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開實體店的,都說越來越難做。做電商的說電商現在不能做了。那什麼好做?

a金運窗飾


實體店和網絡兩個經濟體其實並不衝突,兩個在互相融合,說實話現在實體和互聯網都不好做,不管實體還是互聯網做的人真的太多太多,而中國的經濟很多地方管制太多,一管對小個體來說就做不下去,而最後剩下的就會形成壟斷,獲得越來越大的優勢,而其它寬鬆的地方則面臨充分的競爭,大個體必然會擠壓小個體的生存空間,經過幾十年的經濟發展現在的社會積累了很多矛盾,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很多事情需要很多部門協調,怎麼發展中小企業而特別是怎麼幫助小企業發展是個很大的問題,可是很多時候這個社會恰恰相反,大企業獲得越來越多的優勢,融資能力越來越好,越來越走向行業壟斷,而中小企業提供最多就業崗位卻不受待見。實體和互聯網只是反應著現代中國的經濟現狀,在發展,矛盾越來越多,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徹底釋放經濟活力。


龍耀九天


2011年以來,我的主要工作都是網絡這塊。11年開手機店,14年底開始做網絡工程施工。同時我運行有淘寶店鋪,12年開始做的,去年有做一畝田,淘寶也做。這些都是副業。

大家可以去查相關我的數據。我的回答都是我的經歷,不會做搬運工!

為什麼大家覺得是網絡把實體店給搞垮的?這個我做網絡的也是這麼認為的。為什麼為什麼呢??12年到14年左右,智能手機的普及量還不是很大。很多農村的人或者你們城裡人都很少上網,沒有多少人意識到網絡這個平臺。我們賣手機充電器,進貨價兩三塊,可以賣十幾塊到幾十塊!這不是碼字給大家看,我家樓下還有很多手機配件!一臺老人手機,進貨價八九十,我們標價199,談價的話一百二三左右我們也出手了。

後來網絡時代來臨,很多人都知道網上的產品比較便宜,例如手機這塊。購買者說人家只賣99,你賣199。真的是無語了,那些購買者,買了不到三個月,最後還不是找我我們當地手機店幫忙維修。

很多消費者沒有考慮過,做實體店的開銷。有的店鋪十幾個平方,年租金幾萬的都有,有的實體店還要請工人。這麼大的一筆開銷不算在銷售的產品裡,老闆那來的收益?

平時我店裡不忙的時候,我會搞一些網賺的項目。12年我就開始利用多餘的時間在淘寶上搞一些倒騰的生意。可是也沒賺到什麼錢!我經常跟身邊同行的的朋友討論這種話題。不光是實體店的生意不好做,電商的生意也不好做。電商已經過了紅利期!實體店靠的是後續資金的積累以及人脈關係。

現在的電商比實體店難過得多,你們是不瞭解真正做電商的。實體店,沒有實力也難做!!!


農村人雄起


什麼都不好做什麼都好做!沒有倒閉的行業,只有倒閉的企業。

我是牛仔女裝廠家,給淘寶天貓網店,還有實體店都有供貨!對這個問題頗有感受!

一,實體店為什麼難做?我覺得有以下4點。

1,各個城市的不斷擴大,和城市的不斷轉型升級,導致很多地方人口密度下降,而實體店好不好做和周邊人口密度還是有很大關係的。

2,由於房租等等運營成本的不斷上漲,導致實體店運營成本升高,利潤降低。要想維持利潤必須售價高,這也就導致了實體店很多東西比網店要貴。

3,互聯網的不斷髮展,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人們逛街的意識逐漸淡化,也就是電商影響

4,大部分實體店經營者不知轉型改變,缺乏互聯網思維。

二,電商完全避免了上述實體店面臨的1,2兩個問題。經營成本低了,面對全國消費者再加上互聯網載體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時代趨勢,導致電商在一段時間內特別好做。那為啥電商現在也難做?我覺得有以下2點

1,電商的載體是互聯網和移動終端,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不斷髮展從2G到4G馬上到5G,也導致了電商從圖片到視頻,到現在的直播,而很多電商經營者就和上述實體店經營者第4個問題一樣,不知道升級,跟不上節奏,就會造成營收下降,利潤減少

2,當一個行業迅速發展就會有很多追隨者,很早之前做電商可能10個人,現在可能100個人都不止。競爭越來越激烈,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需要的技術和專業知識就更多,成本也相應會提高,然而很多追隨者只是盲目的追隨,沒有專業的知識儲備,也沒有充足的資金。從開店到倒閉,連直通車怎麼扣費的都不知道的人大有人在!

總結: 還是開頭那句話,什麼都好做什麼都不好做,得看你怎麼做了!

我供貨的客戶,做實體的結合線上賺錢的也有,做電商很久的拿貨量不斷下降利潤縮水的也有,開網店一個月就賺錢的也有

做什麼不能盲目追隨,虛心學習,踏實前進,做什麼都能做出點效果來!


曼伊妙語


現在出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只要說實體店好,說電商是虛擬經濟,是泡沫經濟,摧毀了實體經濟,貌似就是一種“政治正確”,會有一堆人贊成你。

反過來,如果理性的分析電商和實體店,就會有一堆人來說你是給電商洗地的。

那麼討厭電商,難道他們不用嗎?

那麼我們假設一下,那些個整天說電商不好的人,他們會不會在網上買東西?會不會用滴滴叫車?會不會用美團點外賣?

我敢肯定,99%的人都在電商平臺上買過東西,而且有一些可能還是自己開著店子,生意不好,整天在網上罵電商的人。一邊賣著電商,一點在家裡拆開包裹,感嘆一下:“這東西還挺好用。”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人喜歡說電商是虛擬經濟,是泡沫呢。這些嘴上整天說的人,一定說不出任何依據,舉不出一個例子,或者是一點專業的經濟理論。

但是我只需要問兩個問題,這些人一定啞口無言。

如果沒有電商,我怎麼在小縣城裡面買一雙阿迪的鞋子?難道坐火車去省會城市找實體店?

如果沒有電商,你願不願意回到過去,一件“外貿尾單”翻十倍賣給你,你卻沒有辦法對比價格。

電商也不是所有人都賺錢

只有失敗的人才會整天去抱怨外部因素,電商現在也只有頭部那20%的商家可以賺到錢。現在就算回到實體店的年代,我可以預測一點,實體店的租金絕對比現在高出幾倍。能賺錢的仍然是最早佔領資源的那一批人。

但是這個時代不管怎麼變化,總有那麼一批企業可以跟隨時代的進步而進步。

百年的可口可樂,百年的阿迪達斯在今天依然越活越滋潤。

再拿近點的來說,李寧為什麼可以轉型成功,熬過艱難的時刻,現在越來越好。

並不是別人抱怨電商抱怨出來的,順應時代的發展才是正道,不適應就得淘汰。

還有人拿發達國家舉例,說發達國家不發展電商,那市值最高的電商企業是誰?難道不是亞馬遜?亞馬遜難道不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做電商?亞馬遜難道不是美國的企業?

實體店也有做的好的

電商只是增加了貨物流通的效率,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也讓生活更加方便。並不是說做電商的都可以賺錢,大部分也是賺不到錢的。

同樣,做實體店的很多虧錢,但是也有越做越好的,我還是忍不住要舉這幾個品牌的例子:優衣庫、名創優品、7-11。

小店鋪現在賺錢的也有,你隨便看看現在依靠直播帶貨的一些實體店鋪,轉型成功後,比以前的生意更好。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轉型成功,畢竟有些人總是希望天上能掉餡餅,自己坐在店子裡面用手接著最好。


小漁的創業信條


淘寶模式是英國人發明的,二維碼是日本發明的,英國預料到這個結果,實體店要關門,然後是房東,然後沒人逛街了,小吃,飯店都有影響所以英國政府為了保護實體店不讓推廣,最後馬雲在這推廣開了,人民需要的不是虛假繁榮,別搞泡沫經濟了,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遠離浮躁腳踏實地做事情,國家偉大復興任重而道遠啊,這樣跟你們說:全球200多個國家,要想自己國家發展電商,190多個國家都能隨便很快的搞起來。但是要發展實體,沒幾個國家能搞的很好。那麼多發達國家不搞電商,不鼓勵電商,他們不是傻子。實體店發展好,對製造業,科技業,就業,國家的穩定,整個國家的城市面貌都是有推動作用。


微妙的轉身888


作為一個10年的電商運營,我說一點我自己的感觸和看法。長時間從事電商運營,對線下實體店不敢妄言,但是對於電商的發展和操作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

說電商不好做的都是按照以前的操作,不懂得變革。就像我之前發的一個微頭條一樣,就是不認可淘寶直播不是電商運營一樣,認為電商運營就是刷單、直通車操作等。這是一種偏見,也是一種固守舊思維的態度,不懂得去擁抱新鮮事物和電商的發展。所以並非是電商不能做了而是你的態度老化了。

固執的刷單人

這是很多電商人的通病,自己不懂得如何使用推廣工具,也不學習推廣工具。只是一味的刷單,認為刷單是最有效的也是效果最快的方式。認為推廣工具比較花費錢,費力不討好,甚至達不到好的效果。

其實更多的原因是自己不會操作導致的效果差,數據差,不理想。不管是淘寶店鋪還是天貓店鋪都要學會使用正規的操作手段讓自己的店鋪爆發起來,避免高銷量或者高流量的時候被淘寶抓刷單。

不懂得思辨

淘寶每一次的變革分向標就在一年一度的阿里媽媽大會上,天貓總裁或者阿里媽媽的負責人都會發布未來幾年的主流玩法,就像這幾年淘寶從人貨場演變到了現在的AIPL的模式一樣,在阿里媽媽的發佈會上淘寶一直在闡述,但是這些固執己見的人有幾個人會去看他們的發佈會呢?

2016年淘寶下決定做直播帶貨的時候,所有人都不以為然,但是到了2019年僅僅雙十一當天直播帶貨成交額達到了200億元,短短4年的時間就可以有如此成就,也是淘寶主推的原因。當時嗅到商機的人都成為了直播的受益人。

所以在電商界並不是電商不好做而是你的思維已經固化了,不懂得跟隨平臺的發展註定是會被拋棄的。

實體店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的實體店鋪的運營無法跟隨時代的潮流同樣也會註定失敗。


十九說電商


淘寶網幹垮了實體店這是不掙的事實,現在網店說不好做也確實是不好做了,以前網店一個月掙80萬,現在只能掙50萬了。以前實體店一個月掙2萬,現在只能掙5000了,以前實體店拿貨都跑本省的2線城市拿,隨便拿什麼回來都好賣,客戶沒那麼挑剔。如今實體商家網上批發進貨,和顧客去網上買單價東西,價格都差不多,客戶選擇性還多,實體還要承擔高額的房租費,商業用電費。怎麼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實體肯定倒閉。現在不是說實體做好服務,選質量好,又漂亮就可以存活下去的了。所有必須讓淘寶改變,批發和零售一定要有很大區別。不然中國經濟不會好太久的,大把的錢都讓生產廠家和網店賺了,全國的實體店只能大片大片的關門。


鬼見愁24


實體店確實是被網店幹翻了,很多實體店沒有很好去反思為什麼被幹翻了,缺一味地埋怨網店!我個人分享一下,我以前都是在實體店買東西,很少在網上買的!可是現在很少在實體店買,大部分都是網店買的!來談一談為啥實體店會失去我這個顧客,我不是一個很會砍價的顧客,實體店經濟砍一個是一個,對於我這種不會還價的顧客基本都是被宰,所以買來的東西價格偏貴!一次兩次之後就不想再去實體店了,實體店裡同樣的東西網上價格基本上是腰斬!現在基本是去實體店看貨網上買!很多人不知道,如果你會砍價,專賣店都能拿到折扣,對於我們不會砍價的基本就是被宰的!網上價格相對透明,價格比實體優惠!

而對於網店,我也發現最近價格貴了很多,因為成本增加了,估計是運營刷單上的成本增加了!網店的競爭壓力也開始大起來,也有很多商家彼此之間都在打價格戰。如果貨源不優勢,其實網店沒有競爭力,做起來就比較難!比如說前一段時間的蘋果,線上線下都漲價到10多元了,但是線上第一時間推出了新蘋果,一下子就搶佔了市場!現在無論做什麼都是要快,搶佔先機,還有優質的貨源


小升初數學陳老師


我說一點,我在實體店買一斤紫菜要80多元,在網上買一斤紫菜不到20元,木耳實體店買成90元一斤,網上買一斤不到20元,大家說哪裡買華算?


知足41528


實體越來越難做是大家公認的。

但是,誰告訴的你電商不能做了呢~


很多人覺得電商不好做了甚至不能做了,大部分都是受到了淘寶的影響。

要知道雖然淘寶很有名氣,但是一個淘寶是代替不了電商行業的。

淘寶確實是不好做了,市場大但是競爭更大。

千萬左右的商家基本已經涵蓋了所有類目的市場,流量已經被瓜分殆盡了。

再加上天貓商家的強勢介入,導致免費流量供不應求。

淘寶已然成為電商市場裡不能入局的平臺。

但是國內的電商平臺不止是淘寶一家。

像拼多多,京東,蘇寧等平臺一樣是存在市場的。

如果說電商不好做了的話,那我現在如何通過拼多多達到月收入七八萬的呢?

我也不是特別早就開始做的拼多多,去年才開始做的,做到現在也就一年多的時間。

而且我都沒有自己的貨源,全靠一件代發做起來的。

電商在我看來還是很有市場的,至少拼多多是這樣。

覺得電商難做可以和我溝通一下,為你打開一些新的思路。

畢竟咱也是通過電商做到年入近百萬的人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