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與父親冷戰500天,對孩子的理解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01


新的一期《你怎麼那麼好看》綜藝節目中,講述了電競女孩李曉萌的蛻變過程。


電競女孩李曉萌在和昆凌的聊天中談到,因為父親對自己玩電競的不理解,多次溝通失敗後,李曉萌為了安心備戰即將到來的比賽,便拉黑了父親的電話。


即便李曉萌事後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從黑名單裡把父親電話解除,但父親再也沒有給她打過電話。


女兒不想聽父親的安排去從事律師行業,執著自己的夢想;父親覺得自己是長輩,拉不下臉面,於是,二人誰也不肯低頭。


雙方僵持不下,一冷戰便是500多天,沒有通過電話,沒有見過面。

與父親冷戰500天,對孩子的理解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昆凌問她:"你想爸爸嗎?"


李曉萌故作堅強的回應道:"還好吧,還好吧。"一連說了兩遍,眼淚卻止不住的掉了下來,不善於表達的她,將滿滿的思念之情藏在了心底。


電競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因為涉獵的群體大多是男孩,所以它對女性並不是很友好。


李曉萌身為電競行業的女選手,不僅要面對外在的壓力,還要面對來自親人的不理解,孤軍奮戰,拼死累活得到的世界冠軍,卻因為等不到父親的祝福,讓她始終無法發自內心的快樂。


父親的初心是好,想讓女兒有一個安穩的工作與生活,但說到底,是身為父親,捨不得讓女兒受苦。

與父親冷戰500天,對孩子的理解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不理解,讓本可以給女兒力量的父母在這時缺席,而追尋夢想的她則獨自一人扛著所有的壓力,奮戰在這新興的電競行業。


著名作家高爾基說過,如果人們不會互相理解,那麼他們怎麼能學會默默地互相尊重呢


同理,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那又何談尊重孩子呢?理解孩子,往往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02


知乎裡有一個話題"父母不理解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個高讚的回答上了熱門:


"當你很認真的把內心深處的想法一點一點告訴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你在胡說八道,換來的永遠是質疑和嘲笑。"

與父親冷戰500天,對孩子的理解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作者的回答戳中了好多身為孩子的心聲。他們在評論區紛紛回應著:


"這說的就是我啊"


"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寫進我的心裡,讀著讀著就滿眼淚水"

與父親冷戰500天,對孩子的理解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不被理解的孩子有多無助?沒有體會過,真的做不到感同身受。


還記得《小歡喜》中喬英子的媽媽離異,媽媽為了女兒能考上好的大學,有一個好的出路,把一腔熱血都傾盡在了女兒英子身上。


這毫無縫隙的關愛壓得英子喘不過氣,英子想要逃離,便想到去遠點的學校——報考"南大"。


但是英子的媽媽是一點都無法理解,為什麼女兒要去那麼遠地地方上學,她不僅拒絕了女兒的提議,還讓英子為他們著想,放棄"南大"。

與父親冷戰500天,對孩子的理解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併為此對英子實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一. 輪番說教,二. 拒絕英子報名"南大"的冬令營。


這讓本就承擔著巨大壓力的英子,終於在父母遞給她最後的一根稻草下,不堪重負,徹底被擊垮,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抑鬱症。


有些父母打著為孩子付出的旗號,要求孩子理解自己,卻不曾想過孩子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了父母而活,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尚且需要理解,孩子又何嘗不是呢?


池田大作說過: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於不承認孩子的人格。青少年不良行為的種子,最初就是從這裡萌發的。


不被理解的孩子在父母的身後默默舔舐傷口和淚水,當孩子承受不住壓力爆發後,結果怕也不是父母所能承擔的。


03


理解一個孩子很難嗎?真的不難。


《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與嗯哼的相處讓人覺得暖心。


有一期,霍思燕的閨蜜帶著自家的寶寶來串門。因為閨蜜的孩子眉眼與幼時的嗯哼特別相似,讓霍思燕簡直愛不釋手,無形中就忽略了自家兒子。


一開始,嗯哼還能與剛來的這個小弟弟和睦相處,與他分享玩具和零食,但是久了他就發現,自己的媽媽好像被他給"搶跑"了。

與父親冷戰500天,對孩子的理解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這讓嗯哼感到極為的不滿與失落,他開始用語言找回自己的存在感:"我去端飯,我去拿碗,我這就去弄點玩具過來",但是很明顯,霍思燕並沒有在意。


隨後,嗯哼抱著媽媽的脖子,請求引起注意,但依舊被忽視。


特別是當閨蜜要走時,因為媽媽抱著小弟弟,嗯哼直接躺倒在地上,用行動抗議媽媽對他的忽視。


晚上,霍思燕在床上與嗯哼聊天,對白天發生的事情開始梳理,問嗯哼:"你是不是因為媽媽老跟他玩,忽略了你,你有點不開心呀。"


"嗯"


"是覺得媽媽愛別人不愛你了嗎?"

與父親冷戰500天,對孩子的理解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隨著霍思燕慢慢的對兒子解釋,讓嗯哼感到自己被理解,同時也接受了媽媽的道歉和教導,讓嗯哼又重新找回自信,明白了媽媽對自己不變的愛。


理解一直都是相互的,只有父母學會理解孩子,言傳身教,孩子才能學會理解父母。所謂,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一樣的道理。


嘗試理解孩子,就是在心裡接受孩子,承認他,肯定他,孩子自然就會給父母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04


父母要怎樣才能理解孩子呢?


首先,多傾聽,多溝通。


沒事的時候,父母不妨抽出空閒的時間與自己的孩子聊聊天,讓孩子說說自己一天中發生了什麼,對此有什麼感想。從而瞭解孩子的生活與心理變化。


認真傾聽,讓孩子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人,父母在盡最大能力去理解他,溝通後,父母會更加明白孩子的想法,才能反思自己與孩子好好相處。


其次,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周圍的生活環境。


孩子的時代相對於父母而言是新生代,存在代溝幾乎是肯定的。


所以,父母平時要多觀察孩子,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觀察孩子的交友情況,通過這些旁的事情,去了解孩子的時代,孩子的生活圈。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換成自己,又會如何做呢?


最後,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如果某些事上,父母真的無法理解,那請把利弊給孩子一一列出後,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前方困難重重,但孩子選擇了,證明他是真的熱愛。


尊重孩子,尊重自己。與其讓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如選擇相信孩子,理解孩子,讓他自己闖出一片天。


有時孩子真的不需要父母做什麼,給他們一些理解,就是給他們前進的力量,雖不支持,但不阻撓,孩子一定會非常感激。


理解蘊含無限的力量,它可以產生奇蹟,可以挽回親子關係的損失,猶如一個火把,照亮親子之間相處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