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為什麼說《海上花》是一部經典的東方美學人情世故電影?


為什麼說《海上花》是一部經典的東方美學人情世故電影?

如果沒有電影版的《海上花》,那麼小說《海上花列傳》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境地?侯孝賢的御用編劇朱天文自己都說這本書屢攻不克,到第三遍才看完。

但不可否認電影《海上花》值得一看,它比較完美的再現了小說《海上花列傳》那個時代裡的特色和人物情感的軌跡。

法國《解放報》對《海上花》上的評價非常高,說:導演自第一個鏡頭開始,便以一條神奇的線將我們帶到十九世紀末上海英租界區的十里洋場,在我們面前展開一個人性的迷魂陣在此片裡發揮到極致,如同牽引著細看慢品的一隻手。


為什麼說《海上花》是一部經典的東方美學人情世故電影?


《海上花列傳》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張愛玲:“中國的小說發展到《紅樓夢》是個高峰,而高峰成了斷崖。但是一百年後倒居然又出了個《海上花》。”

能讓張愛玲都刮目相看的小說,它的獨特之處在哪裡呢?

《海上花列傳》是清末著名小說,是最著名的吳語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方言小說。全書由文言和蘇白寫成,其中對話皆用吳語(蘇州話)是該書的鮮明特點,使用蘇白也是19世紀興起的吳語小說的共同特點。亦名《繪圖青樓寶鑑》、《繪圖海上青樓奇緣》。

這部長篇小說的主要內容是寫清末中國上海十里洋場中的妓院生活,涉及當時的官場、商界及與之相鏈接的社會層面。後世張愛玲曾將其翻譯為英語、國語,國語版新命名為《海上花》,分為《海上花開》《海上花落》兩部。

《海上花列傳》有著大千世界,人生百態。

胡適稱其為“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魯迅贊它有“平靜而近自然”的風韻,堪稱“清末上海風月圖鑑”。


為什麼說《海上花》是一部經典的東方美學人情世故電影?


這樣一部小說改編成一部電影,好拍嗎?會好看嗎?當下的觀眾能接受嗎?

雖說是“再造真實”,但畢竟沒有在那個時代下生活過,不瞭解一下背景,不看看小說,不知道侯孝賢拍攝的過程,這部電影真的有很多令人費解之處。

侯孝賢說他看到這部小說,就非常喜歡,非常感興趣,喜歡裡面的人情世故,人跟人之間的牽扯。所以說《海上花》看似和侯孝賢之前的導演影片風格不一樣,其實還是一脈相承,關注的重點還是人。


為什麼說《海上花》是一部經典的東方美學人情世故電影?


“長三書寓”是青樓裡面最高階的,侯孝賢選取三個這個高階裡的倌人(沈小紅、周雙珠、黃翠鳳)與身邊男子(王老爺、洪老爺、羅老爺)的故事,來展現這段歷史。

因為沒有找到適合的拍攝外景地點,小說描述的社會本就是一個封閉的世界,所以直接全部內景拍攝,捕捉那個時代的生活氣氛。

電影一開始一個長達8分鐘的長鏡頭,昏黃的燈光下,一群人杯觥交錯,真正上臺面的是一群老爺,坐在他們身側的是陪酒倌人。言談之中,人物間微妙的關係躍然熒幕之上。

那場戲有喝酒,酒是真的,都是從紹興來的“古越龍山”。所有的菜都是現場做的,高捷有一個廚房,我們用一個貨櫃在那裡,高捷把那菜弄好了。

如果有人不喜歡這個8分鐘,那麼後面的故事也就顯得枯燥了,這個經典鏡頭不亞於《阿甘正傳》裡飛揚的羽毛。

為什麼說《海上花》是一部經典的東方美學人情世故電影?


《海上花》整部片子拍攝下來總共也就40來個鏡頭,真有一種看話劇的感覺。

但是整部劇,從佈景、傢俱、服裝、首飾等,都是一群匠心之人的作品,再造那個時代的風韻。

阿城是藝術總監,對古董的東西非常熟,專門從上海、南京找,運了兩個貨櫃到臺灣:床啊、炭爐啊,水煙啊,鴉片煙管啊。

然後房屋的結構,弄得比實際尺寸高一點,寬一點。那些門扇是越南訂購的,一百九十幾片,都鑲好了螺鈿之類的;運來以後要烤漆,一個臺灣修廟的師傅教做,也是非常費工的。

服裝去北京做,找刺繡,手工做。

從三個女子身上穿的衣服就能瞭解一二。

沈小紅穿的一直鮮亮,喜歡紅色。在電影裡,她的身上有點恃寵而驕的感覺,妖豔、嬌羞、奔放、熱情、“作”、糾結,還有心機。

周雙珠和黃翠鳳都是沉穩的藍色居多。在電影裡,兩人沉穩,通透,有手段,有想法。

周雙珠總是可以輕易安撫好身邊的人,語氣平淡,出謀劃策,大氣端莊。

黃翠鳳敢愛敢恨敢說,教訓姐妹,訓誡媽媽,一針見血,對於自己人生想要什麼比誰都清楚。最後,她也是按照自己心裡的盤算,靠自己贖身成功的女子。

編劇朱天文在《的拍攝》一文中寫道:“侯孝賢看《海上花》,看到的是裡頭家常、日常的這些東西。這個,其實就是他自己的電影的特色和魅力所在——日常生活的況味。換句話說,是長三書寓裡濃厚的家庭氣氛打動了他。藉由百年前的妓院生活,說著他一直在說而仍感覺說不完的主題。

為什麼說《海上花》是一部經典的東方美學人情世故電影?


這部電影有太多值得細細琢磨的地方,越琢磨越覺得有味道。

一 沈小紅與王老爺

王老爺三番五次對沈小紅說,要幫她贖身,要娶她做妾室。放在一般倌人那可不是高興的厲害,沈小紅不一樣,從來沒有正面回覆過,總是搪塞過去。

王老爺只是約了另外一個倌人張惠貞陪了酒,沈小紅知道了,直接把人打了。而張惠貞在王老爺面前,只是輕巧的一句:她的花銷大了。模稜兩可,不在多話,讓王老爺與沈小紅漸生嫌隙,這真的是“殺人不見血”。

王老爺去找沈小紅,她也是經常的使小性子,甩臉,各種姿態,哭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各種“作”,真的是奇怪了,不知道倌人為何有這般底氣,但王老爺很愛這一口,總是耐心勸慰安撫,彷彿熱戀中的男女。

這種客人與倌人的關係,也是讓人驚歎了。

為什麼有這種情愫呢?這種感情是怎麼產生的?

“長三書寓”是青樓裡面最高階的。在中國古老的宗法社會里面,一直沒有談戀愛的空間,沒這件事,少之又少,民國以後才慢慢有。因為以前人通常早婚,性的需要並不成問題,男人到妓院,尋找的不完全是性,而是跟性同等重要分量的—愛情。只有妓院這個邊緣的角落,還有一點愛情的空間。

若是對方有長性,交往日久也容易發生感情,所以客人與倌人,短的兩三年、長的六七年的一種一對一關係,形成了當時長三書寓裡濃厚的家庭氣氛。

知道這些,也就不難理解電影中的這一幕了。當王老爺要被調到廣州任職,當問起沈小紅的情況時,他的沉默也可見他真的愛過。

為什麼說《海上花》是一部經典的東方美學人情世故電影?


二 雙玉和五少爺

雙玉和五少爺不是主角,但兩人的感情也特別值得人品味。

五少爺是被自己的叔叔帶進這個風月場所的。第一次在酒桌上吃飯,雙玉被安排在五少爺身邊,那時候的五少爺,一臉青澀,還不明白“情為何物”,就著了雙玉的道。

雙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場面沒有見過,何況還有周雙珠這個姐姐教導著。但是那一刻,坐在五少爺旁邊盡顯嬌羞啊。

雙玉一直琢磨的是被五少爺娶回家做太太,她都在想什麼呢?然後上演了和《胭脂扣》一樣精彩的一幕。

當得知五少爺家裡已安排好結婚對象後,酒裡面兌上鴉片,要和五少爺不求同生,卻求同死。看似愛的熱烈,其實愛的糊塗,雙玉的境界遠不如周雙珠和黃翠鳳。

五少爺與雙玉的糾葛,有功利,有真情,也有那個時代的懦弱。

為什麼說《海上花》是一部經典的東方美學人情世故電影?


有人評價《海上花列傳》最大的妙處在於:“暗寫、白描,又都不落痕跡,織成了一般人的生活質地,粗疏、灰撲撲的,許多事‘當時渾然不覺’。所以題材雖然是八十年前的上海妓家,並無豔異之感,但在我所有看過的書裡最有日常生活的況味。”

那麼,《海上花》應該拍出了這種日常生活的況味,從頭到尾,平平淡淡,時時響起的“評彈”,讓人靜靜當一個旁觀者。沈小紅、周雙珠、黃翠鳳、張惠貞、雙玉、王老爺、洪老爺、羅老爺、五少爺、姨娘、傭人等,你方唱罷我登場,喝酒、划拳、吃飯、聊天、吸水煙,低眉順眼,驕傲恣意,手段、心機,一刻不停。

《海上花》拍出了《海上花列傳》的韻味,侯孝賢拍出了那個時代下人的姿態和神采,一個人性的迷魂陣在此片裡的確發揮到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