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理解並運用平行志願?

曾廣森


考生如若要理解平行志願,就以2018年甘肅省高考平行志願設置來理解。

一、甘肅省高考志願有9個段次實施平行志願,具體是:本科提前批次B段、D段、E段、F段(層一)、本科一批H段、本科二批J段、本科三批L段、高職專科批次N段(層三)和O段。

1.每一個段共設置6個平行志願,每個院校志願設置6個專業選項和1個專業調劑選項。

2.考生填報的6個平行但有邏輯順序的院校志願,投檔錄取的時候是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將上線的考生總分(文化課成績+全國性照顧政策分)從高到底排序並依次投檔。


3.對於單個考生則是“逐個檢索,一檔一投,能投則投,投後不檢,無投再撿,檢完則完”的投檔原則和操作步驟。

4.如此的志願模式,在一個批次中一旦發生投檔,要麼錄取,要麼退檔而直接退到徵集志願或者到下一個批次錄取。考生和家長一定對此要特別注意和關注,填報志願的時候要慎重考慮,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二、甘肅省考生在填報9個段次的平行志願的時候主要事項

1.根據志願報選原則,適當拉開梯度,滿足“一衝、二穩、三保”的規則。

2.填報的時候,大致將志願大學分成三個梯度進行選擇(假定某一考生高考成績高於一本分數線65分,即該考生的一本線高A為65):

(1)第一梯度A志願不要盲目攀的太高。該考生在一本線以上60-65分的大學裡選擇第一志願A。但這樣“一衝”的結果是無法保證專業,可能被調劑成其它專業,為了避免這種現象,考生應該在50-60分的大學裡選擇一所院校作為第一志願。


(2)第二題度B-D志願應該穩妥放心。按照“穩”的原則,該考生可以在一本以上40-50分的這些大學裡選擇三所大學作為B、C、D志願,這些大學把握較大,穩妥,專業略有保證。

(3)第三梯度E-F志願可以選擇保底。按照“保”的原則,該考生可以在一本線以上20-40分的大學中選擇兩所大學最為E和F志願,這兩所大學可確保考生投檔不會因為無法投出而被退檔或失去本批次的錄取機會。


時光匆匆微微甜


平行志願相比於順序志願,錄取風險大大降低。但是要填報好平行志願,我們還是要講求策略,不然也會容易出現退檔的慘劇!

鑑於平行志願的“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投檔原則,我們填報平行志願時,就要講究院校的梯度。有一位635分的考生,他的意向報考院校主要選擇了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武漢大學這四所學校,最後也沒有做好保底院校的選擇。那麼他的錄取情況很有可能就是個悲劇了,因為這四所學校當年的錄取分數線分別為666分、654分、649分和647分,都遠高於他的高考成績。這位考生的院校選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報高了。選擇了錄取分數線都高於他的分數的學校,那麼他就會面臨不被調檔的風險,只能參加本批次的徵求志願補充錄取或者轉入下個批次再錄取。

那麼在填報平行志願時要防範這類風險,我們就要運用好衝守保的策略,選好院校。

首先,我們在填報志願時,對院校錄取數據的分析越全面、越精準越好。我們在蒐羅近3-5年高校的投檔線、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和位次的基礎上,至少要對各批次院校作出如下判斷:今年可能的錄取位次是多少?今年可能的錄取分數是多少?今年可能的報考熱度是怎樣?院校錄取數據的年度波動幅度有多大?

那麼有人可能要說,這些高校招錄數據我都找不全,更不要說分析這些數據了。那麼不用著急,知涯志願把這些招錄數據都整理好了。知涯志願彙集了2千多所院校,3-5年各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及最新招生計劃,與考試院同步更新,方便你快速查詢,免去了對著大厚本苦苦尋覓的辛苦。


知涯曹老師


2018年陝西省高考平行志願錄取方式

根據陝西省招生委員會於2018年5月11日發佈的《關於印發《2018年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2018年陝西省繼續採用平行志願的填報方式,主要內容如下。

志願填報數量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各設6個院校志願,排列順序為A、B、C、D、E、F,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願;高職(專科)設8個院校志願,排列順序為A、B、C、D、E、F、G、H,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願。平行志願各批次不設置“願錄取到其他院校”的調劑表態欄,每所院校設“願錄取到其他專業”的調劑表態欄。

解讀: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各要填報6個志願學校,每個學校可以最多填報6個專業;專科可以填報8個學校,也是可以選擇6個專業。考生要讀的大學,只能在這些志願內的學校選擇,不能讀志願外的大學。另外,設置的“願錄取到其他專業”,說明可以服從專業調劑,調劑到該學校沒有選擇的其他專業當中。

平行志願錄取方式

(1)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分科類將所有考生按照投檔分數(文化課分數加政策照顧分數)從高到低排列,投檔分數相同時比較位次(考生總分相同時,依次按照語文、數學、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外語的單科分數由高到低排列)。按照從高到低的次序和每個考生志願的先後順序,依次進行檢索,檢索到的院校投檔尚未滿額,則檔案投向該院校。如果考生所填志願均無法投出,則該生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院校投檔比例內末位並列位次考生全部投檔。

(2)一次投檔。平行志願實行一次投檔。已投檔考生因身體條件、所報專業錄取滿額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等原因,被院校退檔後,只能參加本批次的徵集志願錄取或後續批次的錄取。報考人數不足或報考滿額但因院校退檔而造成的計劃缺額,採取徵集志願辦法進行補充。

解讀:全省所有學生按照綜合分數(包括文化課分數+政策分)大排名,按照名次依次挑選大學。例如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分別為全省大排名的第100、101、102、103名,按照這個名次,他們妥妥的能夠讀上一本學校,假如說他們分別在本科一批志願裡填報了A、B、C、D、E、F共計6個志願學校,那麼,在前99名挑選完大學後,首先輪到張三了,錄取系統會首先檢索張三的A志願大學是不是能投檔,如果檢索到的院校投檔還有空缺名額,就投過去,之後張三就被A大學錄取了。如果不能,則試著把張三的B志願大學檢索一下,如果能達到要求,就被B大學錄取,如果不能,繼續檢索C志願,等等等等依次進行,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能被任一大學錄取,則張三就可以讀大學了,如果都不能錄取,只能參加本批次的徵集志願(徵集志願的意思是,如果某個大學某一年屬於小年爆冷,誰都不報考,它招不滿學生,就在完成本批次的錄取後,繼續辦一次補錄工作,從落選的學生當中再選一次)錄取或後續批次(二本,三本)的錄取。在張三檢索完畢後,就輪到排名101的李四了,也是依葫蘆畫瓢依次按照上述規則檢索一遍。在完成李四的檢索後,再輪到王五等等。說白了就一句話:分數高的先挑大學。說到這裡,我想大家也都明白了,高考的考試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全省排名,這才是能讀上理想大學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