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樣看待有些人在朋友圈晒高考通知書的現象?

蘋果千


很正常。高考是目前國內升學中最重要的一項考試,學生從小學階段就被各種考試機器壟斷,刷題刷了12年,就是為了等這一天的,對於那些被理想大學錄取的考生以及家人來說,曬錄取通知書是一種表達喜悅心情的行為。

不管考生以及家人,用什麼樣煽情的語言,或者突破常規的態度,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正如我常說的一句話,大學是真正學習的開始,每個被錄取的新生都要有危機意識。很多新生以為,高考結束,以後學習就不會那麼刻苦了,競爭也不會那麼激烈了。恰恰相反,要知道在一些985大學,本科生的學習壓力比高中階段並不小。

如果到了大學,處於懈怠狀態,是要被淘汰的。大學是專業學習的開始,如果本科專業基礎知識不紮實,會影響以後的學習。

所以,任何方式啥錄取通知書都是可以理解的,曬完之後,要儘早規劃大學的學習。


編外教育參謀


我是一名高三老師,我也很納悶,高考後基本上沒有家長曬通知書,即便是孩子考的很好,錄取的也很好的家長,而幾個考的不錯的學生都曬出了自己的通知書!

我想,家長對曬通知書這個問題,更加糾結吧,遠不像學生想的那麼單純。

家長不曬通知書的原因,我分析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不想炫耀,照顧一部分人的情緒:考上好大學,家長如釋重負,肯定是最高興的人。但是,他們的高興,更多的是在線下的,侷限於親戚朋友之間。而朋友圈,並不一定都是朋友,更何況還包括一些考的不是很高的家長,如果曬出了,自然會刺激一些家長朋友,所以不曬也是為了照顧這部分人的情緒。

2、不想給人留下“收禮”的印象:曬通知書,自然會有人會多想,尤其是一些不太熟的朋友,可能會誤認為這是“紅色罰單”,給人不好的印象。

3、考的不夠理想:如果孩子考的好,上了名牌大學,自然想曬的心情更加迫切,如果孩子的大學並不理想,很多人也就選擇不曬了。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覺著不要去想的太複雜,簡單一點就行,如果你平時就喜歡在朋友圈曬一曬自己的喜怒哀樂,這個時候當然要曬,和大家分享喜悅;如果你平時很少在朋友圈髮狀態,我覺著這個時候曬,確實給人“聯想”,可以選擇不曬。

作為一名高三老師,我深知家長的“痛苦”,從高三的焦慮陪伴到期待成績,再到忐忑中等待錄取結果,最後拿到通知書的這一刻,是喜悅更是解脫,這種心情,只要高三的家長最清楚,所以,曬一曬通知書,無可厚非,如果朋友圈中有“玻璃心”的朋友,那也沒辦法,屏蔽就行,是朋友,孩子金榜題名的喜悅,就得一起分享!如果您朋友圈裡有人曬通知書,也請您不要想太多,動動手給他點個贊吧。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高中教學和高考研究,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姑娘今年考上瀋陽師範大學了!雖然不能與清華北大及那些985、211學校相媲美,但是我也非常高興!因為這是我們家族自清朝以來第一個全日制大學生!我們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農民,最高文化就是初中。到了我這輩家裡也非常窮,就我父親一個人在農村生產隊幹活,養活我母親和三個孩子,我母親因為得了肺結核不能幹活,在七十年代肺結核是很嚴重的疾病,當時都已經吐血了,在農村能活下來已經是奇蹟了。我父親辛苦一年的工錢大部分給我母親治病了,我姐姐12歲就輟學回家照顧家庭,我和我妹妹上學,上小學連一年1.5元的學雜費都拿不起。每年交學雜費的時候,我媽媽左手牽著我右手領著妹妹,向生產隊隊長懇求提前預支一點學雜費讓孩子上學,為此我們家每年都是赤字,這種家庭條件還談何高中大學啊!1985年我上初二14歲被迫離開了學校跟著父親到社會上打工了,打工的日子非常苦,什麼活都幹過,在工地背磚,跟車拉沙,收破爛,因為勞累我16歲就腰肌勞損開始針灸治療了,現在也留下病根,往事不堪回首!當知道女兒考上沈師的時候我哭了,那是一種長時間焦慮和壓抑的淚水!有些網上噴子,噴有的孩子考上這個學校不是名校,考上那個學校不是985,你知道每個人的生活境況不一樣嗎?你以為每個人的家庭出身都是官宦家庭及書香門第嗎!


李子143054937


沒有經歷過高考,也許都不會理解孩子的那種心情,每天晚上12:30睡覺,早上6:30起床,中午有些時候只是休息半個小時,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煎熬,更是一種對自己心理的拷問,假如自己沒有落榜了,以後怎麼辦,對的起自己嗎,對得起自己的父母嗎。請不要在這個時候把大人們”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思想用在哪些在高考路上拼搏的孩子身上,或許高考的時候,心理就只是一種”高考定終生“的想法。

作為一個才畢業兩年的人,我只能說這樣的現象很正常,高中三年真的很不容易,能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是對於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努力的一種肯定。

對於在朋友圈曬錄取通知書的家長,大多數真的就只是抱著一種和大家分享的心態,很少有炫耀的想法在裡面。

站在孩子的角度,這是自己努力幾年的結果,曬曬朋友圈,也無可厚非,讓自己的親朋好友知道一下,這也很正常,只是站在過來人的角度,把這個問題想的太複雜了而已。

曬錄取通知書的行為,也只是一次兩次吧,我還沒有看到整天都在曬錄取通知書的。哪些整天發些勵志雞湯,曬名牌包包,手錶,豪車的人,我是直接屏蔽的。

望女成鳳,望子成龍,這是每一個父母的想法,還是他們生活的全部,誰不盼著自己的孩子好呢,曬一曬通知書,無可厚非,如果朋友圈有其他想法的朋友,屏蔽就行,如果朋友圈裡有人曬大學錄取通知書的,也不要想太多,人家就只是想分享這一份喜悅而已。



艾曉陳


每一年的高考無論對於家長還是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場艱苦而又煎熬的持久戰。隨著高校招生工作的進展,陸陸續續已經有不少考生收到了高校錄取通知書,最近一段時間清華大學手工製作、創新設計的2018年最新版錄取通知書強勢霸屏。很多人一定都在網上看到過這張別緻的,令人豔羨的通知書。


十年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我們中國人對考試一直以來都是情有獨鍾的。從唐朝創立科舉考試到當今萬人搶過獨木橋的高考,這條延續了一千多年的路從來都是艱辛的,而又是熱鬧的。幾家歡喜幾家優,多少寒門子弟通過高考越過龍門,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改變了家庭的未來。可見對於高考我們的家長和孩子都寄予了多大的厚望。從離開考場一直到拿到錄取通知書,這些日子經歷了多少緊張,期望,和擔心,最後所有的情緒都化為激動和高興。

經歷過高中三年的磨礪的人都深切地體會到過這種情緒過山車一般的起落。三年的寒窗,只為換來理想大學的一紙通知書,而正是這一紙夢寐以求的通知書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很多考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會難掩激動的心情,忍不住拍照放在社交平臺跟老師同學還有親戚朋友一起分享這份喜悅。親朋好友們也由衷地感到高興,與有榮焉。我的快樂已經要溢出我的心臟,我拿出來一部分與你分享,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但是在這份快樂的背後也隱藏著隱患和擔憂。之前公安部門就已經接到舉報有不法分子利用網絡上曬出的准考證、錄取通知書等信息在某些借貸平臺上貸款,更有甚者冒用他人信息,冒領成績單,頂替他們上大學。

所以,分享快樂本身就是一件快樂你我的事情,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在曬通知書的時候最好有防範意識,能文字編輯的,就不要手機拍照,能電話分享的,就不要發佈圖片。曬成績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

最後願每一位考上都能收到夢寐以求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三棵白楊Y


朋友圈曬高考通知書的是誰?又是在什麼朋友圈曬高考通知書?

不同的人,不同的朋友圈,反響必不一樣。

如果是考生本人,在自已的朋友圈曬高考通知書,無可厚非。

真正的朋友,為你取得的成績祝福,點贊。

因為你的朋友,彼此熟悉,知道你的成績如何,能考上什麼批次的大學。

考試過後,估分也聯繫過了。高考分出來以後,大家也知道了,填報什麼學校,也瞭解了。

但不知被哪個學校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到?

這時考生在朋友圈曬高考通知書,讓關心你的朋友知道了,你被第一志願錄取了,你被心儀的學校錄取了。當然大家都為你感到高興。

既然你曬通知書,說明你對大學非常滿意,也對以往的努力感到欣慰,也對一直關心自已的朋友一個交待:請大家放心,我已接到了錄取通知書,不用再為我感到擔心了。

朋友圈裡,不管考上還是沒考上,都會為你感到高興,因為平時的成績,已給你的朋友心裡暗示了:你能考到什麼樣的學校。只不過擔心是否被你心儀的學校錄取。就是個別成績不理想的朋友,其實根據自已平時的成績,心裡早就有有底了。所以不會嫉妒你,相反會為你感到高興。

所以,對於你所曬的高考通知書,別人對於你的收穫,其實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內。你曬通知書,只能表明你很高興,你很滿意,迫切與人分享你的成果,你的快樂。

但如果是家長,那就別當別論了。

作為家長,看看在什麼朋友圈曬通知書。

如果是在親戚群,如兄弟姐妹群,家族族人群曬通知書。群裡人都會祝福。

因為孩子的成功,親戚也感到臉上有光。他們也有驕傲的資本。如果自家有學生,也正好是教育的好材料。

他們會驕傲地對別人說:我外甥考取什麼學校了,我侄女今年考的多好,我孫子被什麼學校錄取了,我弟弟真利害,今年考到什麼學校了。。。。。。


如果是在單位同事群,或者同學群,或者一面之交的朋友圈,就算是真正的朋友圈,最好就不要曬了。

你曬的目的是什麼?你孩子的成功與他們有什麼關係?

只有別人問了,你可以低調的回答一下就行了,沒必要在朋友圈裡曬孩子的高考通知書。

你孩子的成功,與你有什麼關係?你有必要在你的朋友圈裡曬嗎?

在你的朋友圈裡曬通知書,無所謂三個目的:一,是不是想辦升宴,藉此收禮?二,不就是想炫耀你有個聰明的兒子嗎或者女兒嗎?有什麼了不起?三,給自已刷存在感吧,自已不行,把子女拿出來給自已臉上貼金。

就是為了一般的面子,給你點個贊,送個祝福又如何?你以為你的朋友真的為你感到高興嗎?

他們如何面對自已那不爭氣的子女,不是成心給別人添堵嗎?

所以個人意見:孩子可以在他的朋友圈裡曬,作為家長,可以在親戚圈裡曬,對於朋友圈,最好就不要曬吧。當然,如果是真心、經常在一起的朋友,並且和你的孩子熟悉的朋友,適當曬一下也無大礙。

理智的家長,一般不曬,因為上大學,只不過是人生的一段成績,不能代表未來的輝煌。

如果孩子萬一在社會上混的不行,豈不是落下讓人恥笑的把柄嗎?

這正如年輕的母親,最好不要在外人誇自已的寶寶多麼漂亮,多麼乖巧,多麼懂事。

別人為了禮貌,奉承你幾句。其實別人心裡壓根就沒在意。

要誇,就在自已老公面前誇,在爺爺奶奶前面誇,再換其它任何人,就不要誇自已的寶寶了。

因為你的生活,與別人無關,別人沒必要關注你。


左析右洞


在沒有朋友圈的時代,大家有QQ空間;在沒有QQ空間的年代,大家有升學宴;在沒有升學宴的時代……怎麼可能,金榜題名一直是各路讚頌聲傳千里的……

其實這件事,應該反過來看,你為什麼反感別人曬高考通知書?

在這個問題之前,還可以延展的有:你為什麼反感曬娃,為什麼反感曬美食,為什麼反感曬旅行……

統一回復:有一個東西叫:屏蔽朋友圈,你不想看誰的就不看……世界清靜了。

先來說說,為什麼要曬這個行為。

朋友圈和空間總體來說,都是一種用來表達自我的方式,不管是虛構的還是真實的,它一定炫耀自己生活方式的意義。同時在各大平臺推廣的而影響下,響應這個話題(湊熱鬧)的人就更多了。這個心裡很好理解,相信就是不再朋友圈,當你有了什麼好事的時候,依然很難壓抑分享的心態。

再來說說,這個行為給別人造成傷害了嗎?

相比曬朋友圈的行為,如果是你鄰居親戚的升學宴需要你直接出席的難道不是精神傷害值更好嗎?

朋友圈可以屏蔽,又不會強制推送到你面前,不得不聽。

一張圖片能造成的傷害有多大呢?

至於說推送到你眼前需要你送禮金,仔細想想如果真的是親戚,有沒有朋友圈,你都跑不了,如果是路人,你可以直接無視……

另外有人反駁,這樣傷害到高考失敗的同學心裡……這個如果高考失敗就無法直視別人過得比他好,那麼今後會遇到越來越多比你好比你幸福比你美貌的身邊人……現實無法照顧每一個人的玻璃心的。

最後為什麼很多人反感別人曬某種東西

無論是曬娃還是曬美食,這個分享都是個人行為,並使非要強制你看的。而且你可以通過某個人經常分享的東西判定,她是否還需要繼續留在你的朋友圈裡,這難道不是個很好的篩選過程?

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反感呢?隱藏的心態,是你對這種行為的不贊同或者羨慕。

想要世界清淨,一鍵屏蔽。放心,你朋友圈裡很多人,根本不會在意你有沒有看到他的動態,我們真正在乎,和真正在乎我們的人,從來不是靠點贊維繫友誼的。


同學請坐


在朋友圈曬不曬高考通知書,其實是個很個人化的問題,沒有任何對於錯可言,這種行為只與心境和心態有關係。

其實,你也可以理解那些高中(這裡不是高中三年的意思,這裡的“高中”是指考到好學校)的孩子,他們父母捧起孩子們的錄取通知書,心理是何等欣喜和榮耀。



先說父母的心理。

孩子在學校裡,寒窗苦讀十二年,父母在生活裡,含辛茹苦付出了十幾年。幾乎中國大部分家庭都是這樣——以孩子為中心,所有的希望和付出都在堵一件事,那就是孩子高考成功高中(同上)。

這就跟賭博的心態一樣,孩子是個變數,是個未知數,家長其實也知道自己的希望和付出給孩子身上,孩子們可能會讓他們失望或者付出打水漂,但經不起社會潮流和現象的慫恿,以及真心實意為了孩子的未來能夠有一個很好的發展空間,家長們必須要賭!如果在有風險的事情上,一個人賭贏了,他肯定就會欣喜若狂。



再說孩子的心理。

一個人對一件事付出了多少努力,他肯定是希望有等額或是超額的回報等著他,這是他內心一直堅持的動力。

我們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高中階段其實是非常辛苦的,它需要孩子們長期穩定的努力和堅持,才有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需要孩子強大的耐心和毅力。

當一個孩子高考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錄取通知書到手後,他回想這幾年的時光,終於鬆了口氣,壓在他胸口上的石頭終於被移除,而選不選擇廣而告之——這是他應有的權利和值當被合理化的情緒。

所以,高考後曬錄取通知書,儘管有人說是高調、是炫耀、是顯擺,但在我眼裡看來,這是被壓抑多年的之後,終於可以長舒了的那一口氣,作為局外人的我們,為何不試著理解一下呢?


高高高大王是我


中國的家長為孩子費盡心思,耗盡畢生精力,為了什麼?就為了苦讀十年的這一朝!

一旦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最高興和激動的是誰?家長啊。巴不得把喜訊昭告天下,讓所有人分享自己的喜悅。

我感覺,把錄取通知書發到朋友圈的家長,很大一部分是想分享,而不是炫耀。陪伴孩子十幾年,為孩子操碎了心,看到那張金燦燦的錄取通知書,怎麼甘心一個人獨享激動難平的情緒,其實也就是對外的一種釋放而已。發,是人家的權利,不發,是人家的自由,我們作為她朋友圈的朋友,要麼點個贊,要麼看一眼,不要動輒給人家貼上炫耀的標籤。

當然,的確有人是虛榮心爆棚,喜歡曬,但這也沒什麼可譴責的,不犯法不違規的,不可能人人都跟一個模子造出來的一樣,有粗心的就有細膩的,有大度的就有小氣的,有低調的就有張揚的,只要不妨礙別人的生活,不損害他人的利益,你看一看,笑一笑,不輕易去詆譭和咒罵那些沒有自己品味高雅的人,也是一種容忍和福報。

所以,不管那些已經興奮到不能自己的父母,對孩子的金榜得中,是深情相擁,喜極而泣,還是奔走相告,傳遍天下,我們只需報以善意的眼神和寬容的心態,一切言行都不必太過激進!


JYC金黃的麥田


女兒考上清華,媽媽興高采烈的將通知書發到同學群,結果沒兩天被群主踢了。媽媽問罪,這才知曉原委。因為成天炫耀女兒的成績單以及各種獎狀,引發了很多人的不滿。恰好群主孩子沒考好,索性就踢了這位媽媽。

因為孩子而驕傲,這本無可厚非。但不照顧周邊人的感受而放縱自我,這就犯了眾怒。大家都是一個圈子的,太突出了會受嫉妒,如果低調也就罷了。偏偏不知收斂,這自然就成了眾矢之的,被踢也是大勢所趨。

這就要說到我們國人的心理特徵了。

在中國,講究的是中庸之道。所謂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是故,時刻要保持一種謙遜的態度。這才是處世之道!

所以,人緣最好的,往往就是那些情商很高的,讓人覺得心情舒暢,沒有過多壓力的。那麼從心理層面上講,讓對方感到舒服,這說明對方的心理很放鬆,而沒有緊張時自發啟動的心理防禦機制。你的說話,你的行為舉止,都是對方所能承受的。而這,恰恰就是情商高的表現。

這樣的人情往來,其實說的好聽是情商高,但究其根本卻是因為要迎合對方而閹割了自我。當然,這話說的有些絕對,但從根子上講,道理就是如此。

活在中國,講究的地方很多。人情往來,朋友圈,職場關係,親朋好友等等,形形色色的關係覆蓋了我們的生活。那麼,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就是順應,順應種種關係,儘可能的讓自己成為社會關係所期望的人。

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所有的家長都這麼累。但這種累真心為了孩子的快樂,還是為了自身的社會需要呢?

孩子的出色,讓自己在朋友圈同學群裡意氣風發。孩子的成長,是自身作為父母的認可。因為周圍環境的影響,父母從快樂自由派迅速轉變成學習強迫派的,不知凡幾。

你越來越發覺,我們中國人慢慢的開始臉譜化了。在種種房子車子票子的生活壓力下,面對商業社會的刺激慾望,慢慢的同質化,包括華人在內,都趨向於同樣的生活思維模式。

如果說春秋戰國還是百家爭鳴,演變到現在,我們中國人儼然就是實用功利儒學的天下了。

中國人很實際,平時談話的內容無非就是世俗生活的享受與安樂,尤其是在物質生活上,有嚴重的從眾心理。這一點,卻不像西方人那樣,在人生追求上有如此多元化了。

經常能看到西方人做義工,搞支教等等,對他們而言這就是生活的價值,自我的價值。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自己覺得值得追求的價值。而對於國人來說,這很難理解。換句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似乎才是中國人的基本特徵。

我們的人生追求其實也很簡單。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在吃喝上最講究的也就是中國人了。或許也是社會高度文明的體現吧,作為社會動物的一種特徵就是融入社會。而融入社會,自然就會很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在這種社會從眾心理的支配下,中國人慢慢丟掉了自我,壓抑了個性,而是屈從與社會價值的認可。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中國人的群體活動。這種群體性所帶來的後果,也是頗有點意思。

國內的就不多說了。但凡是好項目,往往就是一窩蜂的上馬。然後留下一地雞毛,這個群體性活動所帶來的危害可見一斑。

至於國外,雖然華人還不算多,但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少。

中國人來了,讓你們無路可走!在國外,無論任何生意,只要被瞄上,其它國家的人就別想再幹了。

想辦移民就用假結婚,這條路子其實哪個國家都有做,不過偷摸摸的幹。我們則不同,大幹特幹,甚至登著公告幹。結果移民局不幹了,路就沒了。還有那生個孩子混國籍的,搞難民庇護的,做生意搞餐館的,哪個不是被勤勞的國人殺得片甲不留。

不得不說,國人的生存之道那可不是吹出來的。幾千年的歷史屹立不倒,這裡面的大智慧,自然有其說道。

什麼神仙鬼怪,國人都是相信的,無論多少人,總歸有點信眾。但說歸說,做歸做,成不成還要看療效。今天干旱要求雨,你龍王爺不頂用,嘶罵兩聲掉頭咱就去拜土地廟。總而言之,不管哪路神仙,只要給我辦了事,要啥好處肯定沒問題。所謂還願,無非就是事先給神仙們一個承諾,等事成後再補上個大紅包罷了。

所以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那麼多神仙體系,妖怪組合,只要對我能派上用場,黃大仙照樣磕頭,狐狸精也是書生的恩客。

無論西東,功利為上。

這一套處世哲學,伴隨了國人數千年,已經是根深蒂固了。或許說可能閹割了自我,磨滅了血性,活成了一個人樣。但意外總歸是有的,總有一些不合時宜的人能清醒過來,拿著大錘子去砸破屋頂,漏出天窗。

這或許也算是一種社會的補償機制吧。

記得關注“Q哥看世界”哦,更多內容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