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惠東縣高潭鎮中洞村,地處海(豐)陸(豐)惠(東)紫(金)五(華)五縣的結合部,距惠東縣城112公里,距海豐縣城45公里,距紫金縣城50公里。村四周高山險峻,怪石嶙峋,羊腸小徑曲折崎嶇,有寨頭坳、麻角嶂等天然險隘,易守難攻。

1922年深秋,農民運動領袖澎湃來到惠東高潭中洞村點燃了革命的星火,自此拉開了惠東農民運動的序幕。戰火紛飛的歲月已經遠去,但當年的革命精神永遠紮根於這塊土地上,植根於這片土地上勤勞的人民。他們重修了“紅軍路”,遙思當年革命的艱辛和信念。它是中國建立最早的區級蘇維埃政權所在地,它是“東江紅都”。中洞村的百慶樓是中共東江特別委員會、東江革命委員會、紅二師師部舊址,是名副其實的“紅色心臟”。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中共東江特別委員會、東江革命委員會、紅二師師部舊址——百慶樓,建於清末、佔地570餘平方米的客家圍屋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重修後的百慶樓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這裡記錄了革命軍的革命事蹟與淵源歷史。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革命軍的勞動與辦公場所,我們現在先進的技術遠遠離不開歷史文化的傳承。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中國革命軍隊戰士的日常住所,由木板拼在一起顯得很簡陋。但恰恰體現出革命軍隊的不怕苦不怕累的軍人精神.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紅軍井清澈見底,井水源源不斷。

紅軍井孕育了這條村的人,紅軍井的水自然清澈甘甜,每天都有人在這打上好幾桶回家,刻碑上記載這紅軍井的來源歷史。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發現河源,帶你走進革命區—中洞村

為了紀念他們,讓更多人知道這革命村,在這裡建立中洞革命紀念廣場和中洞革明軍的刻碑。

這裡遍佈了中國革命軍的傳承革命精神。革命先輩英勇抗戰,無畏犧牲的英雄氣概,讓我們為此感到無比的自豪。如今這裡成為了全國最早的區級蘇維埃政府所在地和傳統教育基地,形成惠州市乃至廣東省紅色旅遊的一大亮點。在我們的空閒時間不妨來來這些歷史文化勝地學習,薰陶;弘揚革命軍的艱苦奮鬥,意志堅強的精神。

【攜友行益.善愛社會】河源市友益愛心促進會 QQ群:302098564

製作:友益天使、張婷峰;

攝影:丘文靜;

器材:佳能1300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