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大型歷史紀錄片

《中山國》(六集)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

9月18 - 23日 每晚20:05首播

第二日05:05、09:52、13:53、15:54重播

分 集 簡 介

第二集 《崛起》

公元前414年,文公之子武公率族人逃離中人城東遷,在顧地重建中山政權,休養生息。魏文侯為制約齊國,教訓有“異心”的中山,趁武公去世,桓公新立之際,派樂羊借道趙國討伐中山,面對強大魏國的攻伐,中山人頑強抵抗了三年後滅國。中山屬魏期間,李悝為相,實行寬柔政策,帶來先進的中原文化。經過20多年的臥薪嚐膽,中山桓公暗中收攏部眾借趙魏開戰無暇顧及之際成功復國,修築長城,遷都靈壽,全面吸收華夏文明成果,中山國迎來有史以來大發展時期。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中山武公在顧重新建立中山國

本集看點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李山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李悝是一個崇信法家兼儒家的人。早期的法家很能幹,講究在事言事,在商言商,在軍言軍……這樣一個政治家、政治操作者,到中山治理應該是中山百姓的福氣。他知道老百姓生計如何,雖然他不是儒家的,但是實際上他還是愛民的。……20 年的魏國政治能夠在中山國延續下去,沒有遭到百姓的強烈反對,這也是一個原因。……魏氏中山在整個白狄華化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促動作用,但是你要說20 年間讓所有北狄人忘了故國,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歷史是複雜的,幾種力量在前後交錯,慢慢往前推移。歷史是這樣一種情形。”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張志平

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紀錄片《中山國》總策劃、總撰稿

關注社會發展的人,一定要研究歷史,尤其是本地人文歷史。我們永遠不可能真實地復原歷史,但從中發現思想,學其真髓,洞察古今,弘揚精神還是需要的。

初入中山國研究之門至今,仍對魏伐中山借道趙國心存疑竇。三晉分治後魏居河南和山西交界處,離中山有一千多里遠,新魏和中山無恩怨,兩國交戰也不符合戰國時各國交往中“遠交近攻”的原則,魏文侯為什麼要冒著後方空虛,秦、趙虎視眈眈的風險遠伐中山呢?從歷史文獻看,魏滅中山似無爭議。返回來說趙,他有自己的“小九九”,趙和中山山水相連,早已對中山的襲擾不厭其煩。這時候小兄弟跳出來要借路伐中山,趙烈侯一定會偷著樂的,豈有不借之理。打贏了,替自己除了心頭之患,何時高興了,從魏國手裡把中山拿回來。打輸了,兩敗俱傷,消耗了對方軍事實力,贏者還是趙。趙國的賬算得很精明。中山看似亡國,其實蜇伏了起來待再起。如李山先生所講,魏滅中山後,派出了曾任國相的李悝治理中山。李悝講政治懂經濟,體恤民情,到任後製定了一系列有利於中山休養生息的政策並予實施,他還把魏國中原文化和先進的治國理政的經驗傳授給了中山,使中山頹勢迅速扭轉,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另一方面,也為二十多年後桓公復國創造了雄厚的物質基礎,遷都平山,開始了中山國最繁榮昌盛的全新時期。中山再崛起,李悝有功勞。 另一話題是司馬遷不為中山立傳。在這個問題上見仁見智,說法不一。但從中山滅國後,從漢劉勝,到明朝徐達,中山國沿襲其名稱1800年。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山國遺址重大考古發現,中山國或若隱或現或斷斷續續或石破天驚,風姿綽約地活躍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今天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研究河北,中山國是繞不過去的重大課題。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李悝署理中山政務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中山桓公

2018年9月18日至23日,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登陸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每晚8:05播出。該片共六集,分別是《發現》《崛起》《繁盛》《拐點》《悲歌》《流韻》,每集時長50分鐘。

本片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廣播電視臺、河北省文物局、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石家莊廣播電視臺、中共平山縣委、平山縣人民政府聯合攝製,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出品。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專家們一致認為,總長300分鐘的《中山國》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山國曆史文化的大型紀錄片,是廣泛吸收海內外學術成果、填補中山國影視題材的空白之作;本片通過中山國幾度立國,強盛一時,終被趙國慘烈絞殺的悲壯歷史,挖掘中山國深厚燦爛的文化遺產,講述了中華民族融合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頁;全片思想性和藝術性較高,製作精良,引人入勝,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紀錄片創作精品節目。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拍攝早期白狄鮮虞人生活場景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醞釀到2018年9月在央視播出,紀錄片《中山國》的創作跨越了四個年頭,這四個年頭大體經過四個階段36個月的時間。2015年冬到2016年春為策劃籌備階段,2016年春到2017年春為前期採訪和解說詞文稿寫作階段,2017年春到2018年春為集中拍攝和後期製作階段,2018年2至9月為修改完善階段。

該片總策劃、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志平先生認為:“研究戰國時期河北的歷史文化,中山國是不可或缺的。悲歌慷慨、忠勇不屈、百折不撓的中山國精神,至今還有很大影響。中山國文物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美輪美奐的中山國藝術至今仍風姿綽約。推動中山國曆史文化的研究,推動中山國曆史遺址的保護利用,意義重大而深遠。”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攝製組在中山王陵北側東林山頂拍攝後留影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外景拍攝

如何用電視手段講好中國故事?如何把中山國的故事講述的引人入勝?紀錄片《中山國》總編導、製片人張軍鋒說:“中山國的興亡悲歡是一個古老的中國故事,這個故事足夠精彩,耐人尋味。考古發現和文物背後的探秘不是紀錄片《中山國》的目的,而是歷史敘事的必要元素。我們試圖把一個有溫度、有厚度、有人性閃光、有思想火花的《中山國》呈現給觀眾。”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中山王大殿內拍攝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是中國最大的紀錄片高端播出平臺,每年都有國內外頂級紀錄片播出,頻道晚間黃金檔是業內公認的“大片首播”陣地,對節目題材和品質有很嚴格的要求。能夠登陸央視紀錄頻道的黃金時段播出,既是對《中山國》節目品質的充分肯定,也預示著《中山國》必將推動中山國曆史文化的傳播和在全國的影響力,提高河北和中山故地尤其是平山縣在全國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鏽跡斑斑的青銅史書,

揭開一個被遺忘國度神秘的面紗

萬里蒼煙

掩埋著燦爛輝煌的文明

下集預告:

飽經磨難的中山國在太行山東麓、滹沱河畔再次崛起。中山國盛世王朝的大幕正在徐徐開啟……敬請關注明晚CCTV-9紀錄頻道20:05分播出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第三集:繁盛。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中山文化」《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