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藥店為什麼要創新?這是我見過最扎心的答案

藥店為什麼要創新?這是我見過最扎心的答案

5月16日,由中康資訊主辦的2018中國藥品零售經營創新峰會(以下簡稱“2018經新會”)在江西南昌萬達文華酒店正式啟幕。

大會以“激活門店單元細胞——掙脫藥品零售經營慣性泥潭”為主題,匯聚全國348個地級市第一梯隊連鎖、100餘家品牌藥企、新技術夥伴、跨界資源、智囊專家等近1000名業界精英,共議激活門店單元的經營活力。

在5月16日的開幕式上,中康資訊副總裁黃警首先向與會嘉賓拋出了一個問題:假如我國零售藥店的毛利率只有20%,整個藥品零售產業上下游該怎麼辦?

而從政策走向、市場競爭趨勢來看,這個設想並不是杞人憂天。

不創新,無未來。固守舊有傳統經營思維,“無心經營,無力創新”的企業,註定將被市場、被消費者所拋棄。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尊敬的各位來賓,醫藥行業的同仁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來到“中國藥品零售經營創新峰會”,再次相聚英雄城。

2220年前,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建立城郭,定名"南昌",91年前,也正是從這裡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武裝鬥爭和創建了人民軍隊的新時期。中國藥品零售產業的創新之旅以英雄城南昌為起點,是一份寄望,更是一份祝福!祝願我們這個產業創新之火,可以燎原,開創產業新的輝煌!

在過去十年間,中國藥品零售產業快速增長,產業規模從2008年的1300億增長到2017年的3664億,取得了近3倍的規模增長,15%的年複合增長率。甚至在國內經濟整體疲軟的背景下,依然保持較快增長。我們可以從中康CMH2018年第一季度數據看到,零售市場表現依然亮眼。

2018年前三個月,藥品零售市場規模92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8%,比起2017年全年8.5%的增速,稍稍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得益於藥房託管和“小荷才露尖尖角”處方外流趨勢,藥品銷售達到了693億元,同比增長12%;非藥品銷售231億元,同比增長0.4%。

藥品增速大幅反超非藥品。

從2017到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零售市場月度銷售額和同比增長率圖譜可以看到,過去一年來,整個市場保持著相對平穩的增長態勢。這說明,在經歷產業升級、政策收緊、行業動盪的適應期後,我們已逐漸接受並積極面對以合規、創新為生存之道的未來。

迴歸數據本身,第一季度化學藥、中成藥增速基本持平,都在12%左右。但是,比起化學藥同比2017第一季度超4個百分點的增長,中成藥在治理趨嚴的大背景下出現了同比下滑超1個百分點的情況。而受器械、保健品增長依然低迷的影響,非藥增幅持續放緩。

聚焦到細分品類,感冒藥、心腦血管藥和胃腸道用藥仍為規模前三的品類,佔整個市場超20%的份額。

從市場表現來看,受流感高發影響,感冒藥,止咳、化痰藥等都獲得了良好增長,這也是2017年呈負增長的抗感染藥在第一季度獲得6%增長的關鍵所在。對此,需要強調的是,國家規範抗生素類藥物使用的導向不會改變,終端銷售抗生素處方管理也只會日趨嚴格。

排除流感因素後,可以看到,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增長最為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受益於DTP藥房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補益養生品類也獲得了近15%增長,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消費者健康管理和自我保健意識正在逐步增強。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一系列數據表明,隨著“健康中國”、“消費升級”等國家戰略的加快推進,整個行業正保持非常積極的發展狀態。不過,

從新醫改的推進方向與路徑,以及健康產業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上看,藥品零售行業無疑也正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

醫藥產業獨有的抗週期性和穩健增長表現與這輪“以政策、資本、技術”為核心變革力的角逐正如“鐵布衫 VS 七傷拳”。總體看似波瀾不驚,但實則拳拳驚心。這輪變革實際上也是一個行業自我洗牌的過程,大浪淘沙,淘汰的將是“無心經營、無力創新”的企業。

保障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普惠性、政府衛生總費用的可控性、醫保資金使用的合理性,是醫改的推進重點。

4月1日起,浙江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和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兩定機構)——不同體制、不同機制、不同盈利模式的兩個主體,已統一執行同一醫保支付標準,藥品零售行業的經營支柱開始動搖。

行業根基面臨的更大沖擊,是醫保個人賬戶改革。由於沉澱多、保障功能弱、管理難度大,個人賬戶已被詬病良久。十九大後,醫保個人賬戶改革正式提上議事日程。個人賬戶逐漸淡化乃至取消,已經不再是傳言,而是即將到來的現實。

據某大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測算:醫保個人賬戶刷卡約佔公司銷售總額的38%。醫保個人賬戶每降低1個百分點,公司銷售額下滑10個百分點,一旦其它營運成本不變,醫保個人賬戶降低1.8個百分點,公司銷售額下滑18個百分點,企業處於盈虧平衡點。同時,從全國範圍來看,門診統籌並未將零售藥店與醫療機構等量齊觀,參與門診統籌的零售藥店少之又少,且對其設立了諸多限制。

另一方面,國家政策對合規管理要求日趨嚴格。從稅改到國家醫保局成立,無一不預示著更加嚴格的監管和更加微薄的利潤空間。分級分類政策在廣東的落地,顯然是再加一錘。目前,廣東省內5萬餘家零售藥店實力參差不齊,若按統一標準執行,必定會對整個藥品零售行業帶來強烈衝擊。而對執業藥師爭奪戰的劇烈程度,也將再上一個臺階。

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正在全面重塑醫療行為和生態,改寫產業結構,挑戰原有的需求供給模式。4月,《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無疑是對此的最佳驗證和有力推手。諸如阿里、騰訊、京東等具備強大互聯網優勢的跨界者,正在攻城略地,

競爭越來越多維度,我們受到的衝擊也越來越致命。

關於零售藥店的未來,我們可以先提前做兩個設想:

1.臺灣藥局在2002到2013年間,日營業額由3萬翻倍至6萬,到2016年已達10萬,但毛利率也由30%下滑至22%。假如我們的毛利率,也只有20%呢?

再來看看合規的必然趨勢下,藥店的成本和利潤將發生怎樣的變化:據某連鎖藥店數據,若企業為所有員工正常繳納五險一金,則其年度淨利潤將縮減22%~25%。

在可以預見的衝擊中,僅僅列舉以上兩點,就已觸目驚心。如何在產業發展新的歷史時期,以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為核心,以提高專業能力和零售技術能力為手段,建立起適應未來的商業模式?這是在座的工商企業,以及中康資訊共同面臨的挑戰。

目前,中康資訊一直在做並且持續優化的一項工作,便是基於對醫藥健康產業的核心零售連鎖資源進行分級與分型管理,從規模區隔、區域分佈、決策人群鏈接等多維度進行年度行業會議以及活動規劃,助力供零合作的戰略溝通與策略落地,推動產業供應鏈價值重塑。

首先是行業人士最為熟悉的西普會,定期每年8月召開。致力於打造產業最頂級思想盛宴,集結前瞻性信息與思想交流平臺、戰略性產業合作溝通平臺、引領性創新變革與跨界融合平臺、健康產業投融平臺、高端產業形象展示平臺於一身,實現產業戰略資源連接,推動產業升級。

其次是3月份剛剛結束的西鼎會,作為中國唯一彙集最廣泛縣域資源的大型對接會議,面對這個富礦和成熟度相對較低的市場,西鼎會的核心在於探索縣域新機遇,驅動縣域市場加速增長。

最後是讓我們現在相聚一堂的經營創新峰會,每年兩場,分別於每年5月和11月召開。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以創新為方向,以落地運營為目的,探尋藥店經營創新突破路徑。經新會希望集合產業內外的智慧和力量實現供應鏈價值優化,推動產業經營模式轉型升級。因此,我們希望參與其中的工商企業及第三方機構等,必然是有強烈的供零協作意識,積極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進行探索和實踐,敢於掙脫經營慣性泥潭、實現創新發展。

創新不易,在傳統經營理念和當下贏利模式羈絆下,知行往往難以合一。因此,在本屆會議,我們給出的建議是從激活門店單元的經營活力入手,希望通過未來兩天兩夜的探討,能給大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最後,感謝贊助並支持本屆會議的企業,感謝:江中集團、輝瑞健康藥物部、華潤三九、哈藥集團、中新、康朝、雙鯨、正大清江、迴音必、上藥信誼、中國中藥、青島國風、康弘、齊魯、陳李濟、固升醫藥、中證萬融、東健、佰新康品、北京泰德、健康元、全星製藥、威海肖氏、碧凱、李夫人、樂普藥業、潤都、欣樂佳、興藝、羅浮山等現代化中醫藥企業。

以及捉藥師、悠洛客、博士倫、艾康、靈海道具、康亦美等一批助力行業創新的新銳企業。

財智說

本公眾號致力於中國藥品零售業的深度研究、熱點資訊傳播、運營幹貨剖析、標杆企業 榜樣人物宣傳...關注請掃描文末二維碼,解鎖更多精彩行業內容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