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一輪房價上漲週期要來了?

因為疫情壓抑的購房需求,已經開始釋放。


上週(2.24-3.1),惠州住宅網籤繼續走高,全市住宅網籤864套,環比上漲291%。其中惠陽區市場熱度上升明顯,網籤227套位列第一。


數據最為真實,看來惠州市場已經開始甦醒。


許多人的印象中,惠州房價好像一直不溫不火,維持在1萬出頭,給許多人造成不用著急買的“假象”,這都是惠州限價的原因。


2016年10月14日,惠州市發改局、房管局發佈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的通知,要求對惠州房價實行限價,一是嚴格的新房價格備案體系,二是規定了低於備案價的10%交易將被鎖盤。


新一輪房價上漲週期要來了?


後續為了完善相關嚴格的備案價政策,還出臺了多個補充文件,比如要求每棟樓的備案價差不能超過7%,同一棟樓不同樓層的備案價差不超過8%,且重申樓盤備案價只能降低不能上漲。


當時的通知時間限定是3年,而2019年10月14日起,這紙通知就到期了,於是中介一波吹漲惠州房價,隨後住建局回應:依然延續限價路線,不會出現政策空檔。


但實際上的市場卻是備案價已經開始有5%-9%差別化調整。也就是說,從去年開始,惠州房價就在一步一步往上漲,雖然一次移動的腳步不大,但每一小步都走得無比堅定。


新一輪房價上漲週期要來了?


大灣區九市中,以城市組團來看,價值最高的絕對是深莞惠,其次是廣佛,但同樣都是臨廣、臨深,東莞和佛山的房價一再被推高,東莞最高去到3萬+,佛山千燈湖板塊也去到2萬+,唯獨惠陽,依然維持在1萬+的房價。


新一輪房價上漲週期要來了?


如今限價到期,官方雖強調限價仍是惠州主基調,但卻默認部分項目放開,名其曰:“執行差異化調整備案價,並不是對價格沒有限制。”


去年限價到期前,有部分新盤就開始在抬高備案價,金裕星河丹堤花園、御水龍庭、德威江譽城等新近拿到預售許可證的項目,備案價相較上一批單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調,上調幅度在500-1200元/㎡之間。


限價已經執行3年,讓惠州樓市得以健康發展,但差別化調控卻更符合市場化的需求。


限價不可能全面放開、大水漫灌,但之後肯定是有漲有跌,有保有壓、優質優價,讓價格更符合市場規律。


三年裡我也曾去過幾次惠陽,2016年去惠陽的時候,普遍均價1.2萬左右,當時受熱捧的星河丹堤不過1.4萬左右,如今星河丹堤的二手房接近1.8萬,還有很多比較優質的項目也已經突破1.5萬,但也有很多項目依舊徘徊在1.2-1.3萬左右,3年未見上漲。


雖然房價看似上漲不大,但地價卻在不斷上漲,2017年惠州平均地價為4315.4元/㎡,而2018年全市平均地價為7054元/㎡,其中惠陽2017年平均地價為5893.7元/㎡,到2018年平均地價6586元/㎡,地價在不斷上漲,但房價卻死死被限價壓住,假設限價全面放開,部分優質項目會直接突破兩萬。


很多人對惠陽樓市的印象是:一直停留在1萬出頭,漲幅不大,這種印象很片面,實際上部分優質項目已經在悄悄漲價了。


新一輪房價上漲週期要來了?


這幾年深圳的發展是一路向西,樓市跟隨著城市核心的轉移,從西至東,房價逐漸走低。而購房者也跟著這樣的足跡去置業,富人買西邊,剛需買東邊。


但也奈何不住高房價自西向東的一路碾壓,尤其是去年深圳房價再一次迎來輪漲,迫使剛需再次往東走,位於深圳東部的臨深區域,在深圳房價一路往東發展的態勢下,成為深圳客置業的熱門區域。


新一輪房價上漲週期要來了?


近幾年,惠陽頂著“深圳後花園”的稱號,吸引了大量資本入駐,經歷過高速集中建設的幾年,惠陽目前遍地是房子,基本是隻見房子不見人,我在16年第一次去惠陽時,也深有同感,但19年再次踏上惠陽時,開始有了別樣感受。


雖然還是有成批的房子,但是夜晚亮燈率開始多了起來,白天帶孩子的老人也開始出來了,在小區裡也能看到一些年輕人在晨練,但這些景象,只在部分小區有看到。


新一輪房價上漲週期要來了?

(網友拍攝的臨深小區夜晚亮燈率)


在限價的這幾年,惠陽其實也在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扎堆的樓盤建設,但真正有價值的卻不多。


當下的惠陽樓市同樣有規律,優質樓盤很好賣,每次新推盤的備案價都有一定幅度的上調,而那些差一點的樓盤,則基本無人問津,且3年價格幾乎絲毫不漲。


有人經常說,惠陽遍地是坑,我也同意,惠陽早就不是閉著眼就能買的城市,找到優質好項目尤為重要,這也是大鬍子李俊懷老師曾多次考察惠陽的目的,實地考察,為學員找到最優質的項目。


惠陽當下的房價邏輯和深圳房價上漲邏輯是一致的,深圳房價的上漲,往往都是由優質片區的優質項目開啟,越優質的項目,漲幅會越大,而那些靠著概念炒上去的,泡沫總是會被擠一擠。


哪怕是深圳,也不是所有房子都能無條件上漲,比如鹽田的豪宅、龍崗的公寓,惠陽的房子亦是如此。


新一輪房價上漲週期要來了?


惠陽能不能買,會不會漲,漲多少?這是普遍購房者關注的問題。


很多人用很多數據和概念規劃去論證,這裡我就不重複了。我只想讓大家關注幾個問題。


第一個,限價能堅持多久,3年限價到期,遲遲沒有新政補充,基本默認優質優價,未來惠陽樓市房價分化已是事實。


第二個,地鐵利好,雖然惠州還未達到300萬城區人口,無法修建地鐵,但250萬和300萬差距非常小,從由百度地圖慧眼編寫《2019年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中顯示,中國100個城市中,根據人口吸引力指數進行排名,反映城市人口吸引力狀況,惠州排名16。


新一輪房價上漲週期要來了?


惠州的人口吸附力還在不斷加強,要達到300萬人口,不會很長時間,而深圳地鐵14號線已經動工,從白雲新城到14號線的最後一站沙田站,只有2-3公里,公交換乘地鐵,實現雙城生活,沒想象中難。


第三個,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已經出臺,城市群發展勢必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而眾多城市群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是最具核心競爭力的,惠州臨深,具備先天發展的地緣優勢。


第四個,擴容,這個我們屢次提,深莞惠都市圈尋求發展,人大代表已經提案要三地合作共同建設公共住房,接下來幾年,融合肯定是趨勢。


搞清楚以上幾個問題,其實對於惠陽能否買,會有基本的概念。


疫情逐被控制,春天即將到來。惠州樓市已經在慢慢回暖,上週網籤864套,惠陽熱度上升,而這個月也將突破零供應,預計18盤將推新,近千套新貨入市。


不過,供應多並不是有價值的房產就多,買可以,但得挑著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