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以現在的技術中國什麼時候才能開採月球資源?

謝謹輝


首先來看看地球月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38萬公里,光線從月球到地球大約需要1.28秒的時間。縱觀美國的幾次登月計劃和中國的嫦娥1號飛行計劃,從地球到月球的單程旅行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

事實上,從地球到月球這樣的短距離的星際旅行與我們在地球上的旅行有很大區別。在地球上我們要去某個地方,坐交通工具就可以直接到達。但如果要飛往月球,並不是坐上宇宙飛船就直接奔向月球,而是首先要繞地飛行,不斷地調整軌道同時不斷加速,各項參數都滿足之後才會飛向月球。

同樣的道理,當飛船被月球的引力捕獲之後,也不會直接降落到月球,同樣是先圍繞月球飛行,調整速度,讓速度降下來,時機成熟再選擇降落。

不得不承認,登月之旅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美國的每次登月都要耗資數十億美金,同時需要十萬人參與協助才能完成如此浩大的登月之旅,在人力物力方面都是極大的考驗。

而美國的幾次登月之旅都是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近幾十年來再也沒有實施登月計劃,不是美國經濟和技術不行了,根本原因還是即使強大如美國這樣的國家也會對登月工程所需要的巨大人力物力所震撼。

事實上,美國之所以選擇登月,更多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美國蘇聯之間的軍備競賽,兩個超級大國的冷戰也加快了美國的登月之旅。而當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沒有必要用登月展示自己的強大。

說了這麼多,再來看看你問的問題:中國什麼時候能開採月球上的資源?

首先不得不說你現在問這個問題還為時太早,更靠譜的問題應該是中國什麼時候能夠登月,說點不好聽的,我們在座的很可能這輩子都看不到中國開採月球資源,事實上不止是中國,美國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做到。

但是登月還是很有可能的,而且我們等的時間不會太久。在中國人心目中“登月”的象徵意義更大於實際意義,“嫦娥奔月”一直讓我們對月球有很深的情結。

不可否認的是,月球上確實有豐富的礦物質可供人類利用,上面有豐富的礦物質,比如氦3等核聚變燃料,如果能成功開採,將大大緩解地球上的能源危機。

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終有一天會到月球上開採那裡豐富的資源,但不是現在,短時間內也是不現實的,因為即使技術允許,如今開採的成本也遠遠高於所開採的資源。除非人類科技水平再有一次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在推進系統上有質的飛越,否則開採月球資源基本不可能,目前的傳統化學燃料推進遠遠不能讓我們到月球開採資源,而如今能成功駕馭核聚變燃料並應用在宇宙飛船上(當然也會有其他更高級的推進系統和技術),開採月球資源將變得可行!

注:目前中國的登月計劃是這樣的, 2020年前將實現“回”的任務,即飛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來,還取一些東西帶回地球,並計劃在2030年前後實現航天員登月。


宇宙探索



坦白地說:這個問題沒有多大的意思,中國日後即使是有登月的行動,估計也不會是為了在月球上開採資源,這樣子做的話,太不划算了,畢竟成本太高。


我們都知道美國的一整個阿波羅登月計劃總耗費為254億美元。這還是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擱在現在來看,也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儘管現如今的許多種技術都有現成的,但是畢竟掌握在別人的手裡,而咱們中國除了自行研製開發之外,大概也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因此登月對於我們國家而言,意義不大。


即使是我們國家真的登月了,酋長我估計也是不會有在月球上採礦的打算的,至少在現階段不會產生這種打算,月球的引力雖然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是如果是物資太重的話,就別說是回地球了,搞不好地,就連離開月球都有問題,當年的美國佬登月返回的時候,還不是能扔就扔,能扔多少就扔多少,就是怕超載了,回不了地球。


現在的月球上當年阿波羅號的三個著陸地點還遺留了不少當年美帝登月時扔掉的垃圾:其中包括月球探測車、激光測距反射器、宇航員的靴子、一個金橄欖枝和一張包含74個國家領導人聲明的磁盤,還有為了返回拋棄的相關設備。而即使是這些垃圾,人家美帝還不允許其他的國家上去清理掉。

因此,在現階段,咱們的國家是不可能登月採礦的,當然,比起登月採礦來,開採小行星資源就顯得現實多了,咱們的國家的科學家們可是自信滿滿的:只要國家有需要,可以進行開採…


拉拉酋長


起碼要在一年以後


沐春風504


你我有生之年恐怕都看不到!怎樣把大型機器運送到月亮,又怎樣操作都是個重要的問題。次外月亮上的塵埃鋒利如刀,不穿特殊的防護服分分鐘要人的命。穿了又笨重,還有供氧也是個大問題。看來最佳的操作員還是機器人,但機器人完全代替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