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日本號稱新年號擺脫中國,但天皇名字卻堅持用“仁”,這是為何?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說到,日本天皇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剛剛頒佈了新的年號,叫令和,關於這個名字是不是真的如日本人所說,完全和中國沒有關係我們也已經討論過了, 這次主要看什麼呢?天皇的名字。縱觀日本天皇的歷史,“仁”這個字好像出現的頻率非常高?比如說如今新舊交替的兩位分別叫德仁和明仁。在往上的昭和名字裡也是裕仁,如果繼續往上看,還有很多。

日本號稱新年號擺脫中國,但天皇名字卻堅持用“仁”,這是為何?

這麼看來,他們好像對“仁”這個字非常偏愛,而且還有一個重點,這些天皇都沒有姓氏。從日本的歷史古籍上來看,之前古書中的人物也沒有姓氏,直到後來天皇才為皇族和一些比較有頭有臉的家族賜予了姓氏,比如說平氏,從那之後日本人才開始有了姓氏。其實我們也知道,日本發展比較晚,所以沒有姓氏也很正常,後來到了明治維新的時候,涉及到戶籍等方面的需要,國家才正式頒佈條令,每個人必須得有姓氏,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誕生了一系列亂七八糟的姓氏。

而他們之所以沒有姓氏也不光是因為社會不發達的原因, 而是他們自認為,天皇是他們的神,所有的子孫都屬於同一個血緣,所以要姓氏沒必要,更何況他們連朝代都沒有更替過,幾千年來,整個日本就是一家人,自然就沒必要區分姓氏了。那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天皇的名字當中,為什麼都喜歡用仁字呢?這就又要開始從最初說起了。前幾任天皇的名字都很長,起碼得有六七個字,慢慢地他們也發現很不方便了,於是日本開始改革,從清和天皇開始,就改成了簡簡單單的“惟仁”兩個字,從那之後,這個仁字就跟天皇離不開了。

日本號稱新年號擺脫中國,但天皇名字卻堅持用“仁”,這是為何?

至於為什麼要鍾愛這一個字,日本的宮內廳曾經給出過解釋,宮內廳就是主管皇家事務的地方,(聽起來好像內務府……)他們說因為在儒家學說當中,“仁”可以說是重中之重,代表著最高的德,既然如此,與天皇的身份是再般配不過了,於是就這麼長長久久的傳了下來。

日本號稱新年號擺脫中國,但天皇名字卻堅持用“仁”,這是為何?

看來,日本雖然打算將年號和中國華清界限,但是在天皇的名字這個方面,暫時還沒有這個想法,如果要擺脫中國的話,意味著他們要和儒家思想劃清界限,這對他們可不是個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