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河北某高校大三學生開學被強制離校,學生不服遭反問“你還要畢業證嗎”,對此你怎麼看?

星聞八卦站


前兩天就讀到了這則校園新聞,在感覺奇葩的同時,也很疑惑,內地大學中還會有這樣不負責任甚至可以說唯利是圖的高校嗎?不會是哪個野雞大學吧?仔細一查,並不是野雞大學,而是一所叫河北外國語學院的民辦高校。但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所很奇葩的大學。

該校的奇葩之處,首先是打破了我對內地大學本科學制的認知,本科居然是三年制,這與內地大學通行的四年制本科明顯不同(部分醫學類專業及少數理科專業是五年制),這是要“本科速成“嗎?不知道這個辦學資質是怎麼審批下來的,難道民辦就可以“任性”?

其次,就是這次事件中的所謂“實踐教學”。名字很好聽,理論聯繫實際,在實踐中得到提高,本來是大學教學的應有之義。問題是,“實踐”就是提前離校嗎?“教學”是學校什麼都不管嗎?和學生簽訂的協議,包括五點內容,一看就是學校對“實踐”中的學生既無任何“教學”,也與學生無任何“瓜葛”了。這哪裡是什麼“實踐教學”的協議,分明就是提前一年把學生轟出校門的通知!提前轟出校門不算,還要第三年學費照收!當受到質疑的時候,該校一個老師居然威脅:你還想要畢業證嗎?

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老師,這哪裡像什麼大學,分明就和那些不退押金不發工資直接趕人的血汗工廠的老闆一個做派!就算是民辦大學,就可以這樣公然挑釁教育規則,只顧唯利是圖,把學生作為欺壓的對象嗎?

中國還有多少這樣的民辦大學?還有多少這樣的不講起碼的社會公德,不遵守基本的教育規則,缺乏起碼的契約精神的所謂大學?這樣的大學存在的意義在哪裡?希望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好好核查一下,對某些打著教育的旗號,實際破壞教育基本要義,只顧唯利是圖,實際上是害群之馬的所謂大學應予以嚴格規範,乃至取締其辦學資格,以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教育的基本精神。


博雅燕園


一般專科學校的培養模式是:2+1,或者2.5+0.5。不管是哪種培養模式,學費和住宿費以及各種雜費都是要教的。只不過很多學校可能人性一點,宿舍繼續保留,學生可以隨時回來住,在實習期間,根據學校的要求提交相關的實習證明等材料,學校給學生畢業證書。

而一般學校是不管學生具體的實習狀態的,在哪裡實習,實習的情況如何,是否獲得技能的提升,老師管的都不多,只要實習、就業協議等帶回來,學校好交差就行。

學校這樣做顯然不夠人性,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準備是應該的,而學校沒有提前富餘量,開學直接要求學生“實踐學習”,沒有實踐指導,沒有輔助協調和安排,學生怎麼能真正意義上的實踐呢?

像這樣赤裸裸的,不用查,肯定是民辦,或者大家說的野雞大學。

大三的學生去實習,把宿舍騰退出來給大一的新生,這樣的新聞一出,估計對這所學校未來的招生會有很大的影響吧!

中國式民辦,逐漸被大家定位成中國式野雞,一聲嘆息!


九鬥學生心理


終於看到中國的野雞大學了,本科只讀三年不說,連第三年也不準學生上,而是把他們直接趕出校門,美其名曰實習,卻一切費用、意外、學業、安全、糾紛,由本人承擔全部責任。也就是說,你把學費交了就滾出去,一年後回來拿畢業證;如果你有意見,一年後你就畢業證也別想來拿了!

再沒有比這一“本”萬利的生意了,給你一個畢業證的本子,幾千上萬的學費就收荷包裡去了,這哪是教書育人,這分明就是強盜搶劫!師者的傳道授業解惑哪裡去了?這些大學究竟是培養人才的地方,還是坑蒙拐騙的沃土?

看網友反映的情況,這樣的野雞大學還不算少,全國各地都有。現在是學校放開,誰都可以辦學了麼?這種情況學校是不是涉嫌欺詐,學校負責人是不是應該承擔刑事責任呢?社會要正氣清風,首先就應該從教書育人的學校抓起,不是讓什麼有關部門出手,而是司法機關應該主動作為,作為強買強賣詐騙案件來處理,這樣才會在所有人心目中樹立敬畏之心,才能讓整個社會逐步風清氣朗,社會文明與經濟發展相匹配,否則我們就只能永遠是別人心目中粗俗的暴發戶國度。


徐德文科學頻道


好久國家規定,大三就必須去實習,還不準住校了?

而且誰給你勇氣讓你收別人學費還不讓別人住校的?

又是誰起草了這個協議的?

1.一切費用均由個人負責 2.發生意外,本人承擔一切責任 3.未完成實踐教學計劃,本人承擔一切責任 4.實習期間人身安全由本人負責 5.發生糾紛,由本人負責

首先,國家從沒有規定大四不準住校,必須實習,正規高校住宿都是住到畢業的,我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我們學校甚至暑假寒假都是可以住的哦,不會特別收費,住宿的阿姨還會假期留下來照顧學生。

再說學費,既然你都讓學生直接實習一年了,而且還不準住,都不在學校了,你這學費又是讓學生在學校學什麼呢?

最奇葩的就是這個規定,雖然大學生都是成年人,自己承擔民事刑事責任權利,但是同時他們也是學生的身份,學校企圖用霸王協議,撇清責任,是不是太法盲,太天真。

真心建議,貴校把這個協議拿給學校的法學老師看看,拿出來真是丟人

這麼說吧,你們的行為是違背教育法的。如果學生被你們強行要求去實習了,出事了,是你們需要負責的,發生意外,你們也是沒辦法逃脫的。就因為你們莫名其妙的理由,強迫實習,不給學生拿畢業生,那是絕對不現實的。

你們是學校,不是黑社會,更不是法外之地,怎麼這麼想當然呢?就說這個德行,我不管你是野雞大學還是正規大學,臭名遠揚後,我估計真沒有人來報考了。

就你這個德行,你好意思說你是老師嗎?


廖彩琳律師


這應該是一所民辦本科大學,不知為何大三一開學就強制離校實習,也有可能上的是專科吧。一般專科來用2+1或2.5+0.5的模式,在校上二年或二年半,後去企業實習。最後一年的學費一般是要交的,但住宿費和書雜費是值得商榷的,畢竟沒住學生宿舍,也沒有發新課本。

我來談談技工院校的情況吧。技工院校也是釆用2+1(高中起點的高級技工)、3+1(初中起點高級技工)的模式。因為是享受國家免學費政策,所以第三年或第四年當然也不收學費。同時住宿費和書雜費也一併不交,因為學生沒發新書,住在實習單位,學校不付出這方面的成本。但是會收60元的保險費,因為學生雖己到企業,但還屬學校未畢業學生,擔心學生出現傷害,必須讓他們買好保險。




一般情況下,因為是雙向選擇,學生實習單位就是將來就業單位,除非表現太不好,而且實習期間就有工資。學生去企業實習時,都會派老師護送過去,在那呆個三五天,讓學生基本安定後老師才回學校。在管理上,學生雖已在工作單位,但還屬學校學生,由原班主任負責管理,對那些明顯不喜歡實習單位的學生,或不適應單位的學生,會釆取二次推薦,力爭讓學生滿意。學生也需要定期提交實習作業,就業辦也會不定期對企業進行回訪,收集學生和企業的意見,力求雙方都滿意。實習期滿後,學校發給學生畢業證,企業接納學生為正式員工。



我認為釆用提前實習是可以的,但在收費上可以適當減免,畢竟學校付出的成本降低了。你們覺得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轉發。


良心老師


第一,在我們去評判這個事情之情,首先,我們要了解河北外國語的性質。民辦高校,分數很低,好像是隻要填報這個學校就會被錄取。這個學校是近幾年才升的本科,學校裡有專科,有本科。其次,我們看看這個學校的此次這麼做的原因。我們看下面的幾幅圖,能夠看出,學校也並不是把所有學生都趕出了學校,學校裡有專科本的培訓,只要是報了這個專升本的考試,是可以留在學校裡繼續住宿和學習的。那些沒有報專升本的同學只能去參加社會實踐。

第二,為什麼報專升本的就可以留下?不是說學校裡宿舍緊張嗎?學生拿錢繼續在學校裡學習,參加相關的專升本的考試,學校的宿舍條件就改善了?學校的宿舍就因為幾個學生報名專升本宿舍就憑空多了好多?只能說明,學校裡的宿舍有很多,因為這些學生繼續在學校裡帶著不能給學校帶來收益,所以,大三的學生只能被掃地出門。而在這個時候,正是新生入學的時候,需要給這些即將到來的金主騰出地方。

第三,在看看那些實習的同學,看看學校裡的給學生出具的參加社會實踐的相關的證明,簡單概括就是,只要出了學校去實踐,學生的一切都和學生無關,我靠,這個甩手大掌櫃做的真到位。這得多大臉才能說出這句話。每個學校都會安排學生去參加實踐,一般學校會指派老師帶隊去實習,既可以保護學生的安全,也方便和實習單位的溝通,有學校老師的參與,學生實習的時候,心裡也踏實,學生對學習也有歸屬感。我記得河北師大實習的時候,師範類的學生的實習單位都是學校,按照區域,每個區域有個實習老師的帶隊老師,帶隊會每週檢查學生的實習請況。

總之,這個學校真的不怎麼樣,只知道利益,不知道學生,誰能給學校帶來更多的收益,就把誰當做學生,反之,就掃地出門。這樣的學校還是少一些。


鳴人給路飛上課


首先說明在全國一般的高校當中這種情況很普遍,不只是河北外國語學院。

做為學校可以說只要具備正常思維能力的人都知道是幹什麼的,是該幹什麼的。可遺憾的是我們的高校尤其一般高校在“市場化”的影響和推動下由培養人的機構變成了創收部門,教育也蛻化成了產業。於是,為了更多的獲取經濟利益,學校利用各種手段升級、擴大規模,沒有底線的擴大招生人數。象河北外院只不過是我國一般高校的縮影而己。它們以各種貌似合理的名義,壓縮學生在校時間以減少開支,擴增收益且不用擴大學校設施設備和編制。這種做法表面看增加和提高了國民受教育的人數和程度,給國家節約了財政,利用社會資金髮展了教育。其實其弊也絕不能忽視。

其一:很多這樣的高校無論規模、設施設備還是師資配製根本不夠資質,只是為了增收而或巧設名目或欺上瞞下,偏離了學校以“教育為本”的軌道。

其二:無底線的擴招對生源沒有了質量要求,學生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很多學生只是拿錢買一紙證書而己,難以養成良好的學風和校風

其三:教育目的偏移給老師帶來極大困惑,也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初衷

其四:良好的“教風”不張、“學風”不正又極大影響了畢業生質量,反而給單位、給社會造成了新的負擔和壓力

本來辦學對國家對社會是好事,可在社會整體趨利,把教育簡單推向市場的大背景下,校園這塊“淨土”卻越來越“銅氣熏天”


鹹鹽隨語


一般情況下而言,大學學生在大三的時候進行實習。實習確實可以讓學生提前瞭解很多和專業相關的東西,但是很多學校都是給學生選擇的,可以自己出去找實習也可以通過學校組織進行實習。

該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以畢業證來威脅學生這個做法確實有失偏頗。學校著實不應該將學生“趕出”學校,這樣的行為很不人道,學生把學費交了,既沒有在學校學習,又不能在學校住宿,那學費交給誰呢?這些錢又是誰用了呢!

如果這個新聞沒有被爆出來的話,學校肯定還是一如既往的這麼做下去。既然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了,那麼也希望教育部門能夠出面協調這個問題,給學生們一個交代。


大貓聊三農


河北這所高校的做法不合理,不地道。

大學生進行實習很正常,離開學生去實習單位也正常,但是不合理與不正常的行為在於強制離校,學費照收,不問實習單位,不過問學生安全,一推三六九,這是推卸責任,放棄管理。對於學生的提問,老師以“還想要畢業證”進行威脅?有失師德。對於這樣的學校,我只能搖頭。

學生為什麼考入一個學校?除了分數之外,也是基於對學校的信任,希望在這裡學會做人,懂得人生,學有所成。因此,老師的行為,學校的作為,對於學生都是有很大影響的,但是這所學校如此做法,顯然給了人們不好印象,極端不負責任,唯利是圖,欺騙欺壓。

在實施實習工作時,會有矛盾,也會讓學生不理解。學校可以做好準備工作,把情況說清楚,釋疑解惑,化解矛盾。只要合情、合理、合法,一切都為學生前途考慮的做法,是會贏得學生尊敬與支持的。顯然,學校沒有做好,反而以簡單、粗暴的方法進行強制、打壓、威脅。由此可見學校管理水平之差。

有人說這是民辦學校,這不是理由,也不能因此讓民辦學校背鍋。民辦學校費用高是事實,然而管理好、出成績的學校也有不少。

至於強逼學生離校,學費照收,是否合理,需要對照高校收費規定來說明,我不能輕易評判。但是實習與教學、教案沒有聯繫,學校不問,完全由學生聯繫,學校也太奇葩了,放棄了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教導之責,做法錯誤。

難道一個高校,可以如此任性?完全不顧教學效果,社會效果嗎?這屆學生畢業後,就不招生了?口碑相傳,河北這所高校真的“名氣大振”,只是這樣的口碑難道對後面的招生沒影響嗎?


黃強黃不息


當吐槽自己的學校一般,畢業後找工作難時,遇到河北外國語學院這樣的做法,瞬間幸福感爆棚,原來惡劣不人性的大學是這麼幹呀。

一邊探討北大清華之類的大學會被顛覆,什麼西湖大學,湖畔大學都來了,不要表面上的把式,只求學真本領,我們想教育不本就應該這樣嗎。一邊是各種奇葩的大學大專廣泛存在。

河北外國語學院這類學校,並不會倒閉,每年入學新生喜洋洋,大三即畢業找實習難。

1、為什麼非要讀個大學,為什麼非要拿個大學畢業證。像這種大三即趕出學校,不對學生負責的大學存在著,不就相當於交錢買文憑嗎?這類學校的管理者,老師們是怎麼想的。

總之學生,老師都很可憐。

2、用人單位的要求越來越高,研究生畢業,名校畢業,因為我們就業的人太多,工作太少了,這是殘酷的搶飯吃的爭奪。應該不能全部甩鍋給學生,說能力不足等,社會資源調劑出問題了,資源分配出問題了,真正致力於教育,民辦教育,技能教育的還沒被調起充分的能量。

每個人都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多好,每個人都有同理心,多給點機會多好。

3、16-22歲,是上大學的年齡,是最美好的青春年少,卻讓不少學子感受社會的冰冷,勞作的馬虎,榜樣的惡俗。唉,這段時間的影響會造成很長的陰影,有些一輩子都無法清除。

有的時候,有個學上,有份工作都讓人無比感激了,多少人遭受不公平,遭受各種權力的壓榨。

不想那麼多了,這類學校趕緊轉型或被併購吧,別耽誤那麼多人的青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