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錢幣冷知識系列」——13招教你辨別真假錢幣(下)

近年,古錢幣珍稀價值不斷攀升,目前市場來看,越值錢的物件,假的就越多,據說在一民間鑑寶會上,入會者帶來參鑑價值百元以上的古銅錢,真品少見,那麼,古錢幣作假的方法到底有幾種?關於古錢幣應該如何辨別其真偽呢?上篇文章小編已經介紹了作假的方法以及前6種辨別真偽的方法,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後面7種鑑定真偽的方法。

「錢幣冷知識系列」——13招教你辨別真假錢幣(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7、水煮定真偽

古銅錢上的鏽或綠或紅,或黃或藍,附著力極強。遇到鏽色可疑的高古錢,放入沸水中煮20分鐘後看鏽色,如果鏽色不變不脫的是真錢,變色脫鏽的可判定是假貨。

8、針扎定真偽

古銅錢的真鏽比較堅硬,用針用力下扎而不入不立。如果是人工用粘合劑做作的假鏽,具有軟性,用針很容易扎入,針立而不倒。凡針立於鏽上的銅錢,可判定是贗品。

9、掂量定真偽

古銅錢用手掂量,感覺輕飄飄的,因為真錢鈣化、氧化後密度小。新銅翻鑄假幣密度大、比重大。凡是有壓手感的古銅錢,多數可判定是新鑄品。

「錢幣冷知識系列」——13招教你辨別真假錢幣(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10、看大小比重定真偽

古銅錢的大小,輕重千差萬別,很難說清規制,但從普遍性分析,也能悟出一般規律。如戰國“半兩”,大部分直徑3.2釐米左右,重5.4—7.4克不等;秦“半兩”大部分直徑在2.5—2.8釐米之間,重3—6克左右;漢“五銖”大部分直徑在2.4—2.6釐米左右,重3.2—3.6克之間;唐代“開元通寶”大部分直徑在2.4—2.5釐米之間,重3.8—4.2克左右;宋代小平錢多數直徑在2.4—2.5釐米之間,重3.4—4.2克左右。近年專家研究發現,“半兩”錢直徑凡是超過4釐米以上的,均為偽作,小平錢超重和超大的,真品少見。

「錢幣冷知識系列」——13招教你辨別真假錢幣(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11、水洗法測試

將被測試的錢幣放入清水中,數日後取出,附著在錢幣上的泥土、油汙、浮鏽便會脫落。假幣上的作偽之處,也很容易發現。

12、形制辨真偽

從形制上兼備古錢幣的真偽,即是從造型機構、鑄造工藝、幣材成分和錢文上去做一一鑑定。看一枚古錢幣與其時代特徵差異的大小,差別過大,就要注意是否偽品。

古錢幣的真品錢文、圖案、輪廓和穿孔都非常清晰、規矩、表面的自然磨損和撞擊傷痕呈不規則分佈,偽幣制作粗糙,錢文、圖案、輪廓模糊不清,多有沙眼和氣孔,表面磨損和撞擊傷痕有規則,或沒有磨損和傷痕。

「錢幣冷知識系列」——13招教你辨別真假錢幣(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13、字跡磨損分辨

假幣的字跡一般模糊,而真幣適用時間長了,經過長期磨損,字跡也回變得模糊。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靠參照錢體銅質磨損情況來看。

真幣出現字跡模糊,通常是大面積的,同時,錢體也會受到很大的磨損,即字跡的模糊程度與錢體的磨損是同步的,而假幣通常是錢體完整,銅質較新,字跡卻模糊不清。

「錢幣冷知識系列」——13招教你辨別真假錢幣(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鑑定錢幣,錢穿即錢幣的方孔也是應注意的地方,這是作假者往往忽略的地方,古代的錢幣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之後,人們使用時是用繩索之類的工具將錢幣串在一起的,所以,隨著錢幣流通時間的增加,錢穿經自然磨損已不再像新出爐的錢幣那樣稜角分明瞭,有的甚至會造成錢穿變形。偽錢卻不同,錢穿方整有稜,留有新銼痕跡。


收藏古錢幣需要多接觸實物,多學習相關知識,多向有收藏經驗的同行請教,多積累實踐經驗,才能在收藏過程中減少“走眼”損失。若有其他的辨別方法歡迎藏友們評論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