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去銀行買理財產品?

何方明


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去銀行買理財產品,我個人認為原因有三:

01.文化程度偏低,不會用手機上網,更不懂得網上還有定期理財可以購買。

就說我媽吧,小學三年級不到的文化,觸摸屏都不會用,嫌麻煩只能給她買鍵盤式手機,沒辦法上網,不能微信。

02.從小根深蒂固的思想,決定的。

他們這一輩最早接觸的就是銀行存款,最早接受的思想就是把錢放在銀行有利息拿。就算你跟他說現在手機購買利息高他也不願意,害怕手機丟失了錢就沒有了,還不如一張存單或者存摺來的真實?

03.認為安全性高,眼見為實。

銀行網點遍佈全國,在裡面購買理財產品不怕它跑了。正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有問題可以直接殺上門去找人,熟門熟路。

所以,由於上述幾點原因造成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把錢存銀行,讓那些有心人給忽悠買了銀行定期理財。


小方聊投資理財


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去銀行買理財產品,這本身是符合常理的,主要有幾方面的因素:

一、保守傾向

老年人管理錢財,主要是求穩,求安全。錢都是自己幾十年的血汗錢,也是自己的養老錢。有些子女不爭氣或者不孝順的,養老全得靠自己,要是隨便繼續什麼理財投資虧掉了,自己已經沒有繼續賺錢的能力了,後半輩子怎麼過?

所以大多數老人都屬於保守型的人群,無法承擔也不願承擔分析,自然會選擇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

二、使用習慣

現在雖然移動互聯網已經很普及了,互聯網理財方式也多樣化了,但還是有不少老人選擇到銀行取存錢,這是多年行程的習慣。以前老人錢都是放在存在上,卡都不習慣。暫時不用的錢存定期,那種紙質的定期存單,蓋上銀行的公章,鎖起來,踏實。

正是這種長期的使用習慣,使得老年人依然喜歡到銀行進行理財。

三、慣性思維

現在銀行理財已經打破剛兌,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不承諾報本的,實際上和很多互聯網保險類、券商類理財產品沒有區別,但老人們們依然會認為銀行的理財是保本的,因為一直存錢在銀行,從來沒有出過問題。

這種慣性思維自然會讓老年人更傾向於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只是網店在那裡,只是銀行不太可能倒閉,要是互聯網理財,那天網站打不開了,自己找誰去?這種心理老年人其實是普遍存在的。


我家裡的老人,親戚,其實本身也存在這個情況。並不是說他們一定就不懂互聯網,而是人的思維、性格固化後是很難改變的,但這本身也並沒有什麼錯,理財方式不一樣,每個人由自己的行為模式主導而已,結果都是差不多的。


財經宋建文


儘管新聞媒體不時有報道投資者買銀行理財產品被騙的消息,但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銀行依然是普羅大眾最為信任的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大銀行。上了年紀的人傾向於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實際就是基於對銀行的信任,從而對其銷售的理財產品也抱有較高信任度。由於我國建國伊始,出現在大眾眼前的都是國有銀行,其長期以來積累的信用和口碑令到人民群眾有安全感。因為背後暗含著國家和政府信用在託底。

此外,一般來說,年紀越大的人,思想越趨向於保守,他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不追求高收益,而普遍求安穩。而購買理財產品,無非是線下和線上。線下渠道畢竟有經辦的理財經理和客戶經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給你解釋得清清楚楚,他們的服務態度普遍比較好。這種體驗式服務有時就是銷售成功的關鍵。

而線上渠道就不一樣了,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對於新東西的求知慾普遍較小,尤其是涉及到資金安全,本身對網絡就不熟悉,害怕被騙的心理普遍存在。在實體銀行買的理財,被騙了,你還可以去銀行找當事人,當事人跑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而網絡上被騙,就複雜多了,你連當事的責任人都找不到。這種謹慎心理使得他們對線上渠道不太感冒。

所以,上了年紀的人到銀行去買理財產品,既有實體銀行方面的客觀優勢,也有客戶本身的保守傾向。這並不是壞事,我相信,即便再高度信息化的未來,實體銀行網點也不會消失,而只會通過智能化設備和專業化服務提升客戶感受。


獨孤求白先森


你相信現在還有人不會用微信嗎?你相信現在還有人不會網購嗎,其實老一輩的人沒有年輕人那種拿著手機就可以各種理財產品隨意買的習慣,更不會對網絡上各種理財產品動心,他們只相信銀行,只會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

我父親輩那一代人,現在還有部分都不用網絡聊天工具的,基本有事情都是電話和短信,你讓他們去學習,但是大多數人其實就是適應不了,就算有了也不習慣去用,這導致他們的思想中只喜歡用了習慣的事物。

那為什麼上了年紀都喜歡去銀行買理財產品?

安全意識

老人看重的是安全,他們認為錢存銀行裡才是最安全的,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不能隨隨便便的就糟蹋了,放在銀行裡起碼保險,起碼能安心,對於賺多少利息是其次,主要是錢不能沒掉,對銀行的信任是他們去銀行買理財產品的原因。

接受不了新事物

網絡理財產品很多,他們還是願意跑去銀行儲蓄或者買大額存單,這不免是因為網絡理財存在太多的騙子,導致他們對網絡並不信任,他們寧願大老遠跑銀行,也不願意輕輕鬆鬆在網上購買理財產品,加上對新事物不接受,畢竟老一輩思想固化,就不會在網絡上購買理財產品。

不想虧損

老人基本都是想本金能保本保息的,不會允許本金出現一定的損失。為了僅剩的儲蓄不虧損,寧願賺點利息也不願意相信其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況且近幾年老年人因為信任各種理財被欺騙的事件非常普遍,導致了很多上了年紀的人自然就會信任銀行是不會讓自己虧損的。

因此,上了年紀的人就是認為銀行是安全的,銀行的理財產品不會有太大風險,銀行不會坑老年人,這些思想導致他們更願意去銀行存款,去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而不願意去接受新事物,不願意去購買銀行沒有推薦的其它理財產品。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上了年紀的人之所以喜歡去銀行買理財產品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一、上了年紀的人相對缺乏網絡金融知識,不懂得網上操作支付,很難通過現代先進的技術手段去購買理財產品,不得不去銀行購買。

二、上了年紀的人思想有慣性思維,新鮮的事物一時很難接受,多年的習慣一時難以改變,想到購買理財產品,不由自主的會去銀行購買。

三、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很清閒,沒有太多的事要做,有時也會感到孤單寂寞,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可以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減少孤單寂寞感覺,因此樂意去銀行購買。

四、上了年紀的人凡事都以安全第一,網絡渠道購買的東西,抓不著看不見,沒有安全感,在選擇購買理財產品渠道時,安心的去銀行購買。


沙財宣


老人們渠道不行,也不理解代銷和自營的區別總以為銀行會給他們剛兌。於是在沒有打折的情況下,白白交了足量的申購費,流動性還差。。。

但是諷刺的是:據數字顯示,在銀行購買理財的老頭們收益往往比支付寶上購買的知識豐富的年輕人收益更多。。。。不是因為支付寶坑咋們,純粹是因為太方便了,我們手欠,反而造成了大家挪來騰去無法做長期投資,積小成多0.1折的申購費壓垮了我們自己。

在美國也有這種現象,etf之父也討厭etf。儘管etf的被動投資打敗了80%的基金經理,但是投資在etf上的個人收益往往不如從經理那裡購買基金的個人。。。

落後的申購渠道不是理財的障礙,手賤才是!



第一週目我妻由乃


不止是上了年紀的人,現在只要80後起步的,基本都接觸理財。

你可以說你沒有,但我絕對會認為你沒能力和財力,不然不會接觸不到。

現如今全球還是沒有去美元化,拿年初來說,你可能一萬美元當時6萬人民幣就夠了。但是現在需要7萬多,也就是說你手裡白白損失了1萬塊的購買力,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實。

但你問的是老人,這就更明瞭了,畢竟老人負擔已經沒有了,子孫滿堂,不需要為後續房子車子生活所奮鬥,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做投資和理財,也算是能夠積攢一些自己的財富給後代,還能保證資金的安全性,起碼現在銀行業還是沒有出現很大的問題的,除了爆發次貸危機,但是這個我們誰都不希望看到,所以就不提了。

所以說,現在理財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只要你有點富餘能力的,基本都有這方面的需求,不然不會有銀行的存在。


外匯界雪莉


這是因為我們的老年人對銀行信任,銀行自推出理財業務以來,老年人就關注這個投資項目,首先是老年人的心理作用,相信國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安全,理財產品收益率又比存銀行利率高,購買額度門檻低,現在只要一萬元就可以購買,在城鎮老年人每月退休金髮放日,就會發現老年人在銀行網店買理財產品,也是成了老年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雖然現在理財產品越來越多,那些互聯網金融業務對老年人來說就是門外漢,不懂也不會再去學,大家數老年人思想保守,行為穩重,對於那些風險較大的如股票之類的東西,不會去碰,可以說這個理財產品幾乎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產品。


百味人生59451


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銀行是他們在生活中最經常接觸的金融機構,所以有很多信任關係在裡面。至於為什麼喜歡去銀行買理財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

一,哪我也不信,我只信銀行

現在上了年紀的人大多是出生在50年代左右,中國的金融機構種類少,見得最多的就是銀行,這一條就足以讓百分之80%的老年人選則在銀行買理財,另外銀行有國家信譽背書,持牌經營,讓人放心。

而且經常去銀行辦業務比如查個公積金啥的,和銀行工作人員接觸的多也會加深信任關係,所以買個理財也是水到渠成。

二,“你們這有什麼理財產品,保本保息嗎?”

我曾經在銀行工作過一段時間,期間的話經常會遇到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諮詢銀行理財,首先第一句就問:“你們這有什麼理財產品,保本保息嗎?”之前的銀行產品確實有很多保本保息的,客戶不用承擔風險,雖然收益不高,但是對於他們來說足夠了。比較受歡迎。

不過自從2018年資管新規下來之後,要求打破資金池,打破剛性兌付,現在這種產品越來越少,上了年紀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哦。

三,信息閉塞,接受新生事物的意願不高

要知道現在互聯網發展的是非常迅猛。除了銀行,還有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第三方的財富管理機構等等。而且都有APP可以在線購買,非常方便,也比較受年輕人的喜愛。但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對這種方式顯然並不是那麼的在行,另外可能也不是很信任 ,所以並不是非常願意做新的嘗試。

所以綜上所述,銀行肯定還是老年人的首選,畢竟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獲得高收益已經不是他們的理財目標,而是能夠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降低風險。


小妖讀保


原因還是在於老一輩的人投資理念過於陳舊、缺乏進步,主要體現在於以下的幾個方面:

一、缺少學習理財知識的途徑

老一輩的人沒有能趕上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在理財知識教育沒能享受到移動互聯網的紅利,部分人的認知水平還是停留在普通的銀行理財等投資產品,這是一個非常關鍵因素。

他們並不像現在的年輕人,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手機在線教學等=等方式去學習到更多的理財和金融方面的知識,用於拓展自我的認知。

畢竟,一個人的認知得到了提升,自然而然會拓寬自己的知識範疇。

二、老年人不願意接受太多新事物

這些年,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工具興起的時候,大多數人一直是存在持有觀望的態度,其實家裡的年輕人給老年人科普了移動支付的便捷性之後,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使用移動支付,他們覺得不安全,容易導致自己的錢財損失。

就像這些年興起的指數基金,黃金、比特幣等一些新的投資產品,對於上年紀的人是很難去理解和接受的,他們覺得自己不懂,就意味著這東西不可靠,自然也會在投資上失去一些機會。

因此,這就是為什麼上年紀的人願意去把錢放在銀行理財,也不願意去嘗試新鮮的投資產品。

綜上的分析,我覺得不是上年紀的人不願意把錢放在除了銀行理財以外的投資產品,而是基於他們目前的認知範圍,不可能拿自己畢生的積蓄去博取未知的事物中,因此,放在銀行理財是他們的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以上就是我對該問題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及更多的人。


點贊❤️❤️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價值投資的佈道者

關注@杜耶說理財,和我一起慢慢變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