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南方中蜂夏蜜高產“三字經”:何邦春

1 群要強

在流蜜初期合併弱群,集中強群取蜜。強群採蜜,不僅能提高產量和質量,還能減輕勞動強度,省力省工省時,可謂一舉多得。

2 王要新

採用強群採蜜的核心在於一定要是當年新王。有些強群的產量並不高,甚至還不如中等群勢,其關鍵就是蜂王是老劣蜂王,或是未交尾的處女王。眾所周知,中蜂愛子如命,喜歡在子脾的上面貯藏粉、蜜,只要巢內有卵有幼蟲蜂群採集就非常積極。且巢內幼蟲越多,採集積極性越高,這就是新王強群產量高的根本原因。而那些老劣蜂王的強群,由於巢內幼蟲少,採集情緒消極,很多蜜蜂無事可做,怠工:外界就是有蜜源,它們也懶得去採,都聚集在巢內。此時外界氣候炎熱,巢內更加“擁擠悶熱”。於是“吵著要分家”。一旦蜂群產生“分蜂熱”,則產量銳減。處女王群產量不高的原因,也同此理,但與老劣蜂王群不同的是:它們“沉醉”在蜂王“新婚”中。曾有介紹說,用處女王採蜜量高。理由是由於內勤蜂沒有哺育負擔,可提前從事外勤採集工作,或由哺育工作轉為釀蜜。我認為這是理論猜想,沒有實踐佐證。除老劣蜂王、處女王群外,那些王臺群、無王群產量不高的原因也同此理。

3 要降溫

為什麼採蜜期過後,蜂群群勢就嚴重銳減,甚至一蹶不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蜂群為了釀蜜、為了降溫通風,拼命用翅扇風。工蜂大量不停地扇風,不僅浪費蜂蜜,還促使早衰,使蜂群在短期內群勢嚴重下降。這就是在流蜜期過後,蜂群嚴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千方百計給蜂群降溫通風,是奪取高產和保持蜂群群勢的重要措施。

除保持蜂群強盛和新王以及做好降溫通風工作以外,在保證蜂蜜質量的前提下,巧取蜜和勤取蜜都是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筆者將其要領編成“三字經”:

中蜂群, 性勤勞。 蜜高產, 有訣竅。

首強群, 必新王。 宜降溫, 巧取蜜。

此三經, 牢記心。 高產量, 不可少。

南方中蜂夏蜜高產“三字經”:何邦春

文獻僅供參考學習!如有不正確請糾正與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