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意大利為何淪為歐洲二流國家?

梅益冬


近代以來意大利也不是世界一流帝國主義國家,在二戰以後,其雖然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當中資格很老的成員,但是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政治影響力,亦或是軍事實力都稱不上是歐洲一流國家。歐盟內部的一流國家當屬法德兩國,前者是政治首腦,後者是經濟核心,至於英國麼,其雖然是歐洲國家也堪稱一流的政治經濟影響力,然而在歐盟內部卻是一個負面角色,而且其已經決定跳槽,正在進行脫歐談判。


(意大利歐元區成員)

意大利雖然成不上一流,但是二流的地位確實是十分穩固。因為其本身的經濟實力和影響力還是有的,其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現歐盟第四大經濟體。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其GDP在2017年達到1.9329萬億美元,位列世界第八,G7的第六位,人均GDP31505美元。可以說意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化國家。
(2017G7意大利西西里島峰會)


但是意大利在歐盟內部卻是一個絕對的問題少年,歐洲經濟和歐盟團結的不穩定因素。其國內政局十分動盪,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各種民粹主義、疑歐論者、反建制派等極右政治勢力十分強大。3月意大利大選極右政治勢力五星運動和北方聯盟成為最大贏家,兩者試圖聯合組建政府並提名法學家孔特出任總理,但是因為內閣成員中有疑歐論經濟學家薩沃納擔任財政部長這一重要職務而被總統馬塔雷拉否決。
(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

孔特組閣失敗,隨即宣佈辭職。5月31峰迴路轉馬塔雷拉委託歐盟支持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經濟學家科塔萊利出任組建技術型臨時內閣以穩定政局,如果五星運動和北方聯盟妥協,那麼政府可以繼續運作,如果不然就從新組織大選。危機並未消退,只是推遲而已。一旦,再次大選疑歐論者再次大盛,馬塔雷拉控制不了局面,那麼意大利就真有退出歐元區的危險。歐元對於疑歐論者,就是套在意大利脖子上的枷鎖。用北方聯盟黨魁薩爾維尼的話講:“我們不是德國人或法國人的奴隸……”
(薩爾維尼)

造成意大利政局混亂,內閣遲遲無法出爐的外在原因是國內的政治勢力立場龐雜,政黨多如牛毛,利益代表過於分散。問題的根源還是經濟,意大利經濟雖然這兩年相對十分的平穩處於一種低位增長的狀態,勞動生產率也不高,都處於歐盟內部拖後腿的角色。之前的銀行不良貸款率雖然大維好轉,但是意大利任然是歐盟最大的不良貸款市場。經濟形勢整體形勢不容樂觀。政府債務居高不下,高達2.26萬億歐元,佔GDP的132%,超過歐盟規定60%界限的兩倍。現在正處於疲於應付階段,一旦出現債務違約,政府有面臨破產的危險。意大利失業率很高,15到35歲之間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32%,民粹盛行的原因就在於此。
(民粹主義者與警方對峙)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