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家做麵包,如何才能做出與麵包店一樣品質的麵包?

黃潔儀


有了它,做啥樣的麵包,都會被稱讚好吃,還增加鬆軟度

做麵包,若配方里有淡奶油,那一定會好吃,要是還有可可粉,就更好吃了。這兩樣是形成獨特味道的靈魂,就像提拉米蘇,原料就是可可粉、淡奶油、巧克力酒。烤焙時,光是那瀰漫滿屋的香味就夠迷人的了,吃起來更是醇香濃郁。

其實甭管做什麼樣的麵包,只要加點淡奶油,一般都會換來眾口一致的被稱讚好吃,還會起到讓麵包更加鬆軟的作用。都說一入烘焙深似海,既然入坑了,有助好滋味的原料方法啥的都想試試。

麵包方子,碰到做著順手成功又好吃的,可以一直用反覆用,只在造型上稍作改變即可,或者換一換餡料也行,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款可可麵包的配方。

【可可杏仁奶油麵包】

麵糰材料:高筋麵粉250克,可可粉10克,淡奶油25克,水125克,白砂糖60克,酵母粉3克,黃油25克。

餡料:大杏仁70克。

做法:所有面團材料放入麵包桶和成光滑的麵糰,加入黃油,繼續揉麵。

揉至可以拉出薄膜的狀態即可,.然後讓麵糰發酵至原來的兩倍大。

發好的麵糰取出,按壓排氣後放在切碎了大杏仁上。

擀開卷起,輕輕的將杏仁碎裹入麵糰中,然後再靜置醒10分鐘。

醒好用手按壓著麵糰,輕輕扯成正方形,分切成4塊即成麵包坯。

將麵包坯放入烤盤,上面篩些麵粉,再豎著劃開幾道割口,然後放溫暖處做二次發酵。冬天放烤箱裡發最好了,溫度調到32度,一小時差不多就能發好。

至麵包坯都發酵漲胖,然後調節到160度,烤焙20分鐘即可。

小貼士:可可粉雖然放的不多,但是很吸水,所以要試著加水。大杏仁得用熟的,生的做出來可不香。


虎媽尚菜


大家好! 我是溫暖爐火,是一位烘焙達人,同樣愛好寫作。關注我,我會持續不斷的提供關於烘焙的小知識,小點子。


在家做麵包,想要做出和麵包店一樣品質的麵包是有技巧的,一起來看看吧!

1. 首先要說的是和麵:

和麵的時候一定要加黃油,這個是增加麵包鬆軟和延緩老化的秘密。如果用烤箱烤出的麵包皮硬,你可以再將麵包的表皮上,刷層黃油或食用油,再稍烤2~3分鐘即可出爐,此時麵包皮就會變鬆軟一點。

2. 關於水溫

最好使用冰水或冰牛奶,夏天5~7度為好,這樣揉麵完成後,麵糰溫度能控制在20~30以內。如果純靠手揉,一般是揉不出完美的組織薄膜的,組織薄膜就是麵糰成型後,拉開在燈光下有一層透光的薄膜,裡面有大大小小的氣泡,撕開的時候,邊緣光滑。

如果用烤箱烤出的麵包皮硬,你可以再將麵包的表皮上,刷層蜂蜜水,再稍烤2~3分鐘即可出爐,出爐後撒上點椰蓉和巧克力片,此時麵包皮也會變鬆軟好吃。

3. 關於奶油

如果用烤箱烤出的麵包皮硬,你可以再將麵包的表皮上加上奶油,做成點綴造型,即好看,又軟化麵包皮硬,很是好吃。

4. 關於烤爐溫度

麵包硬是因為烤箱爐溫過高的原因,每個烤箱都是不同的,不能完全按照配方上的爐溫來設定,另外可以適當將麵包刷蛋時,刷的太厚,所以烤出來表皮會硬。

注意

想要麵包鬆軟,發酵的程度無比重要,麵包一般都要二次醒發,即常溫發酵和發酵箱發酵,和好的麵糰蓋上保鮮膜,發到原來麵糰的1.5~2倍為宜,麵糰倒出來可以看到類似蛛網的組織,這是一次發酵完成。再來將大面團分割成想做的麵包的大小,排氣(這個有助於二次發酵)整形,擺進烤盤裡,準備二次醒發。

剛出爐的麵包非常的鬆軟,但是如果保存不當,就會變硬。如果想保留較長時間,可以放入冰箱冷凍室,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回爐烤一下即可恢復鬆軟。但是不要放入冷藏室!冷藏室的溫度會使麵包中的澱粉加速老化,極大縮短麵包的保存期。

烘烤麵包注意事項:

1.烘烤時間和溫度要恰到好處,如果烤得過了點,水分就失得多,麵包也老化得快。

2.測試麵包是否烤熟,首先會聞到濃郁的麵包香味,麵包的表面會有漂亮的金黃色,此時用湯匙碰面包的側面如果能馬上回彈即表示好了。

3.剛烤好的麵包,頂部表皮很硬,去壓它會破皮,只要放涼一會就會回軟了。

4.烤箱不能調節上下火,因此要視情況加蓋錫紙,以免上表皮過厚、上色過深的情況出現。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啦,希望大家都能做出既漂亮又好吃的麵包呀!


溫暖爐火


在糧油食品行業從業十餘年,經常被問到類似於“XX食物家裡做的如何能像外面買的一樣好吃”之類的問題,在這裡我要鄭重呼籲:在家中加工食材,萬萬不可追求流水線產品效果。

個人認為,這種想法與家庭烹飪、加工食材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流水線生產的食物(或者說工業化食品)為了口感、口味、色澤、香氣等,需要添加各類食品添加劑。以麵包為例,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包括改良劑、食用色素、食用香精、甜味劑等。家庭烹飪所追求的“純天然無添加”理念,本身已將這些食品添加劑拒之門外。

二、我們不是專業麵包師。在不添加各類食品添加劑的前提下,想要麵包更蓬鬆,就要在麵糰製作、發酵及烘烤等階段掌握專業技巧;想要在麵包中加入不同顏色,就要想辦法自己製作天然著色劑(例如菠菜加工做綠色,紅莧菜加工做酒紅色等),更要想辦法在高溫烘培後保留我們想要的顏色。這等等一系列專業技巧會讓一部分新手望而卻步,難以在自制糕點的過程中享受樂趣。

三、享受DIY過程。自己在家中製作麵包、糕點,本就應該是一個輕鬆愉快的享受過程。個人建議在瞭解基本加工方式的前提下,各個細節就不要再尋找網上的現成答案了,自己摸索、自己改良,享受每一次的過程,同時還能享受每一次的不同成果。


痴不吃


這個問題沒有必要太糾結。麵包店有面包店的獨特工藝和原料。

比如超軟改良劑,麵包做出來會非常的軟而且嫩,並且麵包密封四五天都不會發生老化。你在家裡自然是達不到工廠的穩定工藝,況且自己在家裡做也更加健康不是,只要認準一個好的配方,反覆去嘗試,總能做出你喜歡的口味和口感的。

在家制作的時候最好多多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揉麵。揉麵一定要揉到位,必須得揉到出膜,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有耐心。

2、一次和二次發酵。發酵狀態一定要掌握好,狀態判斷的話可用手指輕按麵糰表面,按下的部分立刻彈起的話說明發酵不足;如果按下以後麵糰直接整個洩氣的話說明發酵過度;最好的狀態就是按下不回彈,就能開始下一步了。

3、烤制。不要過於拘泥於配方中給出的烘烤時間,因為每個家用烤箱的溫度差都不一樣,高低20度都有可能,以麵包烤制的顏色為主,刷上蛋液以後烤制金黃就行。如果顏色到了內部沒熟,那就降低溫度再來一回。注意:烘烤過程中不要開爐,會導致麵包洩氣。最後,家裡的烤箱肯定偏小,溫度不均勻很正常,出不來麵包店的上色效果也很正常。

4、既然是在家裡,造型就可以隨心所欲了,對味道和口感影響都不大,不必糾結。

5、最後的最後,祝你在家能夠成功做出心儀的麵包。


甜品烏托邦


1,做好吃的麵包,我們先了解麵包的種類和做法,麵包分為3種做法,1快速法,2直接法,3中種法。麵包的種類有,甜面類,鹹面類,丹麥類。做法有軟歐天然酵母、做這麵包要培養酵母時間2到7天不等。液種老面做法,隔夜冷藏。燙種做法,燙麵隔夜冷藏,等

等。

2,原料選擇,好的原料,好的設備,好的技術,才能做出好吃的麵包。

3做麵包要嚴格要求自己,打好的麵糰溫度控制在25℃,室溫26℃到28℃,等

3,技術不斷的提升,做技術沒有頂峰,頂峰也是暫時的,只有精益求精,你做的產品就和麵包店一樣了。

4,麵包店的技術是團隊,投入大量的資金,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重複去做,相信你有一天會成功






大偉甜品推薦


親~這個問題其實挺糾結的,麵包店的麵包有很多,而且還有大大小小各種各樣品質不一的麵包店,每家店做出來的麵包都會有各自的特點。就像咱們做菜一樣,就算一樣的原材料做出來的結果也不一定相同。


製作麵包無非就是原料的選擇與製作的工藝,只要掌握這些在家也能做出很好吃的麵包,順便再說一句,我是覺得麵包趁熱吃反而更好吃,哈哈,不喜歡那種乾乾的。

做麵包有幾個要點:


1、配方的選擇:在選擇要製作的麵包時候,配方要精確,麵粉和液體的比例大多在不同麵粉之間都會有出入,但是保持10%出入都能成功的,所以和麵的時候液體不要一次都加完,根據情況邊和麵邊加液體。


2、揉麵:揉麵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一般家庭都沒有廚師機和麵包機,只能靠手工揉麵,但是手工揉麵的麵包會更有人情味。揉麵一定要揉到出膜,不一定要很好的膜,但是至少膜破裂的邊緣要圓潤,不是鋸齒狀的。除了一些不用揉出膜的品種。


3、發酵和二次醒發:第一次麵糰發酵大約是2倍大小,千萬不要發酵過度了,然後排氣、鬆弛這些步驟還是不能減少,二次醒發也是根據做的麵包種類來,特別是需要製作造型的麵包一定要完成二次醒發,才能進入烤箱。


4、烤箱溫度:家庭烤箱溫度一般會偏高,如果沒有烤箱溫度計,建議降低配方要求溫度。除非明確指出同樣使用的是家庭烤箱製作,這個時間和溫度可以參考,就比如我做的都是家庭烤箱烤制的,溫度時間和其他配方都有調整。

希望這些建議可以給到你幫助……


葉先森愛美食


如果是在家做,自己家人吃我個人覺得不用追求口味和外面的麵包完全一樣,因為在家做麵包其實最重要的是樂趣、愛好、滿足、健康,至少我是這樣。如果你在網上搜麵包添加劑,你會看到蓬鬆劑,柔軟劑……自己做麵包一般主材料就是麵粉,鹽,糖,黃油。會根據不同的揉麵方法,發酵方法來去控制麵包的口感甚至儲存期。

自己做的麵包如果幾天內吃完,口味是完全沒問題的,如果做熟練了自己調配方,口味的確比外面的好,因為有些麵包考慮成本外面的料不會那麼足,比如歐包帶餡料的,自己做那就怎麼好吃怎麼來了,我就比較喜歡吃榴蓮,外面買的榴蓮肉太少,我就自己做。

如果是新手建議可以從簡單的開始,一些對面團的揉至和發酵都要求不太高的開始,比如蜂蜜小麵包,原味小麵包。




我糖蓮子


在家做麵包,要想做出和麵包店一樣品質,個人覺得不太可能也沒必要,因為麵包店都是靠機器揉麵,而且為了追求賣相和口感會有香精、色素、膨大劑之類的種種添加劑,這是有悖於我們的健康理念的,我們之所以選擇家庭手工製作,就是想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其次是口感,不然就失去了手工製作的意義。

另外,說下面包要想做得好吃,配方當然很重要,但是手法更重要,只有多揉多搓多摔,揉出手套膜,做出的麵包才夠蓬鬆暄軟。






家庭煮婦QQ


品質一樣其實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但是想做味道一樣口感類似其實是不難,但是你如果是個初學者,想靠一個配方做的麵包跟麵包房裡的師傅媲美就不太可能了,但是我幾點建議你可以參考一下。

一配方,想做出個好的麵包配方一定要對,起碼找個麵包房的配方,自己適當調整一下就行。

二選料,麵包房一般使用大包裝的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從12%到14%,由於流轉快用量大品質比較穩定。新手在選擇麵粉的時候一定不要老是更換,選擇同一種麵粉多試幾次找找感覺。

三打面,打面首先要有個適合自己的工具,千萬別手工揉麵,大師傅都不敢保證每次手揉出來的面都一樣的好,家庭製作推薦廚師機,根據自己的預算選擇,不要迷信大牌子。夠用就好。

打面一般都是後油法,就是將配方中除了黃油全部倒進面桶,打到擴展狀態,加入黃油然後打至完全擴展就行,是不是聽著很迷糊,簡單點就是,開始麵糰會很粘,然後變的不粘手,這時就是吸水完全,可以切高速打面,然後時不時停下來揪一小塊用手撐開,只要開始能出點膜,厚一點也沒關係,就可以加入黃油,加的時候儘量用麵包住,這樣化的快,加入黃油後用低速攪拌至黃油完全融化看不見,這時後檢查面的狀態,還是撐膜,如果能撐出幾乎透明的膜,有韌性且破洞光滑就行。

四發酵,打面最重要的是面溫,不要迷信手套膜,麵包是吃的不是看的,夏天可以加冰,冬天適量用溫水,儘量揉麵結束時保持面溫在24到28度,因為第一次發酵不超過30度,這個溫度的酵母耐心最好。一發一般就是60到90分鐘,看情況,發至兩倍打即可,也可以用手蘸麵粉戳洞,具體的方法書上網上都有。

一發結束後可以分割滾圓,或者其他形狀。稍微鬆弛一下面團,用手按壓緩慢會彈就行,然後就是整形階段,這個的話感覺也是比較考功夫的階段。如果自己不太熟練的話,那基本要麼就是做成圓形,要麼就做成吐司卷。總之,在整形的過程中和不要使用太多的乾粉,然後不要把麵糰整破皮兒,這樣的話就不會,不會太影響到最後發酵是成品的外觀。最終發酵一般是35°左右。最高也不要超過38°。時間大概也就是40到60分鐘。具體多長時間都得自己琢磨,自己掌握。

五烘烤,一般家用烤箱都是上下發熱管,而且家用烤箱的容積都比較小。所以烘烤的難度也比較大。因為麵包基本上都是帶著烤盤烤,所以如果你的烤箱是有上中下三層,一般要放下層。家用烤箱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用烤箱溫度計測一下實際溫度。根據實際溫度來烘烤麵包。基本上烤麵包的原則就是體積小,烘烤時間短,體積大,烘烤時間長。如果麵包裡含有糖類,油脂比較高的話,相對用低溫。如果。麵包含油脂,糖類比較少的話,想要使用高溫來烤。具體還是要看根據您家的烤箱自己權衡一下就可以了。

以上我說的都是直接法制作流程。在家裡面做基本上夠用了。可以製作簡單的甜麵包和一些軟歐包。


安喜烘焙


在家用麵包機做麵包不亞於麵包店的麵包。

我做麵包通常放一點蒸熟的南瓜。

首先南瓜去皮,用鍋蒸熟。然後把南瓜攪碎,,至於說比例沒那麼精確的要求,我一般是放小半碗,其他的原料按照面包機裡的說明即可。

放了南瓜的麵包做出來特別鬆軟,顏色淺黃,非常好吃。

試一試,你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