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城建集團市內冬奧工程生產防疫“兩手硬”

3月6日下午兩點,幾十餘名工人正在國家速滑館距地面近三十米的屋頂馬道上,緊張有序的進行屋面風管、水管等機電設備的安裝工作,為下一步1.2萬平方米冰面製冰打下堅實基礎。

城建集團市內冬奧工程生產防疫“兩手硬”

雖然氣溫仍有起伏,雖然疫情拐點還沒有到來,但北京城建集團承建的國家速滑館、冬奧村等北京冬奧重點工程已按計劃平穩復工,準時交付有保障。

城建集團市內冬奧工程生產防疫“兩手硬”

“2月10日,我們乘坐專車從黑龍江雙城回到北京,隨後到項目外面的賓館隔離了14天,2月25日回到國家速滑館工地上崗。”從近三十米高的升降機上下來,吳華強說施工期間,項目部也為每一名工人配備了一間單獨的宿舍,一日三餐都是送到宿舍單獨吃。“工地工作和生活的環境很好,嚴格的防疫措施也讓這裡比外面更安全。”

城建集團市內冬奧工程生產防疫“兩手硬”

國家速滑館工程西門至生活區的道路上,兩名年輕人揹著近30斤重的消毒液正在給路面消毒。這支由項目管理人員組成,由青年黨員擔任隊長的防疫消毒隊,每天要對包括作業面、生活區、辦公區等項目各個角落進行兩次消毒。“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切工程建設的前提。”北京城建集團國家速滑館項目經理張怡說。

城建集團市內冬奧工程生產防疫“兩手硬”

進場前的隔離觀察、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崗前培訓、施工現場全封閉、嚴格限制宿舍人員數量、每天進出生活區4次測量體溫……項目部以“萬無一失、滴水不漏”的決心和擔當築實防疫的“安全大壩”。“除了在生活區和項目現場定點測體溫,我們各勞務分包單位的現場負責人還是兼職防疫安全員,他們要監督勞務人員現場佩戴口罩,使用防疫物資的情況。”北京城建住總集團冰絲帶項目書記劉鵬飛介紹說。

城建集團市內冬奧工程生產防疫“兩手硬”

距離“冰絲帶”五公里的冬奧村項目,來自河北承德的吳師傅正和工友們整齊的站在項目現場門口的一米線上,耐心地等待測體溫登記準備入場施工。“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冬奧村項目即將完工。”北京城建集團冬奧村項目工程部部長李化介紹,“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的是焊接和出入口安全架的搭建,為接下來幕牆安裝、防火塗料等環節的復工做好準備。”

城建集團市內冬奧工程生產防疫“兩手硬”

距離入口處不遠的12號樓樓頂,來自山東的48歲電工陳成奎正在進行防屈曲鋼板牆焊接作業。今年2月10日,陳成奎和他的6位山東菏澤老鄉,接到返京命令。為了防範疫情,他們統一乘坐專車返京。雖然在菏澤老家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每天戴著口罩,儘量減少出門,但回到工地,他們還是因工地上嚴格的防疫措施“吃了一驚”。

城建集團市內冬奧工程生產防疫“兩手硬”

“到項目上後,先到冬奧村工程東側的全封閉隔離區進行14天的隔離,隔離期間,每人單獨住一間宿舍,一天兩次監測體溫,一日三餐送到宿舍。”陳成奎說,2月25日,隔離期滿沒有發現問題後才正式上崗。“在工地作業,防控措施非常嚴格,早晨先領口罩,進工地先測體溫,出工地還要再測體溫。”

城建集團市內冬奧工程生產防疫“兩手硬”

每天為工人們測體溫的,是工地西南口的保安員高玉順。42歲的高玉順把每一個進場人員的體溫記錄下來,隨時備查。以前,他甚至沒見過測溫槍,現在卻熟練使用。

北投集團冬奧村項目生產部部長李曉東表示,復工前,北投集團便組織北京城建等總包單位籌劃、部署防疫工作,為復工做了充分準備,結合北京市相關政策制訂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除了對場區進行封閉管理、人員出入登記並測量體溫等常規操作外,還組織疫情較輕地區的工人率先返場,並在施工現場設置隔離室,監督觀察14天身體健康的勞務人員才轉入工人集體宿舍。


記者:謝峰

企業供圖

執行主編:周宇傑

主編:陳麗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