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奇葩大会》上看过这么一个段子:
现代人举行婚礼更像是个大型庙会,为了满足宾客看相声小品的愿望而已,让新郎新娘羞涩地接个吻,其实两人私下已经同居一年半了。
段子是这么说,但“婚前试爱”似乎已经成了现代男女结婚前的必要选项,无数情感专家都在教大家“不试试对方活儿好不好怎么能结婚呢?”
有没有婚前没有做过爱就结婚的?
有,罗南的新片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切瑟尔海滩上》
《在切瑟尔海滩上》改编自英国小说名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他的作品不是第一次被改编成电影了,曾经还有一部叫做《救赎》。
《救赎》
伊恩的小说大都写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有心的人能从中看到时代格局的变迁和更迭。
余华曾高度评价过麦克尤恩:
“他在写下希望的时候也写下了失望,写下恐怖的时候也写下了安慰,写下寒冷的时候也写下了温暖,写下荒诞的时候也写下了逼真,写下暴力的时候也写下了柔弱,写下理智冷静的时候也写下了情感冲动。”
《在切瑟尔海滩上》的故事背景是1962年的英国,60年代的英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只不过在60年代初期,“反叛”还没有完全席卷英国。
那一时期以披头士为代表的摇滚乐还没有大面积走红,因为太多性爱描写而被禁了30年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刚刚解禁。
此时,一对年轻男女一见钟情了。
男生爱德华来自乡下,喜欢历史和地下摇滚乐,有一个精神失常、时常爱裸露自己的母亲,和因为此情况时常焦躁、郁郁寡欢的父亲、妹妹。
女生弗劳伦斯来自城市,家境优渥,喜欢古典乐,善于拉小提琴,有看起来有教养且十分体面的父母。
两人聊音乐、聊理想、聊家庭,进展的很快,很快就要结婚了。
可问题就出在了初夜上:
两个人都是处子之身,由于紧张、恐惧而无法顺利的完成新婚之夜。
爱德华的恐惧源自于母亲,她的妈妈是一个热爱艺术和哲学的女性,可由于一场意外撞到了头,从此导致了神志不清。
当他清楚的知道这叫做“脑损伤”之后完成了第一次自我意识的觉醒,爱德华觉得自己一下子和家人就区别开了,自己是自己,家人是家人。
所以他才会对发病时光着身体的母亲展露出羞耻的表情,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心疼。
爱德华第二次的恐惧来源于朋友对自己的质疑和否定。他帮自己尊敬的同学出头打架,同学却从此再不和他说一句话,爱德华觉得同学一定以自己耻,认为自己是个“爱打架的乡巴佬”。
第三次恐惧来源于女友的父亲,女友的父亲虚伪而强势,借以要替他安排工作的名义在自尊心上打击爱德华,让他在婚前再次对自己产生怀疑。
多重的否定和怀疑造成了爱德华对于自身的焦虑,而这种焦虑投射出来就是面对漂亮、优秀的新婚妻子时他有些惧怕“性”,怕自己完成的不好。
彻底使得爱德华奔溃的是他居然早泄了。
弗朗伦斯也有自己的困境,她家境优越、自身优秀,但缺乏性教育。
在那个耻于谈性的年代,她没有渠道接触到正常的性教育。
在有怀疑和好奇的时候只能自己偷看《性爱大师》,但并不能确切地明白书中所提及的“阴茎”、“插入”等名词到底是什么含义。
影片更隐晦的提及过弗朗伦斯应该是遭受过父亲的侵犯。
一次是全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吃早饭,父亲下楼后刻意用手在弗朗伦斯肩膀上掠过,她表现出了极大的惊恐和不适。
另一次是爱德华从她身上离开的样子一下子让她想起了另一个人,年幼的她一个人躺在家里的床上,一个男人匆匆从床边离开,这个人应该就是她控制欲过强的父亲。
两个心里各有阴影、没有正常性知识的人因为无法完成初夜而大吵了一架,两个人都觉得羞耻,都觉得自己不是正常人。
弗朗伦斯提出自己无法完成做爱,爱德华有需求可以和别的女人发生关系。
爱德华因为这个提议彻底愤怒了,他内心潜藏已久的自卑、羞耻、愤慨的情绪爆发了。
两个彼此深爱的男女在切瑟尔海滩上分手了,他们只做了6小时的夫妻。
影片的主线故事至此就结束了,一个看起来荒唐的故事,细究起来都是心酸和无奈。
后来又追加了爱德华的三次忏悔,这三次忏悔看起来更像是导演借角色之口的主题升华。
第一次是中年的爱德华遇到了弗朗伦斯的女儿,他这时才意识到当年弗朗伦斯让他去找别的女人是源自于爱,而不是想要羞辱他。
第二次是老年爱德华在打门球,他突然就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曾当球童,那时弗朗伦斯奔波数十里路只为见他一面。
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最后一次则是将影片悔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爱德华去看弗朗伦斯的演出,在他们当年约定的地点,爱德华坐在他们约定的位置上,弗朗伦斯演奏着他们约定的曲目。
只可惜这场演奏会是弗朗伦斯和丈夫合演的,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
曾经深爱的男女只能相望一眼,接着在悔恨中度过余生。
两个人的爱情是一场被时代所影响的悲剧,导演残忍而细腻的展现出了爱情从迸发到错过的悲剧性,既精巧有趣,又令人心碎。
閱讀更多 無垠有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