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055驅逐艦的相控陣雷達為什麼位置比較低,會不會影響探測效果?

電影百老匯


艦載雷達的安裝高度較低會對探測效果產生一定影響,但055由於擁有完善的雙波段雷達,因此可以忽略這種影響。

圖:國產055

型萬噸大驅

我們都知道,美系或者以美系為參考對象的其他國家驅逐艦,大多采取艦載雷達高置的佈局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艦載雷達的探測距離。像我們熟悉的美製“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日本的金剛級、愛宕級驅逐艦,以及韓國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等,都是採取這種將相控陣雷達佈置在艦橋頂端的做法。除此之外,歐洲的一些驅護艦,如英國45型驅逐艦,“地平線”級護衛艦等也是這種思想的典型代表。
圖:美製“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但其實相控陣雷達的高度對探測距離的影響沒有那麼大。現代戰艦上裝備的雷達,特別是大型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距離動輒就達到幾百公里,雷達的安裝高一點和低一些對其探測距離的影響不是很大。之所以那些國家選擇往高了放,還是單波段雷達的精度不夠導致的。像傳統“宙斯盾”系雷達,屬於大型S波段雷達,其探測距離很遠,但精度較差,適合遠程預警,但對近距離的精確跟蹤和定位則表現較差。因此,將雷達置於艦橋頂端,可以提高雷達的探測距離,同時延長了預警時間,可以留給軍艦作戰人員有更多的準備時間。從這方面來看,這其實是無奈的舉措。


圖:韓國“世宗大王”級驅逐艦

而055之所以能夠不在意雷達的安裝高低,是因為雙波段雷達的存在。一方面,除了大型S波段雷達,055萬噸大驅上還奢侈得佈置了一款小型X波段雷達。X波段波長較短,探測距離也不遠,但精度高,搭配S波段雷達使用能夠取長補短,相得益彰,能夠很好彌補雷達安裝高度不足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相控陣雷達安裝於艦橋中部,有利於軍艦的整體隱身性能,能夠避免雷達高置可能導致軍艦重心不穩,影響適航性的情況。在這裡,不得不說,像45型那種“頂個球”的佈局方式真是醜到哭,同時嚴重影響了軍艦的適航性,可以說得不償失。
圖:英國45型驅逐艦高聳的雷達格外顯眼



兵者詭道也


【055驅逐艦的雷達個頭大、功率強,要和上層建築融為一體,不影響探測效果!】


055型驅逐艦排水量超過1萬噸,設計有一百多個導彈垂直髮射單元,可以容納海紅旗-9型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和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將成為中國海軍走向遠洋最為依仗的裝備。055的設計非常前衛,上層建築和桅杆都考慮到減小雷達反射信號的設計。


055型驅逐艦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為艦隊和航母編隊提供區域防空能力,所以雷達要探測得非常遠,而且要有多批次目標的跟蹤和定位能力,這就要求所實用4面大型相控陣雷達的每個陣面要指向不同的方向,以便實現針對360°空域的探測。而且,雷達還要有龐大的供電、冷卻系統。所以,在艦橋下方裝,是最好的選擇,視野開闊,又方便維護,而且沒有破壞隱身設計。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也是類似設計。不過,中國海軍的055在艦橋上面還有封閉式桅杆,桅杆上還有雷達陣面。


還有些國家海軍的驅逐艦,相控陣雷達在艦橋上面,比如印度“神盾”的“加爾各答”級,就採用了與歐洲某些護衛艦相似的設計,把四面相控陣雷達放在較高的位置,也就是軍民們通常說的“頭上頂個球”。印度驅逐艦採用這個設計,主要是因為用的以色列的雷達,個頭比較小,也不太重。所以,從雷達尺寸和個頭,也能分析出驅逐艦戰鬥力的強弱。


軍事觀察員東旭


055的下水引來的廣大軍迷朋友的一陣歡呼,作為目前最先進的艦艇之一,其無論是外觀顏值還是戰鬥力都是爆表的存在。吾等吃瓜群眾也憑藉著目前公開的幾張圖片開始了研究歷程,看來看去發現其相控陣雷達安裝的位置相對較低,於是乎問題來了,這樣會不會影響探測效果?

055想象圖

從目前的情況看是不會的,裝在較低的位置反而帶來了很多好處。首先就是降低重心了,要知道相控陣一面盾的重量就高達幾十噸,要是一味的追求提高探測性像人家加爾各答級那樣直接裝在桅杆上就會導致大頭兒子,頭重腳輕的存在,這樣的情況機動性令人堪憂,一個高速拐彎就有可能導致翻船,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況且以中國的實力雷達的性能也已經夠強的了,根本不需要加高安裝位置來增加探測性,這樣的舉動同時也對雷達的意義不大。再者現在體系化作戰,遠距離的探測完全可以交給預警機去做。

“大頭兒子”加爾各答級

新一代的戰艦強調的是隱身性能,這就要求雷達反射的重災區艦橋部分儘可能的扁平低矮,要是雷達真安裝的那麼高的話那麼艦橋的面積增大是肯定的,這樣勢必會增加反射面積。更加恐怖的是萬一為了加高安裝位置伺候這部雷達改變了隱身的幾何外形就尷尬了。因此位置較低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隱身考慮。而關於日本和印度設計艦艇時給人感覺不怎麼考慮隱身性能很大程度上是人家主要也就是在他們周邊作戰,兩者的周邊是各種島嶼,因此雷達波經常被島嶼屏蔽,隱身相對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052D

綜上所述,經管055的相控陣雷達安裝的位置較低但是不怎麼影響其作戰能力,畢竟其雷達性能夠強大這個位置沒有什麼影響,外加需要考慮到隱身。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各位讀者大大點波訂閱關注吖~


區域拒止


055驅逐艦的相控陣雷達位置比較低?個人認為這個是“相對論”的看法。客觀的說055驅逐艦相控陣雷達的位置,與世界範圍內主流高性能驅逐艦的雷達安裝位置相比已足夠高,但為什麼055驅逐艦雷達的位置給人的感覺會比較低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055驅逐艦體型龐大、“胖不顯高”:根據目前公開的信息,055驅逐艦長180米、寬23米、標準排水量11000噸、滿載排水量約12500噸。如此龐大的體型、尤其是較小的長寬比,使得055驅逐艦體型顯得十分豐滿,艦艏樓也同樣顯得比較“矮”,安裝在艦艏樓四周的相控陣雷達的位置視覺上自然看起來也比較低,而在052D驅逐艦上,其相控陣雷達的位置看起來就比較高,因此,這是“相對論”的結果。


052C驅逐艦、052D驅逐艦、055驅逐艦同角度對比,可以看出055驅逐艦相控陣雷達的位置要明顯較高。
055首艦下水儀式,可以從下面艦員的身高來對比一下相控陣雷達的安裝位置(相對於吃水線),高度可不低

2)055驅逐艦相控制雷達面積大、顯得相對位置較矮:055驅逐艦裝備的相控陣雷達是在052D驅逐艦的基礎上優化改進而來,而且,055驅逐艦相控陣雷達的面積要明顯大於052D,即使與最新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相比,055的雷達面積也大得多。雷達面積達,那麼即使安裝高度與其他軍艦接近(甚至更高),看起來的效果也會產生高度較低的效果。

055驅逐艦與日、韓宙斯盾驅逐艦的對比,可見055的相控陣雷達面積要遠大於美國的“宙斯盾”雷達,高度其實差不多

055驅逐艦後面的2塊相控陣雷達安裝位置更高

一艘主力水面艦艇,從立項、設計、論證到建造、調試、服役,中間要經過大量的計算和分析,相控陣雷達的安裝高度更是一個必須要詳細評估的指標,何況055級驅逐艦可是人民海軍本世紀上半頁最受重視的“目標艦”項目,雷達面積及安裝高度絕對是最優的設計!


威吶解析


055級驅逐艦與美國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都採用相控陣雷達天線略高於艦身的艦橋下方;日本愛宕級驅逐艦和金剛級驅逐艦雖然也安裝在艦橋下方,但由於艦橋安裝位置相對較高,所以雷達安裝位置相對靠上,日本秋月級驅逐艦直接把雷達天線安裝於艦橋上方;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更是將雷達天線安裝與桅杆上方。各國相控陣雷達安裝位置的不同,體現了不同的設計思路,箇中優劣不可一言而蔽之。我國055級驅逐艦相控陣雷達天線安裝位置較低個人認為主要有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作戰需求決定安裝位置要儘量較低。相控陣雷達天線每一面都重達數十噸,如此龐大重量如果安裝位置過高,必然導致軍艦平衡性下降,耐波性能降低。而055大驅與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在使用定位上都是伴隨航母執行全海域作戰任務,必須適應全球各海域風浪和氣候變化,在任何海域都能發揮最大作戰效能。反觀日本其作戰需求都在本國周邊海域,耐波性能要求相對較低,雷達位置安裝相對靠上也能夠滿足本國作戰需要。印度雖然有野心制霸印度洋,但目前主要作戰需求仍是本國周邊海域,並且印度洋尤其是印度周邊海域是全球最平靜的海域,基本不用考慮耐波性能。

第二,大洋作戰需要艦船隱身設計。中國海軍走向深藍,必須要考慮在大洋上進行艦隊決戰的需求,這就決定所有艦船必須要考慮一定的隱身性能,甲板上方建築物儘量低矮化、平整化。如果雷達位置安裝過高,必然導致整個上層建築高度增加,雷達反射面增大,使整個艦船隱身性能大幅降低。日本和印度設想的海軍作戰範圍大多在本國島嶼範圍附近,敵方雷達在觀察時會經常被島嶼及其上面的建築反射的雷達波所幹擾,使艦船在敵方雷達屏幕上不是很明顯,相對的就不需要太過注重雷達隱身性能。

第三,安裝位置高低對雷達作戰性能影響不大。在海平面上方10幾米和20幾米位置安裝雷達,對探測距離的影響真的沒有多大。目前能夠將x波段和s波段雷達整合到一面相控陣裡的國家只有中國和美國,日本秋月級用取巧的方式安裝了一大一小兩面相控陣天線,實現了最簡化的雙波段雷達系統。x波段雷達的波長只有三釐米左右,定位精度較高,由於遠距離衰減速度較快,主要用於近距離為防空系統指引目標。s波段雷達的波長一般在十釐米左右,探測距離相對較遠,但精度相對較差,主要用於中距離預警,探測距離在500公里左右。s波段雷達安裝位置靠上或靠下對探測目標距離的影響最多也就10到15公里左右,而10至15公里對導彈或戰機而言只能說是眨眼之間,對作戰的影響微乎其微。而x波段雷達無論安裝位置高低都能在艦載防空導彈射程之外鎖定來襲目標,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將雷達天線安裝的那麼高了。

第四,現在作戰是體系之間的對抗。中國海軍的目標在深藍,航母編隊遠距離預警任務主要由航母艦載預警機擔任,防空驅逐艦作為航母編隊中層防空圈的支撐,其雷達探測距離已經能夠滿足需求。艦載預警機與航母編隊各艦船之間都能進行數據交換,完全可以既然遠距離的目標參數共享給防空驅逐艦,合力完成艦隊防空任務,也就沒有必要必須追求超過作戰需求的探測距離了。

現代艦船用相控陣雷達技術水平中美執世界之牛耳,均裝備有整合x和s波段雷達的整體相控陣雷達天線,兩波段之間互不干擾,甚至能夠互相兼容以提高工作效率。日本雖然採用取巧的方式將一大一小兩面相控陣雷達天線並列安裝,以實現雙波段探測,但由於兩個雷達天線之間的互相干擾,反而造成了探測距離達不到預期,甚至在需要時要交替開機,延長了預警反應時間。





以上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本人,以便及時更正。


汪淳浩瀚


一般艦艇的設計跟具它的作戰需求綜合考慮的,055的應該更具隱身性,但不影響它的探測距離和精度°052裝的再高也比055低,噸位擺那兒。到大洋裡去也需要高度的平衡度和炕浪性的。艦身設計也可能產生視覺上的差異。


據路邊社報到


雷達天線面的位置設置經過嚴格測試,既要能遠距離探測,也要做到隱身,要綜合考慮。


宋忠平


軍事裝備的安裝和使用效果,是經過多重測試實驗,要麼突出某一特長,或者為了突出某一效能而做出取捨,055萬噸以上,身形高大,雷達面積大,導致看上去感覺偏低,但實際探測距離和精確度等效果不會打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