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魅族這段時間過的並不算好,尤其今年是魅族的15週年,內外部都承受了很多的輿論壓力,作為消費者,我們還是應該更聚焦到產品本身上。魅族15這款產品從去年年底預熱到現在,足足半年的時間,作為15週年的唯一產品,可見份量之重。

不論Ta是小試牛刀而是全力打造的產品,都是一部有花了很多心血的產品。這次買了15系列中比較特殊的汝窯白版本,在這裡分享下魅族15手機的真實使用感受。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正面實體按鍵

15系列很可能是魅族最後一款正面實體按鍵的手機,官方將此歸結於對體驗的堅持,而我覺得更多的是15的立項時間和黃章的堅持所帶來的無奈。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正面實體鍵的消失是必然的趨勢,在沒有更好的全面屏手勢交互前,正面 mBack我認為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腰圓鍵、Super mBack 再到現在縮小版的圓形按鍵,似乎到哪都可以和小圓圈掛上勾,搭上邊。雖然不能否認其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和傳承,但15這顆大圓圈按鍵早已沒有了MX2時的靈動,甚至帶了些許違和感。

Home鍵的交互方式依舊保持了原有的mBack邏輯,輕觸返回、按壓回到桌面,注意這裡的home實體鍵是固定的,但是你重按的時候會讓你有一種可按壓的感覺,這就是下面要說的觸感引擎,當然其實這種疑似可按壓的感覺還是沒有蘋果那麼逼真。

觸覺反饋

觸感引擎也就是線性馬達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和體積有關,15這顆線性馬達是我目前看到過的安卓手機中最大的,相比蘋果手機用的還是小了一點,這也是為什麼疑似可按壓的感覺沒有蘋果那麼逼真的原因。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同樣這樣的硬件需要極強的軟件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所以15引入了全局式觸覺反饋系統。在手電筒、隨機事件拋硬幣、指南針羅盤、鬧鐘調節、文字光標移動、通訊錄文件夾桌面的快速查找等等地方都有應用體現。

震動反饋綜合體驗上來講,是目前安卓手機中最好的,與iPhone相比還是有著差距。從第三方軟件的覆蓋上,比如微信好友的快速搜索,iPhone X是有觸覺反饋的,而15沒有。仿真程度上iPhone要更加真實,系統級的觸發也更深入,當然這裡不是說反饋的的強度而是真實性。

魅族15的觸覺反饋偏線性,很平,變化很小。有些反饋甚至並不符合真實邏輯,比如鬧鐘調節時間,你用很大的力去滑動,iPhone X會有一個變化過程,特別是最後一個動作太逼真了,15則會很平淡的結束,有時候還會有點“為了反饋而反饋”的意思。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鍵盤的震動是一個很大的改善,按下去會有很脆的噠噠的感覺,當你打字快的時候,就是一連串的噠噠的震動,相比原來的那種全機身震動來說,舒服了不少。可以去用下魅藍S6,開啟鍵盤震動後打字,震的我整個手都發麻。當然這些感受可能需要親身的體驗,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也會有差異,比如同樣是打字,很多人更習慣關閉震動,這種微妙的差異只能靠大家自己用真機體驗一下。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觸覺反饋不單單講的是震動一個項目,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系統動畫的、聲音這些項目的結合。大家可以通過15系統中的隨機事件拋硬幣來體驗,關掉聲音和有聲音完全是兩種感受,這種差異性非常明顯,

就像5D電影是在3D立體效果的基礎上增加動感座椅,環境特效,讓觀眾從聽覺、視覺、觸覺,這幾方面達到最強大的逼真感。魅族15已經在安卓陣營中邁出了第一步,這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觸覺的反饋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功能,而不是一個必須的功能。15剛起步就能做到如此水平實屬不易。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唯一的特殊工藝版本:汝窯白

硬件同質化的今天,大家都喜歡講一講工匠精神。每個廠家的發佈會,“工業設計”的比重越來越大。魅族作為打磨界的山鼻祖,15在設計上也自然有著獨到之處。汝窯白的配色更是讓無數魅友爭先恐後,我不知道是因為這個文藝的命名,還是上手真機之後的喜歡。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手感是個很玄的東西,在我沒有拿到手機,單看網上圖片的時候,說實話感覺一般。上手後第一感覺,嗯,確實很漂亮,握著也非常精緻小巧。半小時不到,又變成了,也就這樣吧。這是我對汝窯白的完整感受過程。另外白色版本標配是有送透明背夾的,其他版本我好像沒有看到。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官方宣稱汝窯白的上色經過7次烤漆,7次烘烤,5次打磨。從發佈會到幕後工程師的講述,都能感受到白色的不易。在這裡科普下,其實真正的汝窯並非白色,汝窯作為宋朝官窯,是一種專為皇家服務的高貴瓷器,說到瓷器,一般人的印象多為白色,而汝瓷真正的顏色其實是 “天青色”,沒錯,就是周杰倫的那句“天青色等煙雨”。汝瓷出名之處不僅僅在顏色,更在於其“十窯九不成”的燒製難度。魅族以“汝窯白”來命名,我想更多的是對15上色難度的一個凝練總結。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這也讓汝窯白成為了所有顏色中的唯一,相比其他顏色的機型,還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覆蓋了天線條,我手上的這臺是零售版本,實際觀感我覺更接近於鋼琴烤漆,並沒有瓷器釉面的那種溫潤的色澤和剔透的質感。迎著光細看,還能看到一些氣孔和不均勻的地方。想來,我這個屬於“九不成”那類吧。縱然是有些不完美,想到一眾廠商的玻璃、陶瓷工藝,15全金屬一體化的機身強度,我還是會更加青睞。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手感很難用言語去表述,但是從我個人的體驗看來,手感確實可以,但這不僅是跟後蓋材質有關,還有整體機身大小、邊緣過渡的處理都是相輔相成的。而且相比黑色的來說,白色雖然也粘指紋,但是視覺上並不明顯。從官方單獨給白色附送一個背夾的舉動來看,裸奔肯定會有很嚴重的磨損。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第一臺16:9的全面屏手機

說實話按現在的時間節點,魅族15用16:9顯得有點非主流,官方甚至用“定製全面屏”這樣的詞彙來定義魅族15,正如上面所說,得益於窄邊框和高屏佔比,15的手感非常棒。即便用大家公認手感表現非常好的 PRO 6s 來對比,15在比 PRO 6s 更小的高度和略寬的機身中,塞下了一塊5.46英寸的屏幕。加上機身堆疊和結構設計的優化,整機更是輕了10克。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15沿襲了魅族一貫的窄邊框、高屏佔比設計。當然,邊框寬度的測量方法、標準有很多,所以各家手機測出的寬度都成了最窄的,渲染圖PS、ID無邊框、加厚玻璃蓋板利用光學視覺偏差縮小邊框,無所不用其極。這零點零幾毫米的差距,這種數字比大小的方法在魅族15的“風月無邊”面前都顯的低端了很多,官方給出魅族15的邊框數據僅有1.175mm,這個數據確實驚人,用肉眼直接去看都能直觀的感受到這邊框的驚豔。

看慣了18:9長條屏的我,第一眼看到15,相當震撼。用大白話講,就是一股板塊拍你臉上的感覺。用它來看抖音、微視這類短視頻類的畫面,效果遠比18:9的屏幕來的強。18:9的長屏是未來的趨勢,很多體驗中會講些遊戲畫面可以看到更多的地圖,或者閱讀時能展現更多的文字內容。但是我們不能忽略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平常更加熱衷於富媒體視頻動畫類的軟件。很多的視頻製作都還在以4:3為主,在長屏和異形屏上,要麼就是浪費一部分屏幕顯示區域或者就是畫面的拉伸裁切,在我看來體驗並不友好。當然,我也相信這部分人,絕對是屬於小眾的。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15用的是向三星定製的Super AMOLED屏幕,1080P的分辨率,15 Plus則是2K的分辨率。這兩塊屏幕都屬於比較上層的屏幕,整體顯示效果很好。OLED屏幕常見的問題也同樣會存在,比如屏幕泛紅,1080P屏顆粒感明顯,文字、圖像、屏幕邊緣會有紅色或綠色的彩邊。這些涉及到OLED像素排列問題,在2K的高分辨率屏幕上會有所緩解。使用次像素渲染技術的iPhone X和三星8系也都會有所改善。對於屏幕泛紅的問題,我建議可以設置一下護眼模式,會有所好轉。

另外15和15 Plus因為內部空間和結構堆疊問題,屏幕進行了倒裝,會有比較明顯的果凍效應。果凍效應就是在你上下左右滑動屏幕時,顯示內容會有拉伸擠壓等變形問題。PRO 7、一加5、vivo X20 Plus、OPPO R11等很多廠家也採用了屏幕倒裝的技術。果凍效應根本原因是屏幕刷新率的問題,倒裝只是把這個問題讓你更加的容易觀察出來,正裝和傳統的LED屏或多或少也會存在這個現象。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OLED屏幕因為其厚度薄,顯示黑色不發光省電等特性,現在各個廠家的都會採用。還有一個爭論的很激烈的話題就是OLED屏幕閃眼。屏幕偏色、顆粒感、彩邊、果凍效應、傷眼睛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裡面的技術內容很複雜,有些還有待驗證。但越來越多的廠商上採用OLED連iPhone X也不能免俗,我們無力改變這些。如果你對上述講到的問題在意,我建議你可以去線下店摸摸真機感受一下。我接觸到的很多人,不和他說的話並不會察覺這些問題,或許你現在手上用的這臺手機就是OLED屏呢。

總之,在你去觀察魅族15的正面時,可能會有一些矮胖的感覺,但當你去使用的時候,這個屏佔比還是能給到異常出色的顯示體驗的。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相機

這次15的相機真的有點強悍,我基本拿它拍照都是直出的,日間夜間拍照的效果都非常驚豔,有點顛覆我之前對魅族相機的看法。

這裡隨便拍了幾張樣張可以看下效果。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相機拍照整體觀感不錯,偶爾會出現畫面泛白的情況。夜間光線條件不好的時候,會自動啟動“夜景增強模式”,多幀合成的速度也比魅藍E3要快。得益於光學防抖,夜景曝光時間非常短,我甚至遇到過曝光時間0.007s的情況。ISO非常低,整體畫面純淨度非常高。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在晚上拍攝景觀樹這樣的綠色的物體,光線控制太好,看起來就跟假的一樣,有時候感覺比我肉眼看到的還要純淨。

魅族15不僅沿用了之前的激光對焦技術,還採用了旗艦都少有的閉環馬達來對焦,這樣的神組合可以大大提高的對焦的速度。當然也因此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比如激光對焦在一些近距離,或者被拍攝物是光反射能力比較強的物體的場景,會把拍攝物反射回來的激光也拍進照片中,這樣的場景觸發幾率較高,相比同樣帶有激光對焦的PRO 6 Plus,感覺要嚴重一些。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發佈會提到的2倍光學和3倍無損,實際會根據光線情況選擇主攝還是副攝,主攝帶光學防抖,副攝不支持光學防抖。在光線條件好的時候2倍和3倍會選用2000w像素的長焦副攝,光線條件差時會一直保持用主攝變焦拍照。系統會根據算法選擇到底採用哪個攝像頭,你故意去擋住副攝像頭,系統會自動的切換回主攝拍攝。主副兩顆攝像頭拍出的照片,髮色傾向存在差異,希望後續能夠進行系統優化改善。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如果你只要用2000W的副攝拍照,可以在專業模式也就是手動模式中,點亮取景器上方的“20M”就可以了。具體使用場景仔細去想可能有點困難,這裡我給大家一點使用提示,當你在街邊轉角偶遇惡狗打架,這時候就可以站遠一點使用變焦了。拍完選擇交給警察叔叔,還是微博朋友圈你就自己決定了,好了,不要問我是怎麼得出這個生活經驗的了。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前置自拍比較自然,美顏提供了輕度、深度、關閉三個選項。實際在關閉美顏後,系統還是會對照片進行非常輕微的美顏效果處理,不對比一下真的看不出來,以至於在關閉美顏的時候都有一種自己皮膚很好的錯覺,這可以說很OV風格了。具體美顏效果可以看下對比樣張: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插個題外話,經過多部手機的驗證,凡是男生認為美顏效果比較自然的,妹子普遍都不喜歡。反倒我們認為美顏過度的,妹子都說很自然、很真實。魅族15的美顏效果顯然並不受女生歡迎。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功能,叫做人臉回溯,在很多合影的場景,對攝影師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要保證合影的每個人都表情自然,最起碼不要拍到閉眼。但實際經常會拍到眨眼的一瞬間,以至於通常拍合影的稍後都會多拍幾張以防萬一。人臉回溯功能會在按下快門後的大約兩秒內拍攝10張照片,然後打開照片後就會發現每個人臉都多了10個表情可供選擇,很多人聽到這裡是不是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2秒內就足夠眨完一次眼睛了,然後可以挑選一個比較自然的表情搭配上去組成完美的合影。可以看下具體對比樣張: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其實人臉回溯對拍照要求挺高,在拍攝的兩秒中不能手抖,不然後期換臉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疊影,這就很影響質量了,所以這個功能同樣也十分考驗攝影師的手功。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相機這塊整體來說是比較驚喜的,因為本身將很多關注點放在15的工業設計和用戶體驗上,結果沒想到魅族在夜拍上偷偷發力,這無疑是一個加分項,說魅族15是一部夜拍神器也不為過。

遊戲性能

15搭載的是高通660,Flyme 7 系統下進行了多核多線程優化設計。發佈會上特意用了媒體對660的評價做了背書。旨在強調在遊戲對特定機型做優化後,一樣可以做到流暢高幀率運行。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在高清高幀率模式下,進行了半小時吃雞,在跳傘落地時會出現畫面丟失、掉幀的現象,落地後整體流暢,但到了後期會有些卡頓。發熱量主要集中在機身上部,攝像頭周圍尤其明顯。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有一個比較好的地方是 Flyme 的遊戲模式很照顧玩遊戲的用戶,在打遊戲的時候,如果收到了消息,會以

彈幕的形式在屏幕上展現,甚至可以用小窗的方式去回覆通知消息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其實總的來說,在進入遊戲和加載的過程中,魅族15是有點卡的,無論是王者榮耀還是刺激戰場,都會在一開始讓你有一種不太順暢的感覺。但是一旦進入遊戲開始玩以後,就會保持高度流暢的水準,尤其是王者榮耀,技能的釋放操作一氣呵成,絲毫沒有拖沓。在高通660的基礎上,顯然 Flyme 和騰訊合作的多核多線程優化還是有很直觀的作用的。

Flyme 7

Flyme 7 系統是 Flyme 有史以來研發週期最長的一個版本,做了很多細節的優化和算法提升。現在各家的系統功能也都日趨完善,日常的痛點功能創新已經很少,更多的是在細節上的優化和癢點創新。總體都邁入了AI時代,從功能機到智能機本來就是更加智能化,叫AI也不為過。Flyme 的OneMind就是最早的一批智能思維引擎。這個概念其實有點空,我們平常很難去看到,感受也是需要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我理解的就是那些你平常操作不到,後臺自動幫你完成的功能點集合,並且會根據你的使用習慣舉一反三越用越好用的功能。比如偽基站攔截、家庭守護、防止惡意的關聯啟動的多層防護機制、防止惡意佔用智能清理後臺的內存清道夫,通知識別模型和出國場景識別這些依靠資源服務整合的功能。但是說實話,我個人感覺 OneMind 這個不但感知不明顯,甚至作用效果幾乎是沒有的,應用異常耗電、後臺進程佔用高、應用誤殺這樣的情況發生頻率極高。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動畫體驗的優化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氣動畫,雨水打在玻璃上的效果,讓你有一股忍不住想擦玻璃的衝動。此外很多地方也加了動畫,像通知欄動畫、應用層內容動畫,就不一一列舉了。我說的有點抽象,甚至可能很多人並不在意這些動畫,但其實優秀的交互動畫會讓你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感覺到很舒適。

這裡著重說幾個我個人比較喜歡並認可的功能:

現在有很多視頻類軟件的美顏效果都做得不錯,但這都是以分享為目的的使用場景。現在我們用手機視頻聊天其實最大的使用場景就是在微信上,Flyme 聯合騰訊做的這個微信視頻實時美顏將是一個很大的軟件競爭力,至少很多用微信的女性用戶會很喜歡這個功能。

2、夜間模式

我在 iOS 上等了很多年的暗黑模式,沒想到在 Flyme 上實現了。這是一種利用智能識別的技術系統級界面轉色,可以理解為變成了一個暗色的主題效果,在暗光環境下更舒適的查看屏幕內容,但其實我是全天啟用的,因為暗色系真的很養眼,喜歡這種調調的朋友一定明白我現在的感受。其他的手機系統普遍都是所謂的護眼模式,一般是將屏幕亮度調整至最低,然後屏幕突然發黃偏向了暖色調,實際上,這樣的觀感帶來的體驗並不好,顯示效果也不夠透亮舒適。這個的作用真的就是在晚上使用的時候防止過多藍光攝入,起到了護眼的作用。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Flyme 的夜間模式雖然放在實驗室選項裡,但實際體驗基本完美,全局支持所有應用,包括常用的微博微信,當然第三方應用的效果還是沒有自帶應用那麼百分百完美,還是會有一些很小的地方沒有完全沉浸導致有一些割裂感,但也足夠可以打上90分了,對於我來說,能用到支持這種夜間模式的手機真的已經很滿足了,Flyme 7 應該是第一個在安卓手機上推出全局夜間模式的操作系統。

3、數據搶救模式

這是我認為的最實用的功能。在手機使用過程中,真正尷尬的是一不小心手機屏幕摔碎了,而又急需裡面的數據資料,在根本無法操作手機界面的情況下真的是很頭疼的一件事情。去維修換屏吧又擔心數據洩漏,想要清空數據吧還比較麻煩,最關鍵還沒備份,直接清空又很心痛。這次 Flyme 7 的數據搶救可以幫助碎屏黨完美的導出所有寶貴資料,這可以說是關鍵時候顯身手。

我實際測試了一下,模擬自己手機碎屏並不點擊屏幕上的任何界面,然後連接電腦,讓手機聯繫人中的任意一個號碼發送短信#鎖屏密碼#到手機,手機立刻發出了連接成功的提示,手機自動切換至U盤模式,電腦端順利讀取了魅族15的手機資料。全程沒有操作這部假裝碎掉了的手機,但是順利的通過電腦讀取到了數據。這種功能真的是在需要的時候只要用到過一次,就會覺得很貼心很實用。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其實還有個好像很多人都很喜歡的桌面索引功能,我個人是不怎麼常用的,在屏幕的側面上下滑動就可以呼出,不常用的原因是首先我要先想好應用的首字母拼音,比如微信是W,然後用極其小心的滑動去定位到W的地方,再左滑去找到微信的圖標,然後這個圖標的位置還不是固定的,比如說你啟動的頻率很高,然後又正好是最近打開過,那麼這個圖標就會變到很靠近邊緣的位置方便你找到。恕我直言,其實一點也不方便,我根本不確定他的位置,而且還要想首字母拼音,我認為按我的100個應用安裝數量,桌面索引的啟動效率和直接定位、上滑搜索、語音啟動的效率是幾乎一樣的,甚至更低。當然我只是按我的手機使用習慣,比如你可能裝了兩三百甚至更多的應用,也許確實會很依賴桌面索引。

其他還有很多功能就不一一展開了,Flyme 這次更新的亮點還是比較重磅的,當然新系統BUG也是少不了的,使用的時候偶爾會有卡頓掉幀的情況。實驗室裡還有個智能識屏的功能,分析長按的文本或圖片,識別裡面的類似電影、書籍、淘口令等關鍵內容,快速直達相關信息與服務,甚至可以快速分享給好友。但實際用下來,使用場景很有限,且觸發幾率不高,觸發場景不固定,時有時無,體驗較差,放在實驗室功能裡面可以理解。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從 Flyme 7 這次的系統功能亮點來看,無論是遊戲上面的體驗優化還是相機上面的趣味性完善,都無不例外的開始從“能用”轉變為“好用”了,當然好用的功能依賴於強大的資源接入,這次很多功能選擇與騰訊合作顯然不僅僅是用戶體驗上的必要性,更多還有戰略上面的意義。背靠騰訊強大的生態能力,Flyme 顯然會在資源整合上面走得很順,對用戶來說,也會得到更完善更強大的系統體驗。

充電效率

15標配的充電頭型號是UP1220s最高輸出24W。這個充電頭是魅族目前快充頭中重體積最小的,比起那些一個充電頭佔用幾個插座的奇葩充電器簡直就是業界良心。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實際測試給15充電,輸出功率一般在14-15W之間。半小時可以到充到50%,一個半小時可以到95%,最後的5%就會以涓流充電非常緩慢的讓電量達到100%。

和魅藍E3一樣,Flyme 系統會對充電溫度進行動態的調節,不會一直15W的滿功率輸出。用這個充電頭給PRO 6 Plus充電可以達到22W的輸出功率,結合15前半小時的充電速度和總體充電速度,我認為沒有達到發佈會說的24W,是設計如此。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這樣操作兼顧了前50%的充電速度,又控制了機身溫度,使用的實際體驗也不會差太多。哦對了,開啟息屏顯示後也是不影響快充效率的。

其它體驗

網上爆出的設計手板中看出,15立項之初叫iDream寓意當然也顯而易見。15迴歸了M8時代的雙揚聲器設計,屏幕上下兩個揚聲器。與 iPhone X 的雙揚聲器相比,15的整體音量上更大一些,開大最大音量後聲音會有些很輕微的尖銳刺耳,iPhone X 的環繞效果會更強一些,但聲音會有一種被壓住的感覺。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還有一點是魅族15播放音樂的時候,聽筒處的揚聲器聲音和下方揚聲器的聲音是有差異的,就是說上下兩個的聲音大小不一致。不過這個也是在一些特殊的角度,很認真對比去聽的情況下才會感知到,比如正常放在面前看視頻時兩個揚聲器的聲音感覺倒是差不多。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聽筒採用了下沉式隱藏設計,這也是今年很多全面屏手機比較主流的設計,魅族15把呼吸燈也放在了裡面,亮起的時候挺好看的。美中不足的是屏幕的保護中框在聽筒出的線條並沒有變化不夠流暢,也許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屏幕吧。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人臉識別的錄入速度比較快,活體檢測也確實不是虛的,我用照片去識別確實是無法解鎖的,但是在識別角度方面還是和傳統的人臉識別一樣,為了儘可能的高效解鎖,儘量還是正面平行於手機。到了晚上稍微有點光基本都能識別,不過速度就有點慢了。

另外有個地方值得說一下,15的邊框實在是太窄,以至於很難找到一張完美覆蓋的保護膜。即便是官方的膜也依舊會無法完全覆蓋邊緣,視覺效果和手感奇差。即便是保護套也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因素,比如保護殼必須兼顧魅族15特殊的聽筒設計,留出一點開口以免遮擋。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其實15真的是一部讓我很糾結的手機,貼膜戴殼的話就體驗不到這麼出色的手感和精緻的屏幕顯示效果,但不保護起來的話又生怕磨損甚至不小心摔壞,似乎只要買了這部手機,不管怎麼做都是一種損失。

拋開信仰的魅族15

在當下唯CPU、內存為性價比的時代,同價位想要用細膩的體驗和設計的追求,去和硬件性能參數拼市場,結果可能並不會很理想。如此在乎體驗的機型銷售,更加倚重於線下的實體渠道,但似乎我們身邊的專賣店裡,魅族手機的身影卻越來越少。總是慢半拍的魅族取消正面實體鍵,用上旗艦級的CPU這是早晚的事。田忌賽馬式的降維打擊,總歸是有些格格不入。不管怎麼樣,15可能是你能買到的最後一款正面按鍵的魅族手機了。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魅族手機以往的價值往往是在很多不起眼的小細節深耕打磨,以至於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溢價方式讓產品喪失了很多競爭力,也並不能讓大眾消費者買賬。這次的15給我一種由內而外的精緻感,拋開價格來看,當我手握這小巧的機身,感受恰到好處的手感,注視著定製的超窄邊框屏幕,按壓著搭載了觸感引擎的home鍵,聆聽雙揚聲器帶來的沉浸音樂,用具備光學防抖、雙攝變焦、超強夜景的相機,按下快門留住眼前轉瞬即逝的風景,

這一切的一切,都那麼完美。正當我飄飄然之際,突然發現CPU承受不住我的快感,心一下子給涼了半截,瞬間覺得少了點什麼。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即便是在兩千多的價位上除了CPU你隨便挑倆項都是別的手機無法比擬的。但作為一個產品,似乎總有一些不完美。我想起了魅族的一個宣傳語:追求極致,輕易不說完美。

顯然這是個經過精心設計的宣傳語,當理想主義與商業碰撞,註定是一個慘烈的結果。魅族的很多產品,也許是決策者在面對商業現實無數次矛盾糾結中無奈的選擇,唯獨這次的魅族15,這一臺與時代背道而馳的產品,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一臺早已準備好的屬於黃章心中的完美手機,只為了讓Ta的光芒在十五週年那一刻盡情綻放。但是誰也沒想到,2018年突如其來的全面屏時代潮流瞬間讓黃章手忙腳亂,傾注心血的產品瞬間喪失了市場競爭力,以至於在論壇不得不釋放15只是小試牛刀的言論來降預期,到這裡,魅族已經徹底與市場背道而馳,在16到來之前,魅族永遠會是殘酷市場中的一粒塵埃。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魅族15,全世界魅友都在等的一個產品,也許經歷千百次打磨,也許傾注血汗和精魂,飽含著沒有被滿足的期待,徹底成為市場的炮灰,也許曾驚鴻一瞥,但終是曇花一現。

最後說下購買建議,說實話談到價格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很多人都感慨,如果魅族15是去年發佈的,一定會是市場爆款。可惜Ta沒有,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臺手機能超越時間的概念,Ta一定是魅族15,說真的,

像我這種不玩遊戲,偏重於日常使用的人,魅族15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魅族的老用戶,我想多半也會去購買一臺,可能是信仰,更可能是懷念過去追隨夢想的自己。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我並不需要18:9的所謂全面屏,更在意好用的操作體驗,我也不需要性能有多出眾,日常使用不卡就好了,更何況魅族15手感那麼好,拍照還很強,完美符合我對手機的需求。然而要是所有人都像我這麼想的話,魅族15早就爆款了。所以如果你注重性價比,追求卓越的性能,而對於手感、交互體驗並不敏感,同時預算又不太足的話,15絕對不是你的最優選,有很多比魅族15更便宜的手機足夠滿足需求。

尾巴:給魅友的話

如果你是一個追隨已久的魅友,魅族15可能是一臺你用著都感覺心疼的手機。魅族15的背後,有一群始終如一不離不棄的魅友,這也許是魅族唯一的安慰了。這也值得深思,做產品,除了保持專注,更應洞察市場,這很考驗一個領導團隊的格局,夢想的實現必然伴隨著商業化。

說實話,我一直在思考手機品牌粉絲的意義,其實就和偶像一樣,我們只是需要一個目標,期望Ta可以變成我們期望的樣子。但是有一天深入過後,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魅族也不是你理想中的那個魅族,你肯定會失望。

萬字長文:魅族15 汝窯白全面體驗報告

但是,我覺得作為真正的用戶,應該放下這些執念,聚焦到品牌、產品,你追求的一定是某種文化、某種理念,Ta背後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是隻要你相信就足夠了。也許很多人會質疑你的信仰,但你在追隨的是什麼,你自己知道。堅持你所有的堅持,別人感受不到你的快樂。

不曾在你輝煌時慕名而來,也未曾在你低谷時離你而去,這句話用來形容魅友非常貼切,因為魅族,就是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