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進步的”帝國主義

“進步的”帝國主義

“殖民體系意味著戰爭”

1943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一方勝利的曙光顯現,中、美、英三國的首腦在開羅進行會晤,協調下一步政治軍事安排。

可是在丘吉爾看來,中國的意見不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們曾希望勸說蔣介石夫婦去參觀金字塔,並消遣一下,等到我們從德黑蘭回來再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顯然,丘吉爾寄希望於在幾天後的德黑蘭會議上先和羅斯福、斯大林商量好了,再來問蔣介石的意見。

說是問意見,其實也就是隨便問問,估計沒準備什麼插嘴的空間。

反而是羅斯福對中國事務較為重視,以至於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不無酸意地寫道:“中國事務在開羅會議上不是最後,而是最先得到了討論。不論我怎樣爭辯,羅斯福總統還是答應中國人,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在孟加拉灣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兩棲作戰行動。

丘吉爾擔心在孟加拉灣進行兩棲作戰行動會“更多地佔用‘霸王’作戰計劃所需的登陸艦和坦克登陸艦……也一定會嚴重妨礙我們正在意大利進行的大規模戰役” 。他認為羅斯福對印度-中國戰場過於重視,並用書面通知三軍參謀長們:“首相希望將下列事實記錄在案,即他明確拒絕蔣介石關於要我們在緬甸進行戰役的同時,負責發動一次兩棲作戰的請求。”並在事後說服羅斯福收回他的承諾。

“進步的”帝國主義

老牌帝國主義者丘吉爾顯然不相信中國的力量,也不願意為配合中國投入資源,他也擔心美國趁機把手伸到中國,威脅英國在中國的利益。

丘吉爾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美國在二戰中確實把手伸到了英國的殖民地,並配合殖民地人民的覺醒,在戰後成了瓦解英國殖民體系的一支力量。

而且美國雖然也是帝國主義那一套,但相對英國是進步多了。

美國作為一個通過戰爭贏得獨立的國家,對自己的自由主義價值觀很是自豪,並在還不算很強大的時候就認為自己有為全世界做榜樣的義務。正如我們在《美國憑什麼永遠例外》裡提到的那樣,國會和行政部門就譴責過別國對人權的侵害,比如譴責沙俄、東歐和地中海中部各國對猶太人的迫害、土耳其對亞美尼亞人的屠殺、英國對愛爾蘭人的壓迫等。

而且二戰時候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正是一個頗有同情心的人,1943年他告訴他的兒子:“

殖民體系意味著戰爭,壓榨印度、緬甸和爪哇的資源,拿走那些國家的財富,卻從不回饋他它們如教育、有尊嚴的生活標準、最基礎的健康要求——所做的這一切是在積聚導致戰爭的憂患。

然而,在進步的口號背後,美國的勢力在不斷增長,有望在戰後成長為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國家。對此,英國人反倒是嗅覺敏感。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識別出了“即將到來的美國世界帝國的第一階段”,一個謀求全世界霸權的新帝國主義國家正在升起。

威爾遜的失敗

說起富蘭克林·羅斯福在二戰時的態度,美國總統的理念對其對外政策是有很大影響的——看了兩年多特朗普表演的各位大概也心裡有數。

富蘭克林·羅斯福與他的遠房堂叔西奧多·羅斯福不同,後者對外頗為強硬,親身參與了美西戰爭,並在當上總統後奉行“大棒政策”,煽動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以便開鑿巴拿馬運河。

而一戰時期在任的美國總統威爾遜上臺之後,可能由於他教育界的出身,他的外交理念帶有很多的進步主義色彩。比如他在任時,美國和哥倫比亞簽訂條約,為1903年西奧多·羅斯福策劃巴拿馬獨立向哥倫比亞表示了歉意。其副作用倒是為美國在拉丁美洲勢力的擴張披上了偽善的外衣,歪打正著。

一戰剛爆發時,有著深厚孤立主義傳統的美國本想置身事外,一開始禁止向交戰國貸款,並認為這樣做可以切斷經濟來源,迫使它們停戰。

要知道那時的美國還是個帝國主義菜鳥,外交水平不高,上面這個主意只能體現出他們的一廂情願。如果不向交戰國提供貸款,它們就無力購買美國貨,最終受損的還是美國經濟,於是這項措施一段時間後就取消了。

等到德國在戰時採取了針對美國的敵對行為,美國才介入一戰,理由是推翻德國的專制政府,支持英法民主政府。威爾遜願意把這場戰爭裝扮成解放被壓迫人民、為世界帶來和平的戰爭,以說服民眾放棄孤立主義立場,參與到一戰中去。

等到一戰結束後,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力量,威爾遜把他那套進步主義的東西帶去了巴黎。他提出了著名的“十四點原則”,其中總的原則裡有公開外交、公海自由、貿易自由、裁軍和尊重殖民地人民公意這五條。

客觀來說,在當時那個秘密外交盛行、軍備競賽瘋狂、殖民地民眾受到壓迫的時代,這些原則帶有很強烈的進步色彩。

只是當時的英法還未完全衰落,對美國的意見百般排擠。“民族自決”說起來好聽,在複雜的世界舞臺上卻難以實行。眼見著全球解放者雷聲大雨點小,滿懷期待的全世界民眾終究還是對威爾遜失望了。

“進步的”帝國主義

比如意大利作為戰勝國,對南斯拉夫的阜姆提出要求,得不到滿足後宣佈退出巴黎和會(後來阜姆被意大利強制奪取,直到二戰後重歸南斯拉夫聯盟,如今屬於克羅地亞)。意大利的退出對於威爾遜是很大的打擊,而日本也藉機威脅,如果不能滿足其要求,將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最後巴黎和會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這讓原本希望巴黎和會主持公道的中國民眾大感失望。

英法餘威尚在,美國國內也沒有對美國謀求世界霸權做好準備。在美國國內有人認為“美國如果參加國聯,它的士兵就會奉命派往愛爾蘭或者阿拉伯為保衛英帝國而戰鬥,它的移民法將會受日本的支配,它的關稅將會受競爭國的控制”。

聽起來有點耳熟?

要知道,就在蘇聯解體前沒多久,正值壯年的特朗普還抱怨過“日本偉大的科學家研製汽車和錄像機,而我們偉大的科學家研製導彈,我們可要保衛日本

”,就更甭提上世紀初美國人一腦子孤立主義,根本懶得承擔國際責任。

所以威爾遜倡議的國聯,美國參議院卻沒有批准加入。哈定當選總統後,威爾遜的努力也就付諸流水了。

英帝國的頹勢

威爾遜的理想並非完全失敗,一戰後中東歐很多國家的出現就是 “民族自決”原則的體現。但是美國在一戰中付出了人力物力,卻沒得到太多實際的好處,反而等於為英法的帝國主義統治幫了一把忙,之後又縮回美洲,這和美國的孤立主義傳統有關,而當時的英法殖民帝國也氣數未盡,美國不會貿然挑戰其統治。

不過,隨著一戰的衝擊,殖民統治體系開始出現裂痕。

比如在我們《英國脫歐現原形》中提到的,愛爾蘭在一戰期間發動起義反抗英國統治,在一戰後成為自由邦,又在二戰前逐步變成了共和國,最終脫離英國統治,就連二戰中都保持中立。

而英國的各自治領和殖民地也趁機要提高自身地位,國聯成立後,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及印度成為其成員國,隱隱然要成為獨立的國家。

英國在一戰期間貿然許諾,戰後又翻臉不認人,更是加劇了帝國的信用破產。印度精英們原以為一戰中印度幫助英國能夠推動印度自治,卻沒想到英國果然是流盡了最後一滴印度人的血也決不投降,事後還裝傻充愣。至於阿拉伯人受到英國鼓動之後搞大事情,推翻奧斯曼帝國統治後,迎來的也是新的英法雙爹。

至於到了二戰的時候,英國的衰落已經無可避免,為了獲得勝利,英國越發加大了對殖民地和自治領的依賴。1941年到 1942年,英軍平均每月吸收 5萬名印度士兵,英國的自治領和殖民地提供的500萬軍隊中,一半來自印度。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徵發的殖民地士兵也並非螞蟻,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思維。很多非洲黑人士兵為英國服務,走出國門後增長了見識,文化水平和軍事素質都有很大的提高,並打破了對白人的神秘感,因為子彈打在白人身上和打在黑人身上效果是一樣的,最終促進了黑人的覺醒。

在亞洲,英軍被日軍打得節節敗退,日本在其佔領的緬甸等地扶持當地人武裝對抗英國,而在馬來亞,當地的游擊隊在日本打擊下仍然蓬勃發展,成了一支戰後不可忽視的力量。對英國失望的部分印度人甚至倒向日本,組織起一支以印度人為主的軍隊反攻英國,妄圖藉助日本的力量贏取獨立。英軍在英帕爾戰役中挫敗了日本和其印度僕從軍對印度的侵略,這才保住了印度。但甘地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已經如火如荼了。

“進步的”帝國主義

英國在全世界的殖民統治已經搖搖欲墜,自然有人來對它推一把。二戰中崛起的美蘇兩大強國在戰後就做到了這件事,不過鬥爭在二戰期間就已經開始了。

美國對英帝國動手

回到文章開頭那一幕,富蘭克林·羅斯福不顧丘吉爾的反對,更多地支持中國,並不出人意料。羅斯福曾對丘吉爾說:“你們的血統裡有400年貪婪的本性,你們當然不能理解,一個國家如果可以獲得其他土地卻不想這麼做的心理……英國人會去搶世界上任何一塊土地,即使只是一塊巖地或是一片沙洲。

而且不僅是他這麼想,很多美國人也都是這麼想的。1942年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顯示,10個美國人中有6個認為英國是殖民主義者。

當英國為贏得二戰勝利向美國求助時,美國要求英國在很多方面做出讓步。1941年8月羅斯福和丘吉爾簽署《大西洋憲章》,其中包括以下原則:兩國“不追求領土和其它方面的擴張”;“凡未經有關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領土改變,兩國不願其實現”;尊重各民族自由選擇其政府形式的權利,各民族中的主權和自治權有遭剝奪者,兩國將努力設法予以恢復。

美國這麼做理由很冠冕堂皇,他向丘吉爾指出:“假如我們一方面說是在對抗奴化人民的法西斯,而另一方面自己卻不想法去幫助全世界的人民從落後的殖民地政策中解放出來,這仗沒法打。”丘吉爾心領神會,說:“總統先生,我相信你是在想法子毀滅我們的大英帝國。”但丘吉爾也不得不承認,沒有美國,大英帝國站不住腳。

“進步的”帝國主義

顯然,英國不會乖乖履行其諾言,但《大西洋憲章》讓英國的自治領和殖民地看到了贏得更多權力的希望。而老奸巨猾的英國人也已經認識到,殖民地解體已經註定,美國不過是適時推了一把。

這一次美國不再像一戰之後那樣,幫完了忙就回家了。在二戰之後,美國註定要刷更多存在感,為此把英帝國拆掉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各自治領和殖民地還是願意接受美國勢力的介入,以便更好地和英國討價還價。在太平洋上,英國鞭長莫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防務要仰仗美國,這兩國也不滿通過英國來和美國溝通,而是更多地直接與美國交流。

在緬甸一事上也是如此,英國不會積極地在孟加拉灣組織登陸戰,幫助中國和美國解放緬甸,因為這樣一來,緬甸戰後是不是還能被英國人控制可就難說了。

在中東和北非,美國藉著戰爭的由頭派兵進駐,並擴大在這一地區的經濟影響。1945年,美國在埃及的進口額就超過了英國。

羅斯福還敦促英國,允許印度自治,“建議在印度也建立一個所謂臨時政府,由少數代表領導,其中包括不同的階級、職業、宗教和地區——這個領導的團體將被承認為臨時自治領政府”。

這些只是二戰期間美國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滲透。等到二戰結束後,美國意識到領導世界的時機來了,將不會再度退回美洲,而是與蘇聯一起,拆毀舊的之命名體系,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新的霸權。

這一次新舊霸權交替,有其進步成分在。比起舊的殖民體系,新的世界秩序顯然更符合潮流。但是美國還是建立起了其世界霸權,打著反對帝國主義的旗號成為了帝國。

用仁義說服了惡龍的少年,坐在龍的屍體上,卻發現自己的頭上逐漸長出了犄角……

本回完

“進步的”帝國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