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深扒|CDC捲土重來,是新的機遇還是投資之殤?

在“區塊鏈+”商業化的漫長道路中,獲取流量突破、打破中心化核心優勢、法幣價格歧視、落地通證業務和線下業務上鍊是場景化區塊鏈項目的層層關卡,因此區塊鏈技術和產品的發展嚴重滯後於商業需求,而金融屬性幾乎佔據了這類項目的全部意義。

時間是檢驗真偽的利器,在經歷金融屬性洗禮的token中,很多項目放棄、甚至直言跑路。而帶著互聯網和互聯網消費基因的CDC顯然是一個經久的話題,團隊歷經二級市場的波瀾,堅持開發產品並完善至今,他的價值也開始逐漸被投資人挖掘,擺脫頹勢。

深扒|CDC捲土重來,是新的機遇還是投資之殤?

這是一個曾經的明星項目;

一個上幣後上漲300%的項目

一個上幣次日下跌90%的項目;

一個促進行業加速監管與自律的項目;

一個並未跑路而在持續開發產品的項目;

今天讓我們來扒一扒CDC消費鏈的前世今生。

明星爆款的隕落

2018年2月,市場處在回落期,止盈與止損的各路散戶投資人突然發現有一個爆款項目,互聯網第一代創業者與第一代互聯網消費項目的創業者的疊加、幣圈大V與傳統產業的碰撞,促使了CDC消費鏈的第一次飛躍,2月24日CDC消費鏈決戰火幣HADAX投票上幣活動最後22小時的時間,當日13:30,消費鏈CDC已經累計獲得了超過700萬票,從75個上幣項目中穩穩佔據了前三甲得位置。2月25日,消費鏈累計獲得900萬票,依舊位列三甲,在火幣3月19日公式的第二期第一輪投票結果時,CDC最終勝出了HADAX的投票,排名第一。

深扒|CDC捲土重來,是新的機遇還是投資之殤?

如果今天我們回頭覆盤,當時CDC的核心優勢宣傳內容主要包括:

1. 反數據壟斷控制,實現跨平臺數據提取,讓全市場瞭解最全面的即時消費數據;

2. 商家和買家創建真實安全的數字資產,涵蓋完整的數據信息並充分保護雙向隱私;

3. 通過升級區塊鏈算法,逐步實施並同步數據,雙向服務商戶與用戶,實現精準的信息推送和分享。

很快,輪到了市場驗證CDC項目的節點,2月27-28日,下午3點上幣後,CDC一路開始猛漲,勢頭一發不可收拾,在當晚20:00左右達到峰值。

但是不足一日後,幣價開始下跌,這一去,就跌掉了90%。

在同類項目中,CDC當時可謂是一枝獨秀,但就在幣價下跌後市場輿論席捲而來:項目造假、公鏈抄襲、商業模式不清晰、產品不落地的文章滿街都是,這也充分說明在當時的市場下,整個二級市場的交易充斥著盲目的樂觀和盲目的否定,投資前的衝動和失敗後的喪失,確實能很好的理解CDC在當時市場眼中尷尬的位置。

但是在微光君看來,CDC當時階段的價格上漲才是盲目的市場炒作,而價格下跌才算是理性迴歸,因為2-3月份的CDC其實還是停留在設計落地階段,換句話說,或許那個時候的CDC應該就是那個價格。而翻炒後大起大落的CDC也毫不意外的成了媒體炒作的盛宴、課程中的經典話題。

與投資人的交鋒和進展

深扒|CDC捲土重來,是新的機遇還是投資之殤?

顯然,項目的破發加上諸多質疑,楊寧不得不在3點火星財經創始學習群澄清系列說法,表示並沒有跑路,而是專心幹活。二級市場並不是團隊重點關注的方向,其實團隊的方向主要是圍繞產品矩陣和技術難點的攻關。微光君為您仔細梳理一下這次對話的觀點:

1. 白皮書拍腦袋,原因是商業思維和技術實現緩慢才碰到了一起,而在這個過程中,很顯然商業遠遠走在了技術的前列,所以破發有天災有人禍;

2. 楊寧本身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了大量的失敗項目,沒有責怪投資人也是因為這都經歷了自己的判斷和決策。今天在區塊鏈資本市場出了問題,確實也是用投資人的錢進行了試錯;

3. 項目一直處在精雕細琢的狀態,但是投資人社區並沒有做好宣傳工作,也沒有充分揭露風險,這種管理的疏忽導致最終讓投資人沒有建立正確的預期;

4. 在私募環節融資金額控制在2000萬左右,並十分負責的拒絕了代投;

5. CDC的大跌是單獨被媒體放大了,整個3-4月份區塊鏈二級市場均在大跌;買我們的投資人確實虧了,但同期買別的token也是要虧。

深扒|CDC捲土重來,是新的機遇還是投資之殤?

不論當時的回覆獲得如何的市場評價,楊寧和赫暢團隊目前仍在研發產品,微光君梳理了6-7月CDC團隊的項目進展情況:

1. 6月19日,官方貌似更新了品牌形象和官網;

2. 7月8日聘請降維安全團隊(Johnwick Sec)對CDC主鏈進行代碼審審計;

3. 完成了兩期微信小程序活動,官方宣稱識別賬單1124萬張,35萬人參加,日活超過20%,這一數據目前無從考證;而目前登錄看,小程序顯示共計7272人上鍊賬單;

4. 完成了9家交易所的上幣工作。

翻看團隊目前在項目投入獲得的進展,可以初步講,目前項目的產品擁有了落地的可能,但是消費即挖礦的模式是不是走的通,消費即挖礦的成本會不會過低,這些還需要市場持續關注。因為在中心化互聯網生態中有大眾點評、在區塊鏈廣告領域中有大量去中介化的應用在等風口的到來,CDC需要突破的維度,依舊很多。

項目完善和產品提升

深扒|CDC捲土重來,是新的機遇還是投資之殤?

CDC消費鏈近期又一次集中曝光在市場面前,集中的空投和大量的宣發讓市場的目光再次集中在項目上。這一次,CDC-Chain主鏈上線Testnet 1.0.1並且開發完成了DAPP、pc(win版)錢包、區塊鏈瀏覽器以及CDC-DAPP。按照官方說法,測試網絡主機節點4個,主鏈TPS達到800-1000,合約TPS達到50-100。

根據官方披露,測試版PC錢包兼容以太坊地址,支持用戶使用以太坊的私鑰導入,併產生出和以太坊一致的地址,便於用戶將來做ERC20資產的映射。除了支持鏈上原生資產外,同時也可以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支持合約Token,以及支持原生資產和合約Token的資產轉賬。此次錢包性能測試科目主要有節點數據同步、錢包賬戶創建、賬戶餘額刷新、交易記錄查詢、賬戶間轉賬操作與常用轉賬交易賬戶的管理、個人資產的管理等。

CDC-DApp經過反覆論證和改進,已完成最後的交互界面與應用結構搭建,其中UI界面第三次優化設計已完成95%,IOS前端應用封裝完成70%,API對接完成65%,已進入最後的應用模塊封裝階段。

CDC通過交易平臺生態體系,可將用戶消費數據資產化,並通過交易平臺實現價值流轉,打破亞馬遜、阿里、騰訊、百度等傳統大型平臺對流量的壟斷與控制,破除數據碎片化、孤島化現狀,為商家制定精準營銷策略提供數據支撐,為數據創造者帶來可觀的收益。在用戶隱私保護方面,CDC通過去中心化的分佈式體系構建,採用雙向匿名機制,剔除中間商的數據資產點對點交易,徹底杜絕交易雙方隱私信息洩露的可能性。

顯然,擁有完整產品鏈條的項目勢必更具有價值,回看當初瘋狂追逐CDC的盲目,大多是因為投機逐利以期獲得高額回報,但過度的泡沫最終導致了一場瞬間的決堤。而產品的完善和技術的累積帶來了豐富的用戶和產品體驗,適度的給予項目預期,良好的管理自己的投資偏好,在去除項目金融屬性的基礎上理性看待CDC的前景和增長,相信消費領域的區塊鏈場景落地離我們每個人將越來越近,也許CDC能夠成為區塊鏈領域第一個落地的消費大數據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