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有這樣的一群人

他們沒有請戰書

不需要誓師會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主動逆行而上


他們沒有隔離服、護目鏡

但卻聞令而行,晨訪夜查

用敏銳雙眼追擊問題,查問漏洞


他們

不是直面病毒的醫務人員

但卻是全市疫情防控政策

落實的試金石


他們

就是春節前才剛剛組建成立的

我市首批

“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隊伍

● 逆行:203個人的衝鋒 ●

疫情防控工作,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督查作為抓落實的重要手段,在這次疫情大考中絕對不能“缺席”。

1月28日,大年初四,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全體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張志川指出,當前晉城市已經進入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全市上下立即進入“戰時狀態”,真正樹立打大仗、硬仗、惡仗、持久仗的思想,進一步增強抓好疫情防控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抓住重點,要把防控放在第一位。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當晚,“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的微信工作群裡,工作人員“招人”作戰命令一發布,五分鐘不到,一片“收到、報名、無條件參加”就刷滿屏幕。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1月29日早8時,市委市政府3號樓的2樓會議室裡,早已是人員滿滿,市督查辦宋軍民主任一聲令下,由督查室8名同志任組長,每組3至4名特聘督查員組成的專項督查小組,第一時間奔赴到了城區的8個鎮(街道辦事處),157個村(社區)和628個居民住宅小區(居民點)。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地毯式摸排

立體式督查

全員上陣

時間緊,任務重,事發突然。各督查小組,克服困難,找政策依據,做督查方案,明工作紀律,定落實目標,從無到有,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沒有工作用車,各組的組長就清一色私車上陣。沒有住宅小區名錄,就發動城區的“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全員參與,誰對哪一片街巷熟悉,就以哪為中心開始督查。午餐和晚餐沒法解決,大家就近想辦法,簡單補充。

來自市交通運輸執法局的宋宏偉,自帶車輛,自帶乾糧,還將個人有限的口罩勻給大家使用。來自市國投公司的張團梁,看到群內督查請戰機會不多,就私信市督查辦的科長,希望有機會並肩作戰!來自太原科技大學晉城校區的郭瑞,因在人在外地,但看到群內通知就立即出發返回市區,雖最終因高速封堵未能及時參加,但其再三言明,時刻做好參加督查準備。正是參與本次專項督查的“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們和市督查辦的全體人員努力奮戰,我市疫情防控社區工作在短時間內有了第一手的數據資料。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1月31日凌晨四點,剛剛完稿的督查報告,已在4個小時後送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案頭。當天召開的市委常委會議上,參會的市委市政府領導和縣市區委書記,第一時間就清楚地掌握了當前我市疫情防控社區(村)工作的真實現狀。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 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

我市的疫情防控如何,下一步工作如何開展,這一份42頁圖文並茂的《督查專報》找準了防疫漏洞,提出了合理建議,打響了“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隊伍參與我市疫情一線防控的第一槍。

市督查辦的王帥、馬威和宋世珍說

“隨著我市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作為一名督查辦工作人員,我們自然應當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衝在前、做在先。”

而記者也瞭解到,從疫情開始,市委市政府督查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除個別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外,從1月29日至今,沒有一個休息日,也無一人請假,一直投入在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分散在我市各地區、各行業、各系統、各領域的203名“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也在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職責:我們是眼睛 更是試金石●

督查,督促檢查,體現著領導決策的監督執行,更是政策落實的試金石。

在1月31日的太行日報微信公眾號中,市委市政府專項督查出的問題在首篇《市委市政府點名通報這些社區》一經播發,閱讀量在短短12小時內就達到9萬以上,評論區更是被人們的留言淹沒。大家在積極反映身邊的不作為、慢作為線索同時,更是對市委市政府督查“曝光”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和評價。

網民紛紛跟帖,“南山松”說,“為督查組叫好。就應該這樣,有表揚有批評,工作做的細緻到位。”

“傳奇”說,“嚴格檢查和督促,疫情面前不能含糊。”

“瀟瀟東風起”說,“就應該突然檢查,通知去了再去沒效果。”

網民“恩典”還跟帖建議,“多多檢查各個小區和村莊,不要只到一些門面裡的小區。”

網民“納米材料”也跟帖建議,“面對這些防控疫情不力,推諉扯皮,形同虛設的小區,查查社區幹部是誰,看看是否真正履職。”

嚴防反彈、關注“小事”

督查讓群眾提升了獲得感


2月1日

市督查辦組織“特聘督查員”深入高平、陵川、沁水16個鄉鎮62個村(社區)、居民點進行了實地督查;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2月2日

對前幾日在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特別是網民在公眾號上反映強烈的42個居民住宅小區留言進行了集中梳理,並採取“四不兩直”方式進行了“回頭看”。

2月4日

繼續回頭看;

2月6日

深入市第二人民醫院重點針對“某網絡視頻”的熱點事件進行督查督辦,及時督促有關部門回應社會關注和網民關注;

2月10日至11日

對城區8個鎮(街道辦)“黨員進社區”工作進行專項督查;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2月10日至12日

深入全市31個重點交通要道防控卡點,就“八個一律”實地督導;

2月13日至14日

對澤州縣北石店鎮、金村鎮、高都鎮、巴公鎮等部分鄉鎮黨員幹部到村(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了“晨查夜訪”專項督查......

2月17日至26日

交通卡口全面放開,社區(村)成為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和最後一道關口。為了將村和社區這個群防群控的主戰場,也是阻斷疫情蔓延的最有效防線築牢。市督查辦繼續組織專人深入一線,對各縣市進行了二輪督查。

市委主要領導根據督查專報再次對各縣市工作進行專門批示,“抓落實必須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務必在抓落實上下功夫,加強各級督查力量。”

督查聚焦具體問題、具體案例,但絕非僅僅停留在一個點、一條線,而是在具體問題中發現共性問題,實現以點帶面推動工作落實,這是當前抓好疫情防控、促進中心工作落實的重要方法論。

市委市政府針對督查發現的問題毫不掩飾,解決問題毫不拖延。環環相扣,無縫對接的各項專題督查,督查結果全部第一時間通過媒體發佈。

網友草根評價:“寧願吃苦受罪,也不忽悠群眾!給政府點贊!”話雖糙,但確實民心的體現。

市督查辦樊星辰說道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疫情迅猛,督查工作必須要進一步精準開展,找準存在問題,督促及時改進,才能做實做細防疫工作,才能打贏防疫阻擊戰。”

截至目前,全市首批203名“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一半以上人員都進行了積極報名,這些來自我市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各個單位的“特聘督查員”,用各自領域的特長優勢,和市督查辦的從領導幹部到普通科員,全部帶頭參與疫情防控,連續多天奮戰一線,先後針對“社區(村)疫情防控”、“各級交通卡口”、“萬人入戶,千人入企”、“疫情期間復工復產”等事項進行了成效顯著的督查檢查。

市督查辦鄭濤說

“今年春節前,我們在全市 139 家單位、497 名申請的同志中,最終擬定了203名同志作為我市首批“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督查隊伍建設邁出歷史性的一步。而事實也證明,這支來自全市各行各業的代表在本次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他們合格的答卷。”

● 使命:在大戰大考中踐行初心使命 ●

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督查就沒有落實,沒有督查就沒有深化。”

城區團委的賈萌

“督查,只有想不到,沒有發現不了的問題。在2月12日晚上對開發區街道辦事處君悅灣小區的督查中,一輛轎車後備箱藏人就被我抓了個正著。當時車一過來,我一看駕駛員的表情,就感覺不對,肯定有問題。一查,果然如此。”

同時,擁有多年督查工作經歷的她還發現鴻禧山莊小區大門貌似森嚴壁壘,卻有人數不少的小區居民可以自由進出,該小區的疫情防控肯定存在漏洞。經查,該小區周圍,多處封閉不嚴,特別是地下車庫附近的通道封閉設施破壞,小區居民多由此隨意進出。她立即通知相關單位連夜整改,從事件發生、補缺漏洞、重新規劃車庫封閉圍擋卡口、再到配合公安機關逐一排查進出人員,連續4個小時工作,圓滿完成了該小區的督查整改任務。

賈萌說道

“這次疫情防控督查,是在特殊時期的一次特殊檢驗和特殊考驗,更離不開群眾的參與、支持和監督。我能夠參與其中,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如果說督查對於賈萌來說,是輕車熟路。那麼對於來自澤州縣的特聘督查員崔雲飛來說,督查是考驗,更是一種轉變。

參加工作15年,有11年在鄉鎮工作經驗的崔雲飛一直稱自己為“泥腿幹部”,也正是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他在督查中及時發現了一起險情。

“那是在2月20日,我們小組在高平市河西鎮東李門村瞭解村卡口設置情況時,剛進村我就聽到很連貫的“嘶嘶”聲,順著聲音找,發現村口旁有一輛大車LNG氣罐正在洩漏,村口值守人員說該車停在這裡已經兩天了。”崔雲飛告訴記者,當時大車距離卡口點不足五米,值守人員說剛有了這個聲音,以為是輪胎漏氣,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我考慮到LNG是液化天然氣,濃度到一定程度會爆炸,非常危險,就立即向督查辦報告,並立即要求村幹部安排人去找司機,聯繫鄉鎮的負責人,派專業人員來處理,最後妥善排除了隱患,未造成任何損失。”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一個小組一面旗

一支隊伍一個戰鬥堡壘

堡壘無言

卻能凝聚強大力量

旗幟無聲

卻能鼓舞磅礴鬥志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疫情至今,無論是市督查辦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還是參與督查的“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在疫情面前,不退縮,敢向前,衝鋒在一線。迅速集結、精準行動、高效執行,無不展現了督查人的擔當與使命。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天下難事

破於易

作於細

而成於實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

市督查辦的全體人員和我市首批203名“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累計241人(次)參與了市督查辦組織的51個批(次)的專項督查,累計形成督查報告20期向市委市政府反映249個,督查出的問題和線索。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後在督辦報告上作出具體批示16次。

疫情當前顯本色

危急時刻顯初心

在危機大考中,這支隊伍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勇當先鋒,敢打頭陣,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但在肩膀上,用實際行動展現督查人的政治本色,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抗疫前線,晉城有一支“硬核”督查力量

記者手記

作為記者,同時也作為一名市委市政府特聘督查員,從記者、記錄者或者說是一個觀察者再到參與者、發現者和總結者,雙重視角和身份思維的轉變,讓我更加深刻理解了,督促檢查對於上級決策意圖的體現,對於政策傳達落實的保障,對於工作有效執行的重大意義。

尤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容不得半點馬虎,來不得一絲懈怠。而我們的督查員們也用他們的行動踐行了使命,展示了擔當。

隨著防控形勢的持續好轉,督查,卻並沒有停下腳步。“復工復產、春耕備耕、恢復生產,落實主要領導的指示就是我們的下一步工作內容。”採訪期間,始終不停的電話鈴聲,一頁頁滿滿的工作計劃,看著所有督查人認真聆聽記錄的臉龐,我在心中為他們點贊,也為自己點贊!

記者:盧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