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渭南: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

渭南: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

渭南青年網(閔盼龍 王露 攝影報道)7月9日上午,由渭南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系列新聞發佈會"召開,渭南市住建局副局長原曉軍作新聞發佈。隨後,渭南市住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原曉軍,陝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趙海春,西安市政設計研究院能源所總工程師閆志江等接受採訪,並參加訪談。

渭南: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

據原曉軍介紹,近年來,市住建局搶抓發展機遇,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全面推進西渭融合發展,始終把中心城市項目建設作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發動機"和"助推器", 先後實施了總投資千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改善了中心城市的基礎條件、服務功能和形象品位,中心城市承載能力明顯增強。一是城市框架不斷拉大,路網結構日趨完善。按照"外成環,內成網,節點暢通"的要求,修建了勝利大街中段、前進路北段、渭河大街中段、車雷大街中段、西嶽路中段、金水路中段、杜化路中段、六泉路中段、崇業大道、新區東路、勝利大街西段、工業大道、幸福大街、居易大道等46條道路,總長度達83公里。二是公園景觀綠化建設亮點紛呈。按照"把城市建設在森林裡,讓森林生長在城市中"的思路,堅持大片植綠、拆牆透綠、設法增綠的原則,全面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和園林城市。三是民生工程"補短板"成效顯著。近年來,共計實施民生類項目70餘個,完善了城市雨汙排水管網建設,完成排水管道38條,長度約80公里。四是公共服務類項目穩步推進,城市服務水平明顯增強。堅持以學校、醫療衛生、停車場、公廁等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持續增強群眾福祉。

渭南: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

在訪談中,原曉軍就市住建局如何發揮平臺作用,為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設持續發力的問題進行了回答,他講到,按照《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渭南屬於這個區域裡的次核心城市,作為住建部門,主要是承擔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公用事業建設和管理工作,負責全市建築業、住宅與房地產業、城鎮建設等行業管理工作。一是貫徹落實"項目為王"理念,提升中心城市承載力和首位度。以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為契機,加快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以西渭融合發展為主題,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鄉規劃統籌等工作。竭力貫徹落實"項目為王"理念,大手筆規劃、高標準建設、精細化管理,發揮項目建設牽頭抓總作用,抓協調、保開工、搶進度,確保204個城建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306億元。積極推進城市內外環線建設,重點抓好"斷頭路"、集中供熱、城市亮化、綜合環境等一批民生熱點問題,讓渭南城市更舒暢、更宜居。二是全面推進縣域城鎮建設。堅持規劃引領,構建以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內涵的規劃體系。不斷增強重點鎮的輻射帶動能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省市級重點示範鎮和文化旅遊名鎮。結合沿黃沿線各鎮特色,因地制宜發展休閒旅遊、民俗文化、生態農業等特色產業。三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把握關鍵、突出重點,推進"垃圾革命"、"廁所革命"等各項重點工作。四是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以深化改革、優化流程、提高效率為重點,紮實推進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有效縮短項目審批時間,提升優化營商環境,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營商環境一流地級市。搶抓政策機遇,積極爭取中央和省上各類專項資金,加快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同時,為適應新形勢下城市建設工作要求,加大引進高學歷、高水平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人才力度,依託各類培訓機構,不斷提高現有住建系統人才隊伍的數量和質量,為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