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東北的民族與國家(20)——契丹

東北的民族與國家(20)——契丹


公元前206年,生活於東北的東胡部族,被匈奴擊潰後,餘部散落於烏桓與鮮卑山,漸漸重新聚集而成為“烏桓”與“鮮卑”部族。

漢末,東部鮮卑分化為慕容部、宇文部與段部三個族群。其中的鮮卑宇文部,是一支融合東胡、匈奴與東北其他小族群而成的一個部族,主要居住於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流域。

跟其他兩個東部鮮卑部族相比,宇文部的族群構成成分相對複雜。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宇文部自獨立成族以後,便與慕容部相爭不斷。在公元345年,宇文部終於被慕容前燕所滅。

東北的民族與國家(20)——契丹

朝鮮《三國史記》中有記:“高句麗小獸林王八年(公元378年),契丹人犯高句麗北邊,陷八部落。”這是在史料上第一次出現“契丹”的名字。

這意味著,最遲在公元378年之前,契丹便已經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族群。這個族群與庫莫奚一起,最初生活於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流域。由此,可以大致判斷,契丹與庫莫奚,其主要的族源,是潰散之後的鮮卑宇文部,融合了其他的一些小部族之後而形成。

南北朝時,慘遭北齊蹂躪的契丹四處投附。一直到隋初,歸順隋文帝之後,契丹被安置於渴奚那頡之北,自此之後才得以漸漸地發展。

唐太宗時期,逐漸壯大的契丹,依然在西拉木倫河流域以放牧為生。此時整個部族已經擁有四萬多的兵力,分成八部。在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曾跟隨作戰,因此在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被唐朝賜姓李氏。其首領窟哥被任為松漠都督府都督。

東北的民族與國家(20)——契丹

此後,時叛時降的契丹,不斷地從唐朝攫取利益。其中,靠近中原地區的迭剌部,由於在一定程度上採取漢化措施,引入中原的工匠,鼓勵農耕,使其勢力得以迅速壯大。

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迭剌部的阿保機被推舉為契丹首領。雄心壯志的阿保機,北擊室韋,東北討女真,西南征服奚族,南掠河北、河東。在對中原的掠奪中,阿保機俘獲了許多的漢人,包括韓延徽、康默記、戶文進和韓知古等人。這些人在契丹的漢化進程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他們首先慫恿阿保機效法中原帝王,建立世襲的權力更替制度。

在連續平定了三次“諸弟之亂”後,阿保機又殺死了反對他的七部首領,徹底一統契丹八部。

916年,耶律阿保機在龍化州(今內蒙古昭盟八仙筒)以東的金鈴岡築壇即位,稱“大聖大明天皇帝”,立皇太子,定國號“契丹”,建元神冊。

在這些漢臣的輔佐下,阿保機如願地成就一代帝王偉業。然而,大遼的國運從此卻深深地與漢文化相捆綁,至死未休。

東北的民族與國家(20)——契丹

阿保機登位後,一切國事政事,皆以中原王朝為學習對像。他任韓延徽為政事令,韓知古總知漢兒司事、統管漢族事務;制定契丹新的禮儀制度;並在契丹故地潢河之畔興築皇城,契丹貴族從此開始從逐水而居的遊牧生活方式,慢慢地轉向在城市之中更為安逸的定居。

遼神冊五年(公元920年),阿保機令耶律不古和耶律突呂不,仿效漢字偏旁創制契丹大字。此後又令其弟迭剌以回鶻文創制契丹小字。契丹文字的出現,使契丹人的文化水平有了質的提升。但是,由於契丹兩種文字皆晦澀難懂,這些文字只在遼朝上層官方中使用,終遼一代,更為通用的,依然是中原的漢字。

東北的民族與國家(20)——契丹

一邊引進、學習、吸收中原的文化,阿保機一邊依然沒有停止對中原的攻伐。在南下的征伐中,契丹依然將擄掠漢人作為主要目標,甚至會將中原整縣整州的漢人擄走北遷。“每數十騎,驅漢人千萬,以長繩連頭系之於木”,強行驅迫而還。

這些被迫北遷的寵大漢人民眾,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遼地農業與工業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不斷地改變了故遼之地的族群組成成份。

在得到燕雲十六州之後,巨量漢人的融入,使遼國的漢人比例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漢化,由外而內,開始不斷地滲透入契丹人的方方面面。

東北的民族與國家(20)——契丹

到宋國統一江南之時,已經深深接受漢人文化的契丹貴族,早已失去了先祖們的鬥志。對他們來說,戰爭已經不是一種攫取財富的必要方式。著漢服、吃漢食、過漢節、追漢詩,這些已經成為契丹上層貴族的流行標誌。

1004年,“澶淵之盟”的簽訂,以及之後對西夏的主動結交,使遼國進入了全速的發展時期,也開啟了其藝術的輝煌時代。自此,遼國無戰事,只餘詩畫。

近百年的和平年代,使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契丹人,創造了遊牧民族歷史上,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

東北的民族與國家(20)——契丹

遼國數位帝王,其文學才賦並不輸於北宋諸帝。比如十歲能詩的遼聖宗,一生作詩五百餘首;喜歡以詩唱和的遼興宗;還有極善詩賦且著有詩文集《清寧集》的遼道宗。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契丹的許多宗室也一樣擅長詩文,如耶律倍、耶律國留三兄弟、道宗皇后蕭觀音等。

遼朝文化藝術上最有特色的成就,當屬他們的繪畫藝術。

東丹王耶律倍“多寫貴人酋長,至於袖戈挾彈,牽黃臂蒼,服用皆縵胡之纓……”他畫的馬“骨法勁快,不良不駑,自得窮荒步驟之態。”其作品多被收入宋內府,譽為“神品”。

此外,遼興宗、耶律防、耶律題子、外戚蕭乾等也皆以畫作聞名於世。

遼代繪畫藝術的成就,還體現在大量的墓室壁畫之中。這些壁畫內容有草原風光、蕃漢人物、飛禽走獸、祥雲花草、穹廬車帳等。

另外,遼朝的石雕、磚雕、石刻、石經幢、石浮圖、木雕、泥塑等作品,無不體現出高超的藝術成就。

東北的民族與國家(20)——契丹

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對於老百姓的安樂以及藝術文化的發展,無疑是彌足珍貴的機會。但是,徹底的漢化,卻使契丹人完全失去了憂患的意識。以至於被剛剛崛起的女真人一擊而潰。

然而,即使是國家滅亡了,對漢文化的熱愛依然牢牢地鐫刻在契丹皇族的骨子裡頭。

最典型的是金末的契丹皇族後人耶律楚材。在輔佐成吉思汗父子三十餘年的生涯中,他為蒙古制定法令、設立州郡長官制度、分治軍民、搭建賦稅體制,並積極恢復文治。終其一生,耶律楚材都在推動“以儒治國”的政治夢想。他所採取的各種漢化措施,為元帝國對中原的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