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手機物美價廉為何未能進入巴西市場?

孫先生-專屬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品牌手機在巴西市場還是比較受歡迎且佔了一定份額

首先說說大背景,巴西人口超過2億,其中手機用戶高達1.2億。巴西手機出貨量佔據全球手機出貨量的4%左右,僅次於中國、美國和印度,是全球第四大手機消費市場。其中由於巴西運營商的壟斷以及各種原因,巴西的手機價格會異常昂貴(但是本身並不富裕,對廉價的低端手機需求異常高),所以巴西也是國內廠商爭相搶奪的焦點。

這是16年巴西的手機市場份額,仔細看看,包括聯想、阿爾卡特(TCL)、中興等國內品牌佔據了巴西市場接近三成的份額,而且國產佔據份額會越來越高。

從上表看,巴西主流手機價格與國產品牌手機價格定位相符。從價格區間來看,目前巴西的手機主要集中在100美元至300美元的價格水平,該價格水平佔比接近67%。在該價格水平,國產手機品牌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為什麼小米等國內會敗退巴西市場?(也算是國內市場不能順利打入巴西市場)

原因有下(以小米為例):

1、由於巴西對成品手機設置了關稅壁壘(阿根廷同樣也有這一規定),這就使最終產品的價格增加45%。假如通過簡易清關方式進口,成本將上漲60%。目前在巴西境內生產的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只有TCL旗下的阿爾卡特和聯想旗下摩托羅拉。生產過程的低成本是中國企業的一大競爭優勢——零件供應商往往在地理上臨近生產裝配線,而中國國內又擁有大批的廉價的合法勞動力。任何在國外實現的裝配環節都一定會削弱這一大優勢。中國廠家在本國所採取策略及生產模式使其無法在巴西市場以低價格賣出產品。韓國品牌三星和LG則不一樣,他們更願意在消費者市場所在地附近裝配最終成品, 而不是在本國生產。

2、在銷售方面,巴西的線下渠道主要被運營商把持,跨運營商的通話費用十分昂貴。便宜的裸機對巴西普通消費者的吸引力還不夠大。更不用說小米擅長的線上銷售模式,需要足夠完善的倉儲、物流、支付等基礎設施作支撐。這些條件巴西都很難滿足。最後小米不得不撤出巴西,而轉戰墨西哥等南美洲國家。

3、產品方面,巴西市場消費者主要偏愛5寸以下的手機(三星Note系列全球唯一虧損產生庫存的區域就是拉美,其中巴西虧最多),並且對手機的售後要求得特別高,國內廠家一般都滿足不了。

4、品牌認知度低,不接地氣,得不到巴西消費者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