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麗水市在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來不及說再見


麗水古稱處州,位於浙江西南部,被譽為“浙江綠谷”,以吳越文化為主,作為浙江境內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歷史上也有不少名人,這裡來分享幾個!

陳誠

青田縣人氏,國民黨高級領導人,陸軍一級上將,曾當過國民黨二把手,有“小委員長”之稱!還上過美國《時代》週刊雜誌封面!


他畢業於保定軍校,之後被分配至浙江第2師第6團任少尉排長。1923年隨鄧演達到廣東參加革命,並在廣東認識了蔣介石。北伐戰爭時期,他率領炮兵多次壓制敵人進攻,甚至擊敗了孫傳芳主力,得到了蔣的賞識。之後他參加了確立蔣地位的蔣桂戰爭、中原大戰,屢建奇功,慢慢成為了蔣親信。抗日戰爭時期,他是武漢衛戍司令和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領導了武漢會戰。

在臺灣時期,擔任過主席,頗有政績,被民眾親切稱為“陳誠伯”。

樊崧甫

革命老區縉雲人氏,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抗日名將!


他和老鄉陳誠一樣也是畢業於保定軍校,辛亥革命時期他就出了名,當時他任浙軍敢死隊分隊長,作戰異常勇猛,被人稱為“龍頭將軍”!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陸軍第四十六軍軍長,曾在徐州會戰中與日軍王牌師團坂垣師團作戰三晝夜,之後又參加了南昌會戰、長沙會戰,場場都是硬仗、血仗!抗日勝利後,反對內戰,選擇退役。新中國成立後則擔任上海市政協委員!

鍾松

浙江省松陽縣樟溪鄉人氏,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大佬胡宗南黃埔軍校一期同學!


他的貢獻主要集中在抗日戰爭,早期參加過長城抗戰、淞滬會戰、武漢會戰。之後參加了雲南反攻,因功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解放戰爭時期,他是彭德懷元帥最看重的對手之一!


夏目歷史君


分享幾個麗水近現代名人:

夏超(1882-1926),麗水青田人。曾任北洋政府陸軍中將,浙江省省長,1926年率部起義參加國民革命軍,任十八軍軍長兼浙江民政長。但很快即被孫傳芳擊敗,在撤退途中被俘,被孫傳芳下令殺害。國民政府追贈其為陸軍上將。



陳誠(1898-1965),麗水青田人。這個名氣就大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土木系”首領,深受蔣介石信任。抗戰名將,也曾參與“剿共”、內戰等,用蔣介石的話說就是“無役不與”。後任臺灣省主席,為建設臺灣做出了不少努力。在臺期間,地位僅次於蔣介石,任“副總統”、“副總裁”等。



鍾松(1900-1995),麗水松陽人。曾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因病降級為二期,錯過了和胡宗南同班的機會。抗日戰爭時期曾在雲南松山戰役表現突出。解放戰爭時期,在胡宗南麾下任軍長、整編師師長等,陸軍中將軍銜。與我西北野戰軍纏鬥,打仗十分狡猾,屬於為數不多的國軍將領裡還能打幾場勝仗的。後來由於不滿胡宗南指揮而拍了桌子,被撤職。後到臺灣,八十年代曾回到老家松陽並捐款。



李士群(1905-1943),麗水遂昌人。民國十大漢奸之一,汪偽特工總部創建人和實權派,雖然當時大特務頭子丁默邨為特工總部一把手,但是李士群卻是上海極司菲爾路76號(特工總部所在地)炙手可熱的人。在這裡,號稱是殺人魔窟,殺害迫害了無數抗日誌士,也和戴笠的軍統鬥法,而且還把軍統上海區一網打盡了!不過,最終日本人和汪偽都感到李士群有尾大不掉之勢,於是聯手設局,在1943年將其用毒餅毒死!


磨史作鏡


浙江省麗水市,古稱處州,是浙江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先秦時麗水屬於百越之地,到隋朝時,正式建立了處州。麗水擁有悠久的歷史,到近代時,作為蔣介石家鄉浙江的一部分,麗水更是湧現出無數歷史名人。

陳誠

說到麗水的近代名人,一定少不了曾任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黨副總裁、臺灣地區“行政院長”等職的陳誠、陳辭修。陳誠是蔣介石最信任的心腹和最重要的助手,有“小委員長”之稱。在當時國民黨內,還流傳著“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的說法。


在紙醉金迷、貪汙腐敗的國民黨高官內部,陳誠是少數幾個能夠出於泥而不染、品行高潔之人,用軍統“老闆”戴笠的話說:“陳誠是少數不要錢肯苦幹的將領,應多親近”。陳誠麾下的土木系更成為國民黨蔣介石中央軍中最重要的軍事力量。

不僅如此,陳誠的主要才華其實並不在軍事,有人說,陳誠是“政治一流,練兵一流,指揮二流和作戰三流”,某種程度上這麼說也是對的。陳誠在治理地方,尤其在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對於國民黨穩定臺灣的統治,擁有極大的功勞。



尤其是陳誠在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之際,在臺灣進行了整編部隊、改革幣制、推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才最終穩固了國民黨對臺灣的統治,蔣介石才有了敗退臺灣的可能。


鍾松

解放戰爭期間,雖然大多數戰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但也有少數國民黨將領,憑藉高超的軍事才華,與解放軍打得有來有往,甚至還屢屢佔據上風。這其中,就有在西北胡宗南麾下擔任三十六師長的鐘松。

鍾松,原名鍾雍田,1900年生於浙江麗水松陽。1924年,不甘心只做一名小學教師的鐘松前往廣州,報考了黃埔軍校,成為了“天子門生”黃埔第一期的學員。

可惜的是,在黃埔軍校上學期間,由於感染傷寒,病情加重,被校醫誤診直接判了死刑,送入了太平間。還是老鄉檢查之後才發現鍾松仍然活著,才將其領出太平間,最終治癒。由於這一番折騰,鍾松已經無法跟上一期課程,被迫進入黃埔軍校二期,並在二期畢業。

鍾松在國民黨軍隊中先後參與了北伐戰爭、軍閥混戰、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國民黨眾多將領中表現堪稱出色。在胡宗南進攻陝北期間,鍾松率領的三十六師成為彭德懷元帥麾下的西北野戰軍最狡猾和頑固的敵人。



也因此,鍾松被彭德懷元帥稱之為“打不死的鐘松”。胡宗南集團在大陸覆滅後,鍾松先到香港後到臺灣,並仍在國民黨軍隊內任職。1970年,鍾松到荷蘭定居,1995年因病在荷蘭去世。


鳶飛九天2018


麗水史上名人,發現許多答者居然只知陳誠不知劉伯溫,實在驚詫!

劉伯溫就是劉基,他出生在元朝的處州路青田縣南田鄉,當然此處今屬溫州文成縣,但以當時而論,是屬於麗水(處州)的。若是古今因素皆顧及,則劉伯溫也可以說是麗水與溫州的共同遺產。而這位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的智慧之師,就來自素有“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南田,早在唐宋時期,此處便已然名聲在外。道教名人如陶弘景、白玉蟾,都曾到過此處且留下痕跡。在兵荒馬亂之際,此地更以地勢高而成為世外隱居的大好場所,更令來人稱奇的是,突兀的山頂上,居然還有沃壤百里,水源還很充足。南田農諺:“大澇不漂流,大旱不歉收。”說的就是如此地形帶來的好處。

另一位麗水人,說起他的作品也是無人不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首《遊園不值》,便來自麗水的龍泉人葉紹翁。到近代,麗水名人也不會只有陳誠一個,章乃器便是青田東源人,他是民主黨派人士。在一次參觀途中,同行的人們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這首歌,聽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這一句歌詞時,章乃器便感到了不妥,他說:“總是先有中國,後有共產黨的,加上一個‘新’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才比較恰當,也才客觀準確。從道理上講得通,還可以表明新舊中國的不同。”後來,章乃器到北京見到毛澤東,毛澤東親切地對他說:“你提的意見很好,我們已經讓作者把歌詞改了。”

當然,陳誠是最有話題性的麗水名人,他也出生於青田縣,後來參軍入伍,在討伐陳炯明的戰役中獲得蔣介石的關注,北伐之際,他便獲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中校參謀。1932年,蔣介石在廬山開辦軍官訓練團,自兼團長,陳誠出任副團長,負實際責任處理軍訓團的重要事務。1936年春,中國工農紅軍到達陝北後,陳誠奉蔣介石之命,任晉綏陝寧四省邊區“剿匪”總指揮,率軍到山西堵擊紅軍。隨後便在這年年底的“西安事變”中,與蔣介石一起被張學良扣留。

與蔣介石共患難的陳誠,隨後果然大獲重用,1946年,出任參謀總長兼海軍總司令,宣稱:“三個月至五個月內解決共產黨解放區問題”。當然結果不成,於是他又被委任去做臺灣省主席,這自然是蔣的安排。蔣在最關鍵的時刻把開闢最後退路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陳誠,理由:1、他是黃埔的人;2、他是浙江老鄉;3、他確實對蔣很忠誠。

陳誠,也確實是個很有才幹的人。到臺灣後,陳誠主張“人民至上,民生第一”,實行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之後改革幣制,發行新臺幣、又實行耕者有其田,提出“以農業培植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臺灣之所以能有今天,他的貢獻,確實是不可抹殺的——正所謂武裝剿共的不行,發展經濟大大的行!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劉基劉伯溫都不知道 大明帝師;周恩來的秘書 麻植


westwood115


南宋名臣胡紘胡侍郎就是慶元人,慶元建縣是他向宋寧宗提出的要求,並以年號慶元命名。同朝儒家朱夫子朱熹就是死對頭,就是舉報了朱熹的偽學,使他身敗名裂氣死了。後來胡紘被朱熹弟子報復,胡紘後人才四處隱居,胡紘也就鮮為人知了。


胡存灶


縉雲,宅基村就有一個施北衡,百度查查就知道


相識相知160


還有,劉伯溫,葉發顯,杜玉娘,李徐松李松法一一一一徐林!現任大陸國民黨主席葉贊平


上善若水48186640


雲和縣的長汀村的王姓和徐姓,就有好幾位是黃浦軍校


用戶726675604670


龍泉 安仁鎮李登村 出兩個共產黨高級將領 季步高 李逸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