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今年鄭州安置房入市8萬套存量80萬套!大水漫灌能救鄭州樓市嗎

據媒體消息,2018年,鄭州計劃完成安置房網籤8萬套以上,參照《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中現房備案條件和程序辦理,備案完成後即可以通過商品房聯機備案系統正常簽約,手續齊全隨到隨辦。

筆者蒐羅了歷年鄭州棚改數據,推算出鄭州安置房存量大約在6500萬方,80多萬套。今後,還會新增30萬套左右。目前,正陸續以每年10%的規模進行辦證入市。

如此大體量的安置房進入流通市場,會對市場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對房價的走勢又有何影響呢?


鄭州安置房存量多達80萬套,夠多少人住?

今年鄭州安置房入市8萬套存量80萬套!大水漫灌能救鄭州樓市嗎

以下為官媒公開發布的數據,僅能檢索到2014年至今:

2014年棚戶區改造建設安置房19.45萬套。

2015年,鄭州開始實施棚改三年計劃,新建安置房套數:

2015年,全市新開工建設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116597套(戶)。

2016年,鄭州市新開工建設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107589 套(戶)。

2017年,鄭州市新開工建設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103387套(戶)。

2018年,鄭州市計劃新開工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項目9個,共計2.1萬套。

這五年來的安置房54.28萬套。

推行棚改貨幣化政策之前,此前累積的安置房大約在30萬套左右。

也就是說,截止到2018年,鄭州市安置房存量總計80多萬套。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鄭州市全域共規劃安置區434個,全部改造改造要保有安置房115.88萬套,目前鄭州安置房建設已經完成了80%。

那麼,這80萬套安置房能住多少人呢?中國的原生態家庭的人口數量為3~5口人,我們取中間值4人為基準來估算,80萬套能滿足320萬人的居住。按照目前城市小家庭人口平均數每戶2.5人來算,也可以住200萬人。

鄭州市統計局發佈的《2017年鄭州市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2017年,鄭州市常住人口為988.07萬,也就是說,鄭州的安置房就能滿足全鄭州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

今年3月份,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大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公佈,提出了“原則上以綜合整治提升為主,不再進行大規模的拆遷改造”的原則,執行“政府主導拆遷安置,市場化運作開發建設”棚改模式。言外之意就是,鄭州的棚改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每年十萬套規模的速度,三年內鄭州將全域完成棚戶區改造。所以說,目前的市場存量應該是飽和的。


一年辦證8萬套,對房價會有什麼影響?

今年鄭州安置房入市8萬套存量80萬套!大水漫灌能救鄭州樓市嗎

根據相關媒體的消息,2018年鄭州計劃推進8萬套安置房網籤。鄭州市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推進安置房網籤工作是安置房辦證的第一步,主要解決房屋已回遷安置完成,建設工程已驗收交付的安置房項目,受惠人群為全市拆遷安置群眾和城中村改造安置群眾。

今年鄭州安置房入市8萬套存量80萬套!大水漫灌能救鄭州樓市嗎

8萬套是什麼概念呢?根據鄭州市房管局發佈的數據,2017年鄭州全市商品住宅累計銷售269079套,鄭州全市住宅二手房累計共成交67412套,兩者合計共33.6萬套。入市的8萬套的安置房,佔到市場份額的20%。

今年鄭州安置房入市8萬套存量80萬套!大水漫灌能救鄭州樓市嗎

今年鄭州安置房入市8萬套存量80萬套!大水漫灌能救鄭州樓市嗎

那麼,這樣體量的安置房入市對市場的影響是怎樣呢?

1、棚改是主線,鄭州棚改進程接近尾聲。由於歷史原因,鄭州過度依賴第二產業,並導致城鎮化率過低,這是提振本地購房需求的最大阻力。棚改貨幣化安置則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優選,能夠將房地產投資更加充分向購房需求端進行正向傳導。大規模棚改衍生出大量的拆遷剛需群體,佔比超過整個市場購房群體的一半,推動了當地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棚改貨幣化在去庫存的同時,解綁資金,提振房價。棚改結束,動力消失。

2、安置房辦證並不意味著全部轉化為流通性商品。在之前,拆遷戶除去自住,想改善住房,都選擇出售安置房。棚改貨幣化之後,一部分安置房轉化為貨幣,減少了安置房的流通。例如,在之前,一戶可以分8套房子,想改善住房,需要賣掉4套。在棚改貨幣化之後,只分到了4套房子和200萬貨幣,他們可以選擇利用200萬貨幣改善住房,4套安置房用來出租。如此一來,真正入市的安置房數量肯定要大打折扣。

3、政府會根據市場反應調節安置房辦證的效率。安置房是宏觀調控的蓄水池,如果安置房集中入市,勢必會造成房價的劇烈波動,這顯然是不符合“市場平穩有序健康發展”的主旋律的。8萬套體量的安置房辦證,真正入市的大概佔到一半,對市場的影響不會很大,而且能夠起到平抑房價的作用,遏制房價再次瘋漲。

4、對租賃市場會有一定的影響。畢竟此前的安置房多是租賃用途,在合法入市之後,會擠壓租賃供應端。


房多人少,為什麼房價還在漲?

今年鄭州安置房入市8萬套存量80萬套!大水漫灌能救鄭州樓市嗎

據統計,鄭州市存量房約450萬套,其中安置房約佔其20%左右。這個比例看似很驚人,但是就全國範圍來說,這個比例還是相對較低。根據虎嗅網的數據,全國範圍內,小產權房的套數估計是商品住宅的3倍以上。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最為成熟的深圳,小產權房佔全市總住房套數的比例居然超過了56%,即深圳住房中一大半是小產權房。當然,小產權房裡不僅僅包括安置房,還有自建房、統建樓等。

鄭州市域範圍內的房子套數為:450萬存量房,按照第一個小標裡的算法,可以滿足1100-1800萬人的居住需求。這個人口數遠大於目前鄭州的常住人口數量。那麼,房子多了,人少了,為什麼房價還在漲?是不是算錯了?

雖然小編的高考數學並沒有及格,但是小學生的加減乘除還是不可能弄錯的。那,這個環節中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問題就出在這:

誰告訴你房子比人多房價就一定會跌?因為,人的需求是在不斷增加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生活中各種消費的需求也會不斷增長,改善需求會越來越多,一家人可能不止一套房子,可能老家一套,城裡一套,城郊還有一套,還有一套以租養貸。這種住房結構在當前市場上相當流行。就安置房來說,業主除去自住,大多選擇將安置房進行出租。而這些消費都會使得住房的稀缺性加大,這樣一來,僅靠人口來看供需就不那麼科學,因為,人的需求是無法估算的。只要人有慾望在,房價不一定就會跌,而是會更加穩定,偶爾還會一竄老高。

目前的鄭州房價高燒不退的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城市化進程導致的人口向資源優勢城市的過度集中,另一方面,存量房市場流通性極差,無法改善供需環境。如此一來,只能寄希望增量住房,增量住房的多寡是由土地供應的多少決定的,而土地是更稀缺的資源,是地方政府的錢袋子,只會是慢慢的抽繭剝絲,不能給你大水漫灌,這個在此前的文章多有提及。

由以上種種導致的住房結構化供需不平衡,是目前鄭州房價居高不下的最核心因素。

除此之外,市場的炒作,投資的非理性,資源的不均等性,進一步促使原本結構化供不應求的局面更加扭曲和加劇。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房價跌是不可能跌的,安置房入市的節奏會非常非常的理性。其對市場的影響也會非常的有限,至多是橫盤期延長,大概率還是房價平穩上漲。對於購房者來說,最大的利好就是,可以放心的買安置房了,畢竟有了房產證,上學看病幹貸款幹啥都方便了。當然,前提是,要選擇品質較好的安置房呀。

此外,買安置房有個大坑:從去年和今年的安置房網籤情況來看,安置房的首次簽約價格一般在3000元左右。二次交易的時候,溢價比例很高,會產生鉅額稅費。當然,安置房的入市,也對調節數據居功至偉,不然,你以為上個月鄭州均價8000多的房價怎麼來的?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