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今天是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

註定與以往不同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

有許許多多普通人

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

貢獻著力量

他們是僑屬、是退役軍人、是普通群眾

……

但此時此刻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志願者

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雷鋒精神”


身邊的“雷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林炳芳:用愛心凝聚信心

“你們開店的一定要把口罩戴好,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在青田清溪門社區,志願者林炳芳每天都和工作人員一起穿梭在大街小巷,向居民宣傳防控知識,守著基層社區防線,助力居民的居家保障。

身邊的“雷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疫情發生後,林炳芳主動申請到防控一線當志願者,從宣傳疫情防控,到社區封閉管理,對進出人員監測體溫、辦理出入證……林炳芳都衝鋒在前,協助社區做好各項防控工作。不在檢查點當值的時候,他就變身“流動宣傳員”,穿上紅馬甲、戴上小紅帽和紅袖章,從街道到小巷,深入整個清溪門社區進行宣傳,看到聚集聊天的居民時,就會主動上去勸導。

身邊的“雷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一直以來,林炳芳都堅持在志願者這條道路上,從平日的打掃衛生、幫助孤寡老人,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駐守檢查點、宣傳防疫知識,什麼地方需要幫忙,林炳芳就會出現在哪裡。“林炳芳是我們社區志願者中年紀最大的,從2月1日開始他就一直在一線幫忙,每天和我們一起檢查登記,最遲的一次,他從晚上6點駐守檢查點到早上7點,可是他從來都沒有說過辛苦,一直默默奉獻。”清溪門社區黨委書記葉愛麗說。

身邊的“雷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除了志願者這個身份,林炳芳還是一名僑屬,他的兩個兒子都是意大利華僑。“最近意大利疫情比較嚴重,我就勸我兒子他們要待在家裡,不要隨意出門,而且路上感染風險也很大,最好還是待在意大利。”林炳芳說,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可以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劉日光:退役不褪色 主動投身防控一線

“雖退役多年,但軍人的情節始終沒退,只要有需要,我堅決支持和服從,只要我們團結一心,抗‘疫’阻擊戰定能大獲全勝。”這是溫溪鎮退役軍人劉日光心中永恆不變的信念,沒有豪言壯語,卻有軍人的錚錚鐵骨。

身邊的“雷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1987年,劉日光入伍,服了13年的兵役。現在他住在溫溪鎮,是一名自由職業者。疫情襲來,曾經那份軍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促使他報名加入志願者,為家鄉戰“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和黨員,在家鄉有需要的時候,我覺得應該站出來。”說起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原因時,劉日光說出了當時的想法。

身邊的“雷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從大年初十開始,劉日光總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一會兒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處理垃圾、購買生活用品,一會兒核查疫情嚴重地區返鄉人員。為了摸清底數,有針對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劉日光與村幹部們一刻也不得閒,但是他從沒怨言,能再次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劉日光認為“挺有意義的”。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劉日光一直秉持恪盡職守、衝鋒在前的軍人本色,堅守崗位,用堅守與奉獻築起防疫工作的堅強堡壘。

陳曉蘇:穿“紅馬甲”的夢想

“大爺,現在出行都離不開健康碼,您要是還沒有領取,我幫您申請註冊。”近日,在溫溪鎮11、12網格區塊,總能瞧見志願者陳曉蘇穿著“紅馬甲”為來往人群宣傳、註冊健康碼的身影。每每遇到老年人因嫌麻煩不願意註冊的情況時,她總會柔聲細語地安撫老人,向其宣講健康碼的重要性,並幫助老人註冊。

身邊的“雷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今年31歲的陳曉蘇從小就懷揣著一顆“志願夢”,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主動申請參加志願活動,穿上了“紅馬甲”,成為了一名保護家鄉的防疫“戰士”。

身邊的“雷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剛開始推行健康碼的時候,每天幫80多個人註冊,有時候腿站麻了都沒感覺。”但陳曉蘇從來沒喊過累。自2月2日報名參加“防疫志願者”活動以來,她已經連續工作近一個多月,面對高強度的志願服務,從來沒有半句怨言,“能吃苦,不怕累”是大家對她的評價。

從打電話摸排統計外來人員,到走村入戶宣傳防疫知識,再到現在的健康碼宣傳註冊,陳曉蘇從未停下過忙碌的腳步,她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用赤誠不變的初心、逆行而上的決心為防疫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

吳有清:勇當抗疫“逆行人”

參與社區聯防聯控、運送防疫物資、為行政單位消殺……這些都是吳有清和藍天救援隊的志願者每天的工作內容。青田藍天救援隊的吳有清自1月30日報名參與藍天救援隊、農商行疫情防控各類志願服務活動,與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一起,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為社區居民築起一道安全防線。

身邊的“雷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疫情爆發後,藍天救援隊就在群裡徵集志願者,我當時正好在家裡也很想出一份力,所以就第一時間報名了。”吳有清介紹,剛開始幾天都是自發幫忙為一線執勤防疫人員發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後來在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籌安排下開始承擔起運輸防疫物資和公共消毒工作。為此,他還專門去縣疾控中心學習了消殺的專業知識。

身邊的“雷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疫情期間,吳有清和他的隊友們早出晚歸,經常忙起來錯過飯點。“作為一名黨員,作為藍天救援隊的一員,在大災大難面前就要挺身而出,全力以赴,不讓自己後悔。”吳有清說,自己每次做防疫志願工作時都會做好防護措施,回家的時候也做好清洗、消毒,讓家裡人安心,也讓自己更加堅定地把志願工作做下去。

不止是他們四位

在青田還有許多的“雷鋒”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

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