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沃野田疇春潮湧——青原“三部曲”助力春耕備耕小記

彭生苟

受疫情影響,這個春天與往年有些不同。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也是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青原區立足於“兩手抓、兩不誤”的要求,一邊積極組織疫情防控,一邊抓緊開展春耕備耕生產,描繪了一幅別樣的“春耕備耕圖”。

下好 “先手棋”

筆者近日瞭解到,青原區科學合理安排春耕生產,要求各村做好宣傳,自家農活自家幹,幹活期間不得聚餐,人員不得扎堆。同時,通過網上訂購、企業捐贈等方式,積極協調,做好防疫物資準備。目前,已配備口罩1000餘個,消毒藥水110件。

農資供應順暢,是春耕播種的重要基礎。青原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企業有63家,主要集中在吉安貿易廣場,這裡的農資產品除了供應青原區外,還輻射吉州區、吉安縣和吉水縣等周邊幾個縣區。目前,全區已儲備水稻、蔬菜種子500餘噸,儲備化肥、農藥700餘噸,儲備農膜80噸、秧盤約390萬張。深入蔬菜基地、畜禽養殖場,主動摸清轄區內在田蔬菜種類、面積、產量等生產基本情況,掌握市場需求、主要產銷大戶的儲備調運能力。

農機技術指導組每天進村入戶進行指導,及時解決各種問題;開通農機服務熱線,雙休日由專人值班,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如在備春耕生產中碰到具體難題,可隨時撥打熱線。依據年前市場調查,針對春耕生產機具需求情況,先行備足機具及零配件,保證農機物資貨源充足。目前,全區已籌備拖拉機、播種機、微耕機、旋耕機等春耕播種、田間管理機具和零配件2萬餘臺(件)。

按下 “快進鍵”

強化金融支持。優化貸款流程,開通信貸支持春耕備耕的綠色通道,實行一次性辦結貸款方式,讓農民足不出戶也能享受到貸款服務,落實限時辦結制度,確保資金及時發放到農戶手中。

哪裡有養殖,哪裡有種植,哪裡就有農業技術人員的身影與聲音。該區組織了100餘名農技員組成的數支農技巡迴小組和黨員志願助耕服務隊,在各村田間地頭指導春耕生產,組織開展機耕、機插等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春耕生產效益。文陂鎮坪山村嘉龍油茶專業合作社有1000多畝的油茶林,受疫情的影響,本應該在春季之前就要做完的幼齡茶樹剪枝工作遲遲沒有開展。“幼齡茶樹的剪枝要求,一般都是一主三杆,將那些重疊枝、病枝剪除。”一開春,鎮裡農技站的技術員劉仁峙第一時間就來到了茶山協助做好剪枝復工工作。

“注意日常防範,在家勤洗手,出門戴口罩。都是在開闊地帶幹活,大家不要怕加油幹,做完農活各回各家,不要聚集在一起。”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田間勞作的村民們都是在疫情防控宣傳的“村村響”廣播中進行著。通過電視、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宣傳農業防控政策措施,適時發佈農資價格信息、推送春耕春播技術信息,指導農戶做好育苗、播栽準備,抓好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推廣,力求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

打好 “關鍵戰”

青原區積極引導建設主體安全有序下田作業,有序做好2019年度建設任務的掃尾驗收,通過增派人工機械、倒排工期等方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同時,安排各鄉鎮開展耕地拋荒底數摸查,摸清拋荒耕地的具體地點、面積等詳細情況,以行政村為單位登記造冊,建立管理臺賬。據統計,全區目前拋荒撂荒整治面積4000畝。

此外,針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和病蟲災害,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佈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範準備,推進科學防災減災,為全面農業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