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不要指望家暴的男人轉性,有了第一次就會有千千萬萬次!

不要指望家暴的男人轉性,有了第一次就會有千千萬萬次!

各位影迷朋友大家好,我是您的好朋友影,很高興再次與您相會,本期想與您分享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現實題材電影,內容可能會讓人不適,但是極有教育意義。

天水圍滅門慘案

2004年香港天水圍發生了一起慘絕人寰的滅門案件,一個男人殘忍殺害妻子和一雙小女兒後自殺身亡。在慘案發生前,這位妻子曾多次求救,但並未受到各方重視,所有人在慘案發生之前都將這當成了普通的夫妻矛盾,並且眾人多次勸說妻子與丈夫和好,眾人的漠視和縱容間接導致了慘劇的發生。後來,許鞍華導演將這一事件改編成電影,沉穩細膩地展現了一個柔弱女性在家暴事件中的無助和孤獨,給冷漠的社會一記響亮的耳光,控訴了警方和社工對於底層求助者的敷衍與無情,這是一部讓人很難受的電影。

不要指望家暴的男人轉性,有了第一次就會有千千萬萬次!

倒敘與多視角敘事

電影中,導演運用倒敘、插敘的方法來講故事,通過不同人物的記憶和陳述,講述了女主阿玲與丈夫李森之間的恩怨、愛恨。影片開始就是天水圍滅門慘案新聞事件的報道。警方找到了死者生前的鄰居、朋友、親人進行分別問話,故事通過不同人的闡述一點點展開。阿玲與丈夫李森在事發前感情已經破裂,常常遭受婚內強暴,被蹂躪虐待,身上帶著李森加諸在她身上的傷害;李森好吃懶做不思進取,寧可領社會救濟也不肯好好找一份工作,卻對在外打工養家的阿玲懷疑和不滿;川妹子生活的小山村貧窮困苦,人們對於這個香港來的男人的諂媚和莫名尊敬讓這李森心底生出莫名了優越感,他強迫阿玲的妹妹與他發生不正當關係,趾高氣昂的凌駕於這一家人之上,將自己當做這一家人的大恩人,自認為這一家人都應該對他感恩戴德,強暴阿玲的時候還要求她反覆重複“沒有你,沒有我的今天”。

不要指望家暴的男人轉性,有了第一次就會有千千萬萬次!

擁擠的電影畫面

這電影中,多數時候的畫面都顯得十分擁擠,大量的人物近景和特寫,擁擠的居住環境,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壓迫感,突出了整個故事壓抑的氛圍。電影中無數次出現阿玲家門前的走廊,有一處轉角,轉角一側射進一抹光,這個走廊並不寬,但是母女三人被扔出家門的時候,蜷縮在走廊裡卻把走廊顯得格外寬闊,這也襯托了母女三人的弱小。電影中絕大部分的景物的取捨都很獨特,展現了十分扭曲和壓抑的氣氛,讓人觀看後心底升起略微的不適。

不要指望家暴的男人轉性,有了第一次就會有千千萬萬次!

救濟金滋生的懶惰

我看到一些電影的評論將男主的失業和落魄歸咎於社會經濟的不景氣。但我總覺得這事有點拉不出屎怪地心引力般的無理取鬧。誠然,社會經濟不景氣會帶來一部分人的失業,但是,並未到窮途末路的地步,曉玲能夠找到餬口的工作,為什麼李森就不能呢,歸根到底是因為懶惰,他並不想出去工作,他覺得享受政府的救濟金什麼工作都不做也挺好的。這件事從曉玲與區議員的對話以及李森抱怨撿垃圾的老人起得早就可以看出。

不要指望家暴的男人轉性,有了第一次就會有千千萬萬次!

不要指望家暴的男人轉性

有人說家暴是會上癮的,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女人都會像曉玲這樣,因為對男人抱有期待,或是因為男人滋擾親戚朋友而不得不向男人妥協回到牢籠,最終害了自己、害了自己最在乎的家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也會有這樣的朋友,她們不是不想反抗,但是她們沒有能力,經濟上對男人的依附關係讓她們失去了擺脫男人的勇氣,情感上的軟弱讓她們對男人總是抱有希望。就像電影中的曉玲,她和李森是有感情的,記得他的好,也害怕他的暴力和瘋狂,但最終家人的錯誤引導和社會的冷漠使她走上了不歸路。在這裡,我想說,不要指望家暴的男人會轉性,沒有人天生是捱打的命,他打你你就打回去,就算打不過也不能白白捱了打,不是有那麼句話嘛: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你不打回去又不肯離婚,那你就只有捱打的命了。

不要指望家暴的男人轉性,有了第一次就會有千千萬萬次!

最後,最重要的,不論做什麼,不論賺多少錢,建議女性同胞們一定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讓自己有一份能夠讓自己支配的薪水。就像人們常說的,這個社會只會尊敬那個賺錢的,沒有人會因為你為家庭付出了多少而尊敬你,你全職太太做得再好也不會有人頒給你傑出全職太太獎。

說的有點兒多,有點兒激動了,總之打老婆這件事情決不能容忍,希望各位女性同胞結婚前擦亮眼睛,結婚後保護好自己,對打老婆的人渣零容忍,不要讓悲劇再發生!

好啦,今天的電影就說到這裡,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老影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