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開始之前呢,先拋個問題,其實現在我們在用手機的時候,到底在用什麼?我們在評判一部手機好壞的時候,標準到底是什麼?當我們把那些評測機構評選的TOP 5 的手機拿給你使用,你是不是就挑不出缺點了,它是不是就完全符合你的需求了?尤其作為消費者,我們一定要想清楚,我們買手機是為了什麼?不是手機選擇我們,而是我們選擇手機。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所以我抱著這樣的一個思路來體驗今天的產品:堅果R1,在使用之前我對R1的期待值很高,畢竟這是錘子科技難得的旗艦產品,經過之前的試錯,理論上R1應該是一部沒有短板的手機。而對於我而言,我對手機的需求則是外觀不醜,握著舒服,續航要好,性能要夠用,日常使用不卡頓,其實要求不高,但真的很少有手機能滿足我這個需求。

外觀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先看下包裝盒的變化,和之前的相比包裝盒都變成了扁扁的設計,正面非常單一的放了一個R字,包裝整體顯得有點太大。這麼大一個包裝拆開後還是標準的那幾樣東西,為什麼不送個殼,按我之前的使用情況,堅果手機的日常磨損還是很嚴重的。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手機背面的LOGO也做了一些細微的調整,顯得更精緻一些,同樣是集成了指紋識別模塊,我自己綜合對比來看,識別速度和精確性都得到了提升,因為上一代的Pro 2 我們之前也說過需要稍微用力一點放上去,並且左右手的食指識別精確性有著明顯的不一致,這些問題在R1上是已經完全感受不出來了。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背面這個比較明顯的弧度也是和之前的設計有著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採用的是3D玻璃,坦率地講,這個弧度對手感的提升會有一些幫助,比堅果 Pro 2 更是好太多。因為整機本身是偏向硬朗一些的,說實話有點硌手,但是有了這個過渡之後手握的時候會感覺更舒適一些。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正面也終於改成了這個所謂的美人尖設計,當然系統討巧的做了一個黑頂欄並且是默認開啟的,這樣時間和電量等狀態欄信息就完美的呈現在頂部的兩側,中間的攝像頭乍一看是看不出來的,幾乎就是一體的,當然缺點就是屏佔比看起來會小一些,所以儘管美人尖很突兀,我還是把黑頂欄效果關閉了。再來說下這個下巴,發佈會上沒提,整體就一筆帶過了。其實拿到真機還是有些失落的,比我預想的還要寬一些,加上上面是圓角的設計,下巴這裡就變成了直角設計,整體看起來其實有點彆扭,我不知道白色版實際觀感怎麼樣,但我個人覺得會有些不太協調。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如果你是比較追求高屏佔比的視覺效果,那麼我建議你把黑狀態欄關閉,把底部的三個導航按鍵隱藏,切換成手勢操作,除了在操作方式上需要一定的時間習慣外,高屏佔比帶來的視覺效果還是很震撼的。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後面的攝像頭,非常容易磨花,我這臺才用三天,而且已經非常小心翼翼了,但還是出現了肉眼可見的明顯的劃痕。好在官方可以免費更換,但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出現在一臺年度旗艦機上面有點不太妥,現在市面上很多千元機都不會犯這種錯誤,這顯然是供應鏈上的一個小問題沒被注意到。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這些,基本的設計語言和堅果 Pro 2 是很接近的,而且我提到的那些點基本都需要上手細細的體驗才能感受到,所以其實光看渲染圖的話,差別真的不大。

流暢度

錘子的所有產品我都使用過,說實話,界面操作的時候都會有一種肉肉的感覺,直到這臺堅果R1,真正讓我感覺到一種暢快無阻的灑脫感,這種流暢程度是顯而易見的,可能這在別的旗艦機上面已經習以為常,但對錘子的手機來說,真的太不容易了。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拋開系統團隊多年的優化經驗,我覺得更多的還是因為處理器上去了,底子就很雄厚。為什麼在行業普遍流傳性能已經達到瓶頸的情況下,很多人依舊還是追求高配置,這也是有原因的。連我個人都是,我不一定用來打遊戲,不一定需要這麼強悍的配置,這是一個很少用得到的場景,但正是這個“很少用得到”說明還是有用到,一旦真需要高性能運行的時候,手機只要體現出一點點不暢快的行為,都會讓整個體驗大打折扣。總之就是,我不一定要用,但你一定要有。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堅果R1做到了,包括我最高頻率使用的微信溝通場景,響應速度都非常的快。在這點上可以選擇幾個場景和堅果 Pro 2 來對比下,就能非常直觀的看出差異性。

實際測試,應用啟動速度、遊戲加載、網頁加載、信息流滑動,堅果R1都表現出了一臺旗艦機該有的狀態,異乎尋常的流暢。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在遊戲測試中,王者榮耀高幀率模式下團戰場景,可以穩定在60幀,在刺激戰場中,系統默認為高清模式,跳傘落地、射擊都非常的順暢,我覺得不管怎麼樣,拿堅果R1去打遊戲,就算你不會百分百滿意,但絕對是能暢快玩的。

相機

這是一個重頭戲,連老羅在發佈會上都強調這次把相機的短板補齊了,可見之前的產品相機表現有多差勁。

實際拍攝的時候,戶外光線較好的情況,拍出來的照片基本都有很好的觀感,去拍一些食物、綠葉會有一種飽和度提高的感覺,很討好眼球。上一部手機用的是堅果Pro 2的用戶,這種感覺會更加強烈一些,拍照表現已經拉開了明顯的差距。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但在一些特殊場景,比如逆光或者明暗對比較為強烈的地方,拍攝就會有些失常了,這就不能用自動模式下拍照解決了,選擇專業模式,根據實際情況去調整一些參數拍出來會比較好。

前置自拍比較有意思,在室內拍攝的時候,拍出來的人臉依舊是偏黃的,即便是開啟了美顏效果,也很難讓女生接受。從我個人角度看,堅果R1的美顏比較自然,至少不會看出那種特別假的感覺。但是整體效果不是很好,再怎麼自然,黃臉婆式的成像總不是多少女生願意接受的。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但是到了室外光線較好的場景,拍出來的人臉刷的一下就白了。可以看下樣張,同樣是開啟美顏,在自然的基礎上又具備了美白的效果,整體觀感就上去了。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總的來說,我覺得老羅在發佈會上說的沒錯,也僅僅是補齊,達到標準水平,但要達到出色、驚豔、碾壓這樣的水平還是有一定距離,如果單比相機這一項,同價位上很多機器都可以和堅果R1一戰,所以單相機這一方面只能說隨手拍也是能拍出拿得出手的照片了,不至於莫名其妙的出現偏色、曝光異常這樣的基礎問題讓你抓狂了。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很多機構都喜歡在極限場景下做對比測試,這裡我就不測了,主要我們作為正常的用戶,真的很少會有這樣極限場景拍攝的需求,大部分就是隨手拍,看到好的東西想把它拍下來,堅果R1夠用,但不夠出色。

功耗、充電

因為沒有拿到錘子的無線充電板,所以無線充電這一塊用的是第三方的產品,在測試的時候會發現機身溫度有點飄,大部分時候是正常的溫度,但偶爾會變得巨燙,燙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我覺得手已經不敢碰上去了。因為沒有更多樣本可以測試,所以目前也不確定是充電板原因還是手機原因。

堅果R1的無線充電線圈位置有點奇怪,是在機身下方偏右的位置,也就是說我在實際充電的時候如果按照習慣直接放上充電板,極大可能是沒充進電的,一定要把手機稍微偏左下一點放置,這個雖然習慣了就好,但是總感覺很詭異,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設計。當然如果你在用第三方那種造型比較獨特的無線充電底座的話,可能放上去姿勢就不這麼優雅了。更新系統後,如果充電的時候線圈沒有對準,會彈出一個引導界面。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說起無線充電,其實充電所需要用到的介質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無非是改變了充電的方式提高了便捷性,但底座還是需要拖著一根線,這就很詭異,那麼有沒有一種適用於現階段技術限制,同時又能放在桌面上具有觀賞性的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底座呢。

錘子科技帶來了一個鬧鐘式無線充電座,造型非常好看,並且支持10W 快充,有意思的是當你把堅果R1橫向擺放在這個上面時,除了給手機充電以外,它還會讓手機屏幕顯示時鐘的界面,還可以用來播放音樂,這就非常實用了。如果說短時間內無線充電的方式擺脫不了有線,那麼這種多功能的底座顯然是一個非常實用的選擇。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有線充電速度還可以,最快的時候穩定在17W6V2.8A,基本充一個小時已經夠用,應急的時候充5分鐘也足夠做很多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堅果R1包裝自帶的充電頭和數據線接口都是Type-C的,數據線就是 Type-C To Type 的,其實這才是真正的Type-C數據線,早前的Type-A到Type-C僅僅是一個半成品,現在兩端都是C口就可以讓數據線兩端的設備互相傳輸數據、電力。還是那個問題,對用戶來說,在充電頭的選擇上會有一些侷限,但考慮到這是未來的趨勢,如果你一兩年內不換手機的話,很快就會普及的。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功耗上沒具體測試,但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個人感覺比堅果Pro 2更持久一些,理論上845的功耗會比較高,加上3600毫安時的電池容量,這個表現還挺讓我意外,基本能控制在一天一充的頻率上,日常使用也沒有出現過耗電異常的情況,系統優化應該是起了一些作用。

Smartisan OS 6

其實最期待的版本還是 Smartisan OS 6.66,在大屏操控上會有一些全新的體驗,可惜截止視頻發佈,還是未能等到其發佈。

即便如此,目前的操作系統還是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功能革新,比如結合線性馬達的快捷觸控,能在鎖屏、文本、圖片等這些場景將大爆炸、一步等這些原本的功能進一步在按壓的緯度上加強,但是說實話,震動感沒有我想象中那麼完美,在很多場景下,我按壓時候的力度甚至都有些不太好掌控。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優化是,堅果R1 的視頻防抖效果出奇的好,我用錘子科技的“子公司”產品 iPhone X 來對比,堅果R1都是完勝的。這個點錘子沒有做宣傳,但是體驗非常的好。而實現原理其實非常簡單,對比中發現,堅果R1實際拍攝的畫面視角要比 iPhone X 的小一些,所以很有可能就是通過四周畫面的切割來實現的防抖,這和視頻後期處理的方法類似,缺點是會損失四周的畫面,優點就是大幅度的提升了防抖。

整體來說,Smartisan OS 已經在效率優化的設計方向上紮根,TNT更是軟硬結合,從依賴程度上說,Smartisan OS 6 無疑是我用過的效率最高的操作系統。

總結

從發佈前的過高預期到實際體驗,堅果R1給我一種很穩的感覺,它在各方面都不是最拔尖的那一個,但在綜合體驗上卻是最穩定的。就手機本身而言,我並沒有特別認可,尤其是3499起跳的價格,冷靜下來想一想,性價比上來說其實並不高,可能最大的成本就在845上面了。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相比之下,Smartisan OS 反而成為了我願意為其買單的地方,其實用手機就是在用系統,手機行業發展到今天,硬件本身已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供應商,大家做的都差不多,而系統則成為了極為重要的差異點,從這點上來說,我覺得堅果R1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答卷。如果你非常在意個人消耗在手機上的時間,那麼使用堅果R1可能會讓你對手機的使用有一種新的看法。

做主力機15天:堅果R1 全面體驗報告

還是那句話,做產品一定是考慮用戶人群的,需求不一致的人是很互通的,堅果R1一定不是大眾主流認可的產品,但它一定是在被認可的用戶中評價最高的一款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