件差,她們精神上受的摧殘更多。首先前後生活落差那麼大,這對她們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打擊,失寵於皇帝,對於未來更加迷茫則會憂鬱,還要每天小心謹慎以防有人暗中對自己下毒手。一個人被摧毀了精神,那自然撐不了多久了。我們看的電視劇裡很多妃子被打入冷宮居然還能住在自己原來的宮殿裡,要不然就是沒犯大錯皇帝還能回心轉意,要麼就是妃子家裡勢力太大皇帝有所忌憚,否則進了冷宮就跟進了牢獄一樣,生活處處受限制。

雖然冷宮不對外開放,但也不妨礙我們想象冷宮的破敗。


風塵講歷史


在封建社會,冷宮只是選擇了一處相對偏遠一點的宮殿安置失寵的繽妃,人們習慣性的把這樣皇帝都不願意來的宮殿稱為冷宮,而住在冷宮的繽妃過著的生活有多慘,也是無法想象的。

  冷宮因為地理位置比較偏,所以房屋一般都是比較簡陋。不僅房屋簡陋,就是屋裡面的陳設也是非常的簡陋。與妃子曾經住的宮殿比,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當年武則天將蕭淑妃和王皇后囚禁的冷宮,那個地方就只是一間小土屋,屋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稻草鋪在地上,作為睡覺的床鋪。屋子裡是又黑又暗,充滿了惡臭氣味。

冷宮一般都是年久失修,沒人會去的地方,更不用說重新修繕了。被軟禁在冷宮的妃子衣食住行各種條件都是非常的惡劣,生活條件甚至趕不上宮中最低等的下人,甚至還會因為曾經的仇人私自做點小動作而遭到虐待。

冷宮最主要的不是條件的惡劣,而是心靈上的折磨,跟“囚禁”一樣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下,孤獨終老啊!受不了自殺的也大有人在。





上國史鑑


自古以來,皇宮裡的妃子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被打入冷宮。每次看影視劇裡,當有妃子被打入冷宮時,都會發出悽慘的哀嚎,也有不少妃子選擇了自盡,就算不死也都瘋了。可想而知冷宮是個多麼可怕的地方。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都說臣子們伴君如伴虎,後宮的妃子們也是如此,一生榮辱懸於一線,弄不好就被打入冷宮。

冷宮一般都是年久失修,沒人會去的地方,更不用說重新修繕了。被軟禁在冷宮的妃子衣食住行各種條件都是非常的惡劣,生活條件甚至趕不上宮中最低等的下人,甚至還會因為曾經的仇人私自做點小動作而遭到虐待。

一般來說被罰入冷宮後,嬪妃的榮華富貴就此終結,家族的昌盛也往往跟著煙消雲散。所以對於妃子們來說,最不能忍受的是從天堂掉入地獄的感覺。

當年的珍妃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清朝光緒年間,因為戊戌變法失敗,光緒被軟禁在中南海的瀛臺,珍妃因經常與光緒交流維新思想,被慈禧以干政為名打入冷宮。據記載珍妃所住的地方屋門由外到鎖著,洗臉吃飯等都是由下人從窗外遞進去,不許同下人交談。每到節日、忌日等慈禧還會派老太監過來,指著珍妃的鼻子大聲斥責,而珍妃必須跪在地上敬聽教誨。不過最後慈禧還是痛下殺手,命手下太監把珍妃推入井中溺死。

其實就算珍妃不被殺死,但在冷宮中受到如此摧殘、身心都受到如此重創也是活不了多久的。這些妃子就是深諳這個道理,所以才寧願自盡一了百了,而不願被打入冷宮。


視頻百樂門


大家好,我是錟錟,本文963個字,閱讀時間大約3分鐘

今天錟錟給大家聊一聊關於冷宮裡的那些事。

首先啊,冷宮大家在很多電視連續劇裡都有這樣的橋段,就是宮中的后妃如果失寵後,或者招惹了皇上,那就會被打入冷宮,那冷宮到底是一個幹什麼用的地方呢?它真的冷嗎?那錟錟今天就給大家一起來說一說這個事。

冷宮並不冷

首先,冷宮一詞是出自於元朝馬致遠的《漢宮秋》第一折:“眉頭一縱,計上心來,只把美人圖點上些破綻,到京師必定發入冷宮。”

同樣的,在元代的《抱妝盒》第四折也寫到了:“那一個劉娘娘佔盡了寢殿百年歡,這一個李美人整受了冷宮中一世苦。”所以由此可見啊,這個冷並不是單一很冷的意思,而是心冷的意思,你想想啊,好不容易得到皇上的恩寵,最後又淪為失寵,這種心理落差導致的內心的寂寞與孤獨,應該比環境冷還要痛苦吧。

在冷宮是怎麼生活的

首先,冷宮在漢代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相似的地方,它叫做永巷,這個地方都是來處罰那些犯了錯誤的嬪妃的,大家都知道在漢代的戚夫人,在漢高祖劉邦死之後就被呂后關押到了永巷裡,並且每天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被強迫做一些繁雜的工作,吃的都是殘羹剩菜,穿的也是破爛的衣衫,而且稍微不聽話了,還會被守宮人毒打。可以說永巷應該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冷宮了。

到了後來,明清兩代的冷宮就有些不大一樣了,首先宮裡沒有明確表明出哪個宮苑被視為冷宮。但是在宮內還是有一些地方會被作為類似於冷宮作用的宮苑來使用,畢竟犯錯了就是要接受處罰的。所以往往這樣的地方會在一個相對來說,會在宮內比較偏僻的地方,比如年久失修的宮苑,位置幽僻的小房間。而被打入冷宮的這些嬪妃,一般都會被減少俸祿或者直接取消俸祿, 並且將其封號取消並降低其身份。

身心的摧殘

對於被打入冷宮的嬪妃,衣食住行都會被大打折扣,而且可能生活水平比最低等的下人都不如。這還不說,往往被打入冷宮的嬪妃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樹敵,而這些仇人在其對手被打入冷宮後,或多或少都會採取一些手段去虐待她們。這也是被打入冷宮的嬪妃最接受不了的現實,所以一般被打入冷宮的都沒有什麼好的下場,通常情況下都活不了多久就會被殘忍的迫害。


你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如果喜歡錟錟的文章請點個贊,如果對錟錟其它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錟錟,您的鼓勵是錟錟繼續碼字的動力!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