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主場慘負快船,冷靜分析,火箭值得總結的東西有多少?


一場慘敗,猶如春日裡的一聲驚雷,似乎擊碎了人們在前日關於“五小陣容”的無限遐想。120:105這相差並不懸殊的比分,還無法體現出比賽感官所帶來的衝擊。

火箭vs快船,沒人會想到賽前被廣泛期待、全美直播的“強強對戰”,會以如此慘淡的結局收場。

下任何結論之前,我們先對本場比賽進行一個簡單的複述。

兩隊在開局階段均使用了自身最為穩定的進攻武器,火箭利用哈登與威少的相互牽制力輪流衝擊內線取分;反觀快船則利用鋒線群的高度優勢,頻繁中距離跳投取分。

本場比賽的第一個分水嶺也在這時悄然到來。

哈登、威少、豪斯連續三次嘗試三分投射未果,反觀快船依舊延續著高效的進攻表現,萊昂納德+泡椒依舊使用最為穩定的中距離武器,新援莫里斯也有三分入賬。

首節6分41秒,分差首次被擴大至兩位數。

這樣的落差,恰恰體現在兩隊在進攻端的不同理解上。一方用更極致的得分手段去搏得更高的分數;一方用更穩定的方式去追求進攻的成功率,當火箭不能把握住在三分線上的機會,快船的穩定當然就被凸顯。

當然還要說明的是,火箭自首節開始,就沒有任何針對快船鋒線群轉換進攻的防守策略,僅在開局階段就給了他們多次輕鬆上籃的機會。

本場的第二個分水嶺,來自末節中段戈登替換下威少開始。

火箭當時場上的陣容為:哈登+小李+戈登+塔克+考文頓。

針對火箭自身,他們已經拿出了對位祖巴茨不錯的配置。但場上出現的實際情況是,快船總是可以用簡單的擋拆策略就將祖巴茨面前的防守人轉變為小李或戈登。

短短1分30秒,祖巴茨連砍六分。反觀火箭的進攻,雙登完全沒有任何回應。

即使德安東尼被迫讓威少提前上場,也已經無法扭轉頹勢。

次節還剩4分18秒,分差來到了20分。緊接著快船乘勢追擊連續命中兩記三分,在傷口上撒鹽的同時,也宣告著勝負懸念的結束。

火箭本場所展現出來的狀態,就像拿著錯題本在練習的學生。每一道題都擊打在自己的軟肋上,每一道題的出現都讓自己舉步維艱,唯一慶幸的只有距離大考還有一段日子,還有矯正的空間。

錯題一:三分手感消失。

僅在上半場,火箭三分線外22投2中命中率不及10%。半場比賽的44分,也是本賽季上半場的最低得分。全場三分線外命中率16.7%,近三年內的新低。

快船的防守能力當然是火箭三分失準的原因之一,但同樣需要看到的是,火箭全場依舊出現了很多空位出手的機會。

況且,細數火箭諸將:哈登後撤步三分、麥科勒摩頂投三分、戈登超遠三分、塔克底角三分,以及小李、豪斯、考文頓,他們都曾用自己最熟悉的進攻方式挽救過球隊,如果這些都可以被防守輕鬆限制,火箭根本走不到這裡。

威少在賽後採訪時說了這樣一段話:“三分不準時,我們得去衝擊籃筐。我們得調整自己的出手,這並不難。”

錯題二:祖巴茨、哈雷爾予取予求。

本場比賽,祖巴茨出戰20分27秒,砍下17分12籃板;哈雷爾出戰22分05秒,砍下19分10籃板。

再面對快船,火箭要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那就是,他們不再有卡佩拉這樣的頂級護框者,這也同時意味著全隊需要在防守端有更加積極向好的改變,才能限制這樣一支內線配置出色,又有能力從內線打開局面的球隊。

錯題三:主將狀態。

沒有任何理由,相較好兄弟威少,哈登打出了一場糟糕的比賽。這樣的糟糕由他的手感而體現,卻不是其根本所在。拋開三分打鐵,哈登內線9中4,罰籃11中8還算及格。

那麼問題來了,關於質疑,哈登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少出手三分,那麼球權誰來消化?

哈登不會不注意到,本場隊友的手感同樣不佳。威少下場後,哈登可以選擇將主控權交給戈登或小李。但,如此一來進攻把握性真的比哈登更大麼?未必。

多衝擊內線,幹威少的活兒?

要知道,對面的主帥叫道格·裡弗斯。他一定明白,火箭外線手感這麼差,一定選擇收縮防守。

暫且不提哈登與威少誰是衝鋒禁區的最好選擇,我只清楚一旦哈登頻繁衝擊內線,將會把威少唯一也是最大的短板投射能力暴露出來。

對火箭來說,這是一個哈登與威少合砍60+才是贏球標配的賽季,哈登依舊是這支球隊不可或缺的基石球員。

如果他無法展現出11月近四成的三分手感和場均39.5分恐怖的拿分能力,德安東尼就不該將勝負手壓在哈登的後撤步三分身上。

比如偶有亮點哈登與格林的擋拆,比如許久未見修煉至完全體的拋投。

賽後德安東尼說:“我們從一開始就一團糟,他們在任何方面都痛扁了我們。這就是那些糟糕夜晚中的一夜,我們會從中學習。”

只希望,最後幾個字,不是敷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