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解讀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政策推動中國終將迅速領跑全球

解讀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政策推動中國終將迅速領跑全球

近兩年,人工智能迅速崛起,並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驅動力,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開始對人工智能發力。美國憑藉其在人工智能領域強大的綜合實力,暫時領先全球。然而,中國力量不可小覷,在人工智能的某些領域,中國技術已經遠超美國。例如中國目前在人臉識別方面的一些技術就已經被公認是世界領先技術了。前不久,在國際權威人臉識別供應商測試 FRVT結果中,中國公司獲得了四項測試第一名,超越谷歌

中國和美國,已經進入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第一梯隊,並且都把人工智能當作未來戰略的主導。中國距離美國的科技實力還是有相當的距離,所以革命尚未成功,我們仍需努力。今天就來分析一下,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發展,近兩年在政策層面、國家層面的區別。

解讀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政策推動中國終將迅速領跑全球

中國人工智能政策環境

中國對人工智能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人工智能已經作為一項基礎技術,開始逐漸滲透到各個行業,並且助力傳統行業實現跨越式升級。

2016年3月,國務院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人工智能概念進入“十三五”重大工程。

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網信辦發佈《“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出2018 年國內要形成千億元級的人工智能市場應用規模。

2016年7月,國務院在《“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安全智能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和自然人機交互技術等。

2016年9月,國家發改委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請組織申報“互聯網 +”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的通知》中,提出將人工智能技術納入專項建設內容。

解讀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政策推動中國終將迅速領跑全球

2017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7月,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並提出三步走規劃,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向新高度,力爭到2030年使中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2017年10月,人工智能被寫入十九大報告,力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2017年11月,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會,宣佈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進工作室,公佈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科大訊飛。

2017年12月,《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佈,詳細規劃了人工智能在未來三年的重點發展方向和目標。

2018年1月,人工智能標準化論壇發佈了《人工智能標準化白皮書(2018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宣佈成立國家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專家諮詢組,負責全面統籌規劃和協調管理我國人工智能標準化工作。同時,國家發改委發佈《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50%,到2035年中國將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建成

智能汽車強國。

中國政府一直有著世界領先的執行力,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路線非常清晰。除了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不少省市也發佈了諸多專門針對人工智能產業的相關政策。

例如:無人駕駛方面,北京先後發佈了《北京市關於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緊接著北京市首個自動駕駛汽車封閉測試場“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範區海淀基地”揭牌啟用。

美國人工智能政策環境

美國一直處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的前沿,保持著全球領先的地位。已經在國家層面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研發促進機制,而且已經開始將人工智能裝備到軍事領域。

2016年10月-12月,美國白宮接連發布了三份人工智能發展報告,分別是:《為未來人工智能做好準備》、《美國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與發展策略規劃》、《人工智能、自動化及經濟》。

從報告中反映出來的美國人工智能發展戰略來看,美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時刻以經濟應用與社會服務為基礎,使新的技術能夠充分應用到工業界和社會服務之中,從而將自上而下的國家戰略導向與龐大的經濟與社會體系相結合。奧巴馬政府希望美國繼續加大在AI領域的投入以保持領先地位,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則是感受了深深的危機感。

2017年初,特朗普上任之後,人工智能的發展路線開始不清晰了。在國家層面,目前似乎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特朗普的不按常理出牌給美國的人工智能蒙上了一層陰影。

谷歌前CEO埃裡克·施密特表示,中國和俄羅斯的領導人已經充分認識到,人工智能在商業和軍事領域的巨大潛力。同時施密特抨擊美國特朗普政府在人工智能方面行動遲緩,遠遠落後於中國。施密特表示,美國的人工智能在未來五年在全世界還能保持領先優勢,但隨後就會被中國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產業趕超。

美國特朗普政府在2018財年的基礎科學和研究預算為43億美元,僅有2016年的13%。這無疑對發展緩慢的美國人工智能雪上加霜。據CB Insight的報告統計,2017年美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融資金額佔38%,而中國的人工智能創企融資額已超越美國首次躍居全球首位。

解讀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政策推動中國終將迅速領跑全球

結語

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促使了人工智能在短短几年時間飛速發展。外媒一致認為,未來幾年,中國一定可以趕超美國。在今後的發展的道路上,中國應廣泛汲取各國人工智能發展經驗。同時,也要認清不足。例如人才儲備不足,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無法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

曾經美國是吸引全世界人才的中心,那麼現在越來越多的

英特爾微軟谷歌、蘋果等公司的高等級人才都在前往中國尋找機會。中國的人工智能人才主要以阿里巴巴、百度、騰訊、華為為主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道路上,大家不惜砸重金邀請全球頂級科學家加入。

阿里巴巴為例,僅2017年,馬雲就請來了多位全球頂級科學家,準備在人工智能市場和谷歌大幹一場,包括量子計算姚期智的弟子施堯耘、亞馬遜華人最高科學家任曉楓、寶利通首席工程師馮津偉等。

此外,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創新成果相對較少,科研機構和企業還沒有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產業鏈,這些都是我們在未來幾年需要努力的。中國要想在未來趕超美國,獲得長遠發展,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必不可少,此外還需要社會、經濟、技術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普華永道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為世界第一,美國第二。我們相信,這個時間一定會提前!

解讀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政策推動中國終將迅速領跑全球

關鍵詞:美國,中國,人工智能,阿里巴巴,百度,華為,騰訊,人臉識別,互聯網,馬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