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二十多年前,父親向親戚借了五千元錢一直沒還,我該替父親還嗎?

韋福勝


1: 你繼承了你爹的財產,

2: 也要繼承你爹的債務

3: 你說要不要還?


烏鴉喝啥


20年前,也就是我八九歲時候,那會我們那邊有個郊區有塊地才賣一萬左右,讓我爸買,我爸沒買我叔叔買了,結果二十年後的今天,那個地方成為我們市裡的土豪區,到處高樓大廈,然而那塊被我叔叔買的地也值幾千萬了!二十年前的5000,那會工資才兩百,有人拿了幾年的工資借給你家二十年!不還也就算了,還在糾結要不要還!所以千萬不要借錢給人,現在的人都是憑本事借的錢,為啥要還的想法


西南人在武漢


趕緊還吧,你家親戚真倒黴!

我婆婆,大概三十多年前,被自己弟弟借了500元,那時農村的500,估計能抵5萬了,一直沒還,我公公快拿這事說一輩子了。現在婆婆的弟弟家裡條件已經非常好了,還是一直沒還。其實婆婆現在也不差這500,但這事帶來的憋屈,用啥能彌補呢……


我站在橋上看風景1978


借錢的事一言難盡啊!二十五年前,借給自己的妹妹3萬,分幾次借給,一次性還拿不出來,希望她能改變一下命運。到現在人家提都不提,還覺得我這個當哥的應該的。十幾年前,我大爺在縣醫院搶救,他兒媳婦開口借5000元,心想救命錢該借,至今一分沒還,催她還錢,兩次回覆:“哥,好的。”“好的,哥”再也沒有下文。所以有錢千萬不能外借。


zhouyl25800440


20多年的這一筆錢,確實是一個大數目。那時普工每個月的工資才300左右,幾乎相當於一個人將近兩年的工資。按現在的工資水平,算下來應該是5萬左右。

記得我的一個師兄,當年的工廠就是借了3萬塊錢起家的。

這麼大的一筆借款,肯定是幫你父親解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需要感恩別人。

不管你父親出於什麼原因,借了人家的錢至今未還,但你還是一直記得,說明你非常有良知。

如果確實是借了人家的,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那就儘早還給人家。如果一時半刻沒錢可還,晚點時候,也應還給人家。

從道德的層面來說,做人要能心安理得。

從教育後代的角度上來講,不能給孩子帶壞樣。

你還5000給人家,人家也會予以理解。畢竟這筆錢人家不是用來投資的,就算存在銀行,利息也不會有多高。

如果你還是覺得心裡過意不去,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示你對人家的謝意了。

當然,需要向你父親核實,相信你父親有自己的理由,或者是迫不得已的原因。

如果是涉及到是你父親的合夥生意,出現的財務糾紛的話,那你就不用去管了,按照法律程序應訴就好了。



佛曉


怎麼不應該。就算你還五萬也不多。當時九幾年的購買力是什麼樣你應該不會忘記。我媽買一蛇皮袋菜才四五塊,跟我倆抬回家,現在好多菜連一斤都買不到,那會兒工地小工男的七八塊一天,女人六七塊一天。現在少於兩百都沒人幹。


順其自嘫520


從法律角度,沒有父債子還,這一說法,但從道德層,親情層面上這個還是還上為好,必定親戚關係,除了感情關係外,主要是血脈關係,不是姑姑就是姨姨。

你父親有能力還,還是他還為好。如果你父親沒能力還,而你還有點能力,那你親自出馬為你父親還上,這樣也能對得起你親戚,也對得起你父親,你親戚為啥不要,第一肯定親,第二你家也不好過,而且你親戚也有錢,現在你能過了。借人的錢,別人肯定記得這會事,你不還,別人也不能說個啥,是凡一個聰明人不會問你要,因為不是你借的,如果碰上一個開明人還好說,不開明,怒懟幾句,也沒辦法,除錢要不回去,反而成仇,為了顧大局,你親戚也肯定不提這事,但作為你父親的兒子,應該挺身而出,跟親戚說明白,借了這麼長時間,我現在有了,替父親把錢還上。這樣做既給你父親攢了臉,也讓人看到自已的為人做事,還為後代樹立了榜樣。我們做人就應該堂堂正正。君子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至於還多少錢,這個就看你的能力了。如果生活還不怎麼富裕,先還本錢,跟親戚說明白,我現在的能力只能還上本錢,應該多拿點,等我以後積攢下再拿。看親戚的說法而行事就好了。惑者多拿點,二十年前到現在基本平均利率,按農村信用社來算亦即一分二釐左右,按一分二算,年息是七百式拾。二十年也就是一萬肆千肆百元,加上本錢拿上兩萬元,給你親戚,要多少隨你親戚,也是一個做法。

我是#山楂又紅了#每天會為大家分享一些實體店與創業的所見所聞,喜歡我請點關注,並在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山楂又紅了


二十多年前,您父親向親眷借了5000元錢,直到現在還沒有還上。要借平臺說您要不要取您父親還上?

我可以告訴您,小年輕,您父親踫到貴人相助了,有一個通情迏理的親眷,在二十多年之間在您父親面前一聲不吭,這樣的親眷難得難得。恭喜您們的父親,包括您呀!

在這給您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個道理您要懂的呀!

趕快代取您父親去還上,加倍還上,保持這份親情!!!


永德492


你知道這個事,就應該要還了,那時候能借5000元給你家,你說多大的恩情啊!欠錢還債,父債子還都是天經地義,但除了這些,裡面還夾雜了一份情誼,所以要知恩圖報才是!



優雅人生191839227


今年是2020年,20多年前,我們姑且算是1997年,97年5000元是多少,那時候二線城市一個月工資,普通工人也就400-500.那時候蓋房子,大工一天25塊錢工錢,小工一天16塊工錢。97年大米為0.8元一斤,現在是3元一斤。粗略的說,當年的5000相當於現在的3萬。

想要詳細數據的答友,可以參考《1997中國物價年鑑》

關於題主的問題:

該不該還?這個從公序良俗,道德層面來說,肯定要還。至於要不要替父親還,這個要追溯到,父親借這筆錢做什麼用了。

(1)父親借錢自己享樂,完全不管家中妻兒。

這樣的爹,題主如果有能力,可以替換,還要說明,絕對不能借錢給父親。因為一旦他發現有個兒子幫忙還錢,那可能拼命借了享樂,到處打著兒子的名義欠錢。

前陣子的明星明道親哥哥因欠債太多,把自己妻子兒子勒死後自己自殺 ,屍體被發現于山林中。早前,明道曾經替哥哥還清過600萬的債務,但沒過幾年,他哥哥又欠下鉅額債務,明道曾坦言“哥哥的債就像無底洞”。

所以,這樣的父親,屬於很難辦的。

(2)父親借錢是為了改善家庭生活,比如蓋房子。

這種情況,你作為兒子,當年5000的好處也享用到了,不管怎麼說,都應該還給人家。


為什麼主張還?

因為一個人的信用,是他行走社會的標籤。一旦被貼上不誠信的標籤,會少了非常多的機會。

比如,一個人工作很認真負責,那麼很可能完成行業裡更高的躍遷,因為其他人有工作機會的時候,會想起這個人。(有些人名聲不好,所以根本沒人給過這種機會。)

還有做生意的人,只有自身信用好,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合作,而信用,就是這些往來中,自己給自己積累的。

還5000合適嗎?

當年5000可是一年的工資,借錢不還,人家借錢給你就是看中情分,不還其實辜負人家了。如果現在拿了5000過去,對方的感覺也只會比,一直不還,好那麼一點。有個詞叫做:聊勝於無。

當然啦,因為是父輩的事情,作為兒子,假裝不知道,也沒人會指責你什麼。親戚這麼多年沒催,說明他也沒打算讓還。如果自己家非常困難,根本還不起,那也沒什麼好說的。畢竟,體面都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這個還是掛在你爸的誠信問題上。關鍵看自己心理過不過的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