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馬鈴薯早疫病怎麼判別?馬鈴薯早疫病的症狀分析及防治方法

早疫病是常見的馬鈴薯病害,而且發生時馬鈴薯的影響特別大,嚴重的情況下會直接導致馬鈴薯產量下降,那麼怎麼判別馬鈴薯早疫病呢?它跟馬鈴薯晚疫病有什麼區別?下面小編就跟大家分析分析。

馬鈴薯早疫病怎麼判別?馬鈴薯早疫病的症狀分析及防治方法

危害症狀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褐黑色的小斑點,然後病斑逐漸擴大,形成同心輪紋,與健康組織有明顯的界限,多為卵圓形或多角形,病斑為乾枯斑點,不呈現水浸狀,嚴重時病斑連成一片,整個葉片枯死。天氣潮溼時,病斑上生黑色絨毛狀黴層。植株下部的葉片先發病,再向上部蔓延。

發病規律

一、環境因素。高溫多溼,陰雨多霧,植株生長衰弱,有利於早疫病的蔓延和侵染,發病較重。

二、栽培因素。過早或過晚栽培,發病都較重。氮肥和磷肥施用過多時,易發病,鉀肥則增強抗病性。

三、越冬。病原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也可以在病薯上越冬,土壤可以帶菌。

四、侵染。第2年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以氣孔、傷口或直接侵入。

馬鈴薯早疫病怎麼判別?馬鈴薯早疫病的症狀分析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一、與非茄科蔬菜輪作2年以上,選擇地勢較平坦不易積水的地塊栽培。

二、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合理密植。加強肥水管理。

三、注意雨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早期及時摘除病葉,帶出田外集中銷燬。拉秧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

四、選用早熟耐病品種,適當提早收穫。

馬鈴薯早疫病怎麼判別?馬鈴薯早疫病的症狀分析及防治方法

用藥參考

50% 嘧菌酯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15-35克/畝 噴霧

60% 唑醚·代森聯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400-600毫克/千克 噴霧

23% 氨基·嘧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65-98克/畝 噴霧

40% 苯甲·嘧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30-40毫升/畝 噴霧

29% 吡萘·嘧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30-50毫升/畝 噴霧

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10-15克/畝 噴霧

12% 腈菌·三唑酮 乳油(低毒) 使用25-30克/畝 噴霧

5% 已唑醇 懸浮劑(低毒) 使用800-1000倍液 噴霧

25% 乙嘧酚 懸浮劑(低毒) 使用65-95毫升/畝 噴霧

30% 氟環唑 懸浮劑(低毒) 使用1600-2300倍液 噴霧

12.5% 粉唑醇 懸浮劑(低毒) 使用50-65毫升/畝 噴霧

25% 乙嘧酚磺酸酯 微乳劑(低毒) 使用60-80毫升/畝 噴霧

10% 氟硅唑 水乳劑(低毒) 使用40-50毫升/畝 噴霧

10% 苯醚甲環唑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50-80克/畝 噴霧

10% 戊菌唑 乳油(低毒) 使用2000-3000倍液 噴霧

250克/升 丙環唑 乳油(低毒) 使用30-50克/畝 噴霧

25% 戊唑醇 可溼性粉劑(微毒) 使用60-70克/畝 噴霧

30% 醚菌酯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28-35克/畝 噴霧

40% 腈菌唑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7.5-10克/畝 噴霧

30% 氟菌唑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8-12克/畝 噴霧

很多種植戶只知道馬鈴薯晚疫病,不知道馬鈴薯還有早疫病,其實他們對馬鈴薯的危害都特別大,以上是詳細的早疫病症狀分析及用藥參考,各位要儘早防治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