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前言

七步教學法是新東方在K12快速崛起的重要法寶,讓教學效果真正得到保障!

本文來源 | 駱駝樹 作者 | 毛珊婷

七步教學運營法是我們從開始接觸學生和家長,到最後我們怎麼把學生跟家長完整的送出課堂這麼一個全部的過程。

1

第一步:門檻考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第一步叫門檻考,也叫進門考。我們來回憶一下,當家長和學生進入門店的時候,由我們的銷售進行接待,在我們不知道學生是什麼水平的情況下,如何推薦課程呢?我們會設置一個環節叫門檻考。教研組做出測試試卷,交由我們的這個銷售在接觸學生初期的時候,讓學生進行一個測試。

我把進門考分成了一個銷售環節和授課環節。一步叫做銷售環節,在我們操作進門考的時候,我們機構準備測試題,通過測試題對學生的結果進行分析,再給他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案。在銷售環節當中,能夠讓教師參與進來,會更有說服力。教師根據學生的測試結果提前做一個課程規劃。這樣對於家長和學生的說服力都非常高的。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第二步我們可以在授課的環節做進門考。假設學生需要報一個5.5分的雅思班,我們前期已經做過一次測試了,作為教師不能讓學生一進教師就開始上課,而是在上課的前再多加一個進門考(利用前面的五分鐘到十分鐘,讓學生做小測)。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案的,有自己的一套測試題。我通過學生做測試題知曉學生,在哪一方面缺失。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就會著重的去抓學生缺失的某些點,甚至告知他的這個課程顧問、督導教師,由他們再去跟進學生其他方面。

2

第二步:授新課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下一步就來到了授新課。在進門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學生的強項弱項是在哪些方面?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教授他一些新的知識,幫他化現在的知識點。

在授新課之初有些教師會有一些困惑,我講的知識點太簡單,學生會不會說已經瞭解了,會不會對我說的東西進行質疑。實際上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進門考這部分避免掉。

在進門考當中,我們已經掌握了學生的全部情況,知道學生的強弱勢在哪裡,那我是不是應該把這個缺失點補進去,這樣的話學生會帶著問題去聽課,他會覺得你講的知識點,我可能之前沒有聽懂,在你的設計之下就會逐步的跟著課程走。這樣的課程,讓學生上課的的效果一定是非常的好的,因為學生本身已經有了一定的收穫。

第一個環節的進門考實際上是不光涉及到教學了,還上升到一個運營的環節,因為是需要銷售跟教師來一起配合的。那麼到了授新課這一塊的話,那實際上是需要教師自己來做一個鞏固的。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授新課我們來看幾個步驟,首先第一個,我們怎麼來教授學生來進行新課。

在進門考的時候已經掌握了學生整體的動態,在授新課的時候,我對學生進行一些練習,通過學生的練習來進行問題的分類,進行完問題的分類之後,我已經知道學生大概哪些知識點是有問題的,現在通過一個練習,我能確切的知道學生哪幾個知識點可能有問題,學生在做題過程當中,會有一種挫敗感的,他會知道這個地方我可能有問題的,那這個時候是刺激學生的一個學習的慾望。

接下來要學生去關注我怎麼做這個題,而不要讓他去關注這個題是什麼。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這個題他可能沒見過,或對這個知識點隱約有印象,但不太清楚,那這個時候呢,我們去給他講解這個知識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講授新課的過程。

這實際上是通過這一系列的過程,我們讓學生了解我怎麼去做這個題,而不是說這些題做錯了,實際上我們最後要那個結果,就讓學生掌握住整個的學習方法。然後通過前面的三步,學生會在這整個的行為上有所收穫,他們會有一定的改變的。

機構在招進一些學生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什麼都會,能力挺好的,不會好好聽課。如果一味的跟他講道理,他是聽不進去的。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那怎麼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學習。最好的方法是讓他通過做題自我去發現他自己哪裡不行,這個時候學生會主動的去聽你怎麼講這道題,從而慢慢養成一種學習習慣我們做教師是希望學生能夠有一個主動的學習能力,而不是被動學習。

所以說授新課大家一定要注意,我們不是上來給他講知識,而是需要通過一個練習讓他去知道他的弱點是什麼,從而刺激了他的慾望。我一般會在新東方開堂的第一堂課上,拿出一個殺手鐧。比如說我教閱讀,我一定拿一篇文章,讓70%-80%人對這篇文章都有恐懼感,這樣的話,學生都有一定的敬畏心,會聽你講課。

所以說授新課在開頭一定要開好,不然的話會影響到後面的上課。這涉及到我在教學運行當中教師如何在課程當中立威,讓學生在後面的課程中能夠常佩服這個教師,那在開頭的第一堂課,這是非常關鍵的,這是我們授新課的這麼一個過程。

3

第三步:課堂落實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在授新課的時候通過跟學生溝通,知道他的問題,通過上課我能幫他去把這些問題解決完,在課堂落實當中的,要傾向於讓學生落實到筆頭。在學習中需要學生去做筆記。一旦學生做筆記之後,我們會在課下檢查學生的筆記。這個筆記也是很好的素材能讓我們跟家長去進行有效溝通。

我們機構要求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開頭一定要有練習的過程,在講正課之前一定是有一個paper讓學生去寫,通過paper發現學生的問題,再講完課的時候,能在課堂落實的環節當中,會時不時的讓學生去做一些類似的題。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上圖是學生寫的英語類的文章,寫完之後,你不能讓學生寫完了就放在那,一定要當堂批改,這個時候對教師教研能力要求非常高了。

我們知道在整個機構運營當中教學是我們的核心,我們機構能不能做好,除了銷售在前方努力的拼,那我們後方一定要跟得上,那後方就是我們最核心的教學力量,教學力量怎麼體現,實際上就是你的服務質量,你能不能在這個課程當中完全做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

有時候我們會收到學生的反饋,說上課沒效果,最後也出不來結果?有很大一個原因有些教師是不給學生留作業的。我在課上講完這些東西,可能就留若干個題,但是沒有做到把這些做成系統性,沒有給學生們留到相應的作業,去給學生一個後續的力量支持他,讓他再把這個知識點鞏固,有一部分弊端在這兒。還有一部分弊端是留完作業就沒事兒了,到下一堂課的時候,不對上一堂課的作業進行檢查。

實際上在這個環節裡頭,我們對上課講的知識點,一定要當堂進行練習,課下要安排相應的作業,並在下堂課給予一定的檢查。一定要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把它落到筆頭上,既動腦又動手,這個動腦的過程是上課,他在跟我們上課的時候,它會自然而然的跟著這個課程帶走,那麼動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他的筆記。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上圖是學生的筆記,那麼我們希望的是每個學生上課的時候呢,能把這個筆記本做得特別的好。也會給學生一些相應的做筆記的方法。

這個課堂筆記真的很重要,這是新東方多年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們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學生來新東方學習之後沒有得到想要的成績,家長來到機構就會問,為什麼我們交了這麼多錢孩子沒有出分?那你們到底上課講了什麼?

像以前的時候,家長一說這話,我們百口莫辯。那實際上,我們費再多的口舌不如這兩張紙,孩子在課上做的筆記,家長問你這些問題的時候,這些東西是可以揭露出來孩子的問題,甚至是如果你有了每堂課的筆記,學生帶回家給家長看,家長還會問嗎?其實很少這種情況出現了吧,這也是保護我們自己的一個方法。

4

第四步:查漏補缺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瞭解學生情況後,給學生講了新的知識點,也在課堂上落實了學生的整個教學行為,那我在下面還要做什麼呢?那就是查漏補缺。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在查漏補缺當中給大家提個建議,可以做成這樣一個表(如上圖):科目有哪些、課時多少次。比如說我在第一次課的時候發現大部分的學生,詞彙量很好,但是對於複雜句的一個分析不夠,那我在第一次課的時候,可以做一個小總結,通過我做的總結就可以知道在第二次課的時候,要主動的把一些複雜句進行拆分,這就是一個查漏補缺。

深度:完全解析新東方七步教學運營法

這個表格可以放到每個教師的手裡,讓他們每一次課程結束之後做工作小總結,可以發到工作群裡頭,也可以上傳到我們的CRM系統裡頭,有助於我們大數據的整理。機構負責人通過教師上傳的反饋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適當的幫助教師去更改它的課程。(形成閉環,高效運轉)

查漏補缺根據的是木桶效應,也就是說一個水桶它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個板,最短的板就是學生的短板,如果我們能夠把學生的短板提高,他的分數也會往上提高。

這個表格實際上是一個小的一個反饋環節,在查漏補缺的過程當中,我不是希望教師拿到這麼一個總結給我,更希望教師拿著這個東西如何去解決問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規劃,利用教師的專業能力,幫助學生做一個完整的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